(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由EZ叢書館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取自YouTube。)
【《BO》編輯檯好書推薦:《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
最適合閱讀本書的讀者:男生沒房沒車娶不到老婆?身高矮、愛哭、酒量差就不是真男人?逼你變成這樣的不是女性,而是「父權制度」!
隨著揭發性犯罪的「#Me Too」運動崛起,「女性主義」這個名詞同時成為救贖與病毒,一方面讓女性勇敢反抗壓迫,一方面卻也讓男性害怕被貼標籤。在推廣性別平等的過程中,確實出現了極端的言論,但真正的女性主義解放的不只是女性,還有同樣被社會價值觀綁架的男性。(責任編輯:梁雁)

當飯菜準備好,作者想要幫忙擺放餐具時,卻引起了一陣騷動,「男生不是拿來做這些事的。」「乘範一定是個第一名的好老公」。圖片來源:取自YouTube。
文 / 崔乘範、譯 / 龔苡瑄
大嬸嬸在本家當了超過二十年的長媳婦,已經照顧婆婆很長一段時間,有一陣子甚至連曾祖母也住在一起。嬸嬸一邊養育兩個兒子一邊上班,娘家所在的全羅南道長興郡,距離本家所在的江陵需要六小時的車程。嬸嬸的大兒子已經二十八歲了,但卻從來沒在年節時回過外婆家,難道嬸嬸不想念父母或兄弟姊妹嗎?我問叔叔有沒有考慮中秋和過年輪流拜訪岳家,卻得到了一個苦笑,極度疼愛妻子與想像媳婦不在的年節,是兩回事。
春天結婚的堂嬸嬸,在中秋時第一次回本家過節,一下班就連夜趕車的雙薪夫婦,在凌晨抵達時都已經累了。身為家中兒子的堂叔一到家就進入夢鄉,但身為「外人」的嬸嬸卻立刻圍上圍裙開始做事,她帶著滿臉倦容,與陌生的婆家兄弟並肩坐著煎煎餅,天一亮便開始布置祭祖桌,在清理祭祖桌的同時,又準備了早飯。嬸嬸因為座位不夠而在廚房等待的空檔,又因為有客人來訪,所以開始準備飯菜,多虧了這些來探望新進門媳婦的人,才讓媳婦本人沒有時間踏出廚房。
我們家也是如此,曾祖母過世以後,就只有爺爺家的人一起過節,包含爺爺奶奶以及大姑姑、小姑姑、小叔叔的家人,共有將近二十人會拜訪我們家,而為這些人做飯的責任,就只落在母親和小嬸嬸身上。身為成熟男子漢(?)的弟弟對這件事毫不關心,小叔叔家就讀高中的女兒們也是如此。在一旁徘徊、出聲要幫忙的人,就只有我和小姑姑家三十二歲的女兒,不過其實我們能做的也不多,頂多只能幫忙打掃和跑腿。
然而,大人們看著我們做事的反應才是問題所在,我不做事時,並沒有人會對我說什麼。煎煎餅的味道撲鼻而來,叮鈴噹啷的洗碗聲音傳入耳中,在這樣家事勞動的暴風中,我彷彿透明人一般。但當飯菜準備好,我想要幫忙擺放餐具時,卻引起了一陣騷動,「男生不是拿來做這些事的。」「乘範一定是個第一名的好老公。」「年輕人就是不一樣。」「很有自己的想法喔。」原本在看電視的家人突然紛紛開口了。
但是一同幫忙的小姑姑的女兒,卻沒有任何人關心,不使喚她倒水或多找事給她做就該偷笑了。好像一直以來都是如此,好像女性生來就是為了活在廚房,自然到令人起雞皮疙瘩的光景在眼前展開。但若是發覺她想坐在沙發上滑手機,大家便又開始你一言我一語,「我們智妍馬上就要嫁人了,不該練習一下嗎?」「會煮飯嗎?」「想要得人疼,白天就去上看看新娘課程啊。」彷彿發現員工偷懶的老闆,不停地訓話。

家事對女性而言是日常、是生活,但對男性而言則是活動、是儀式,所以有時會被拿出來作秀,有時則需隱藏。圖片來源:取自YouTube。
「不然爸爸跟叔叔來洗碗好了?」
我忍無可忍而丟出的一句話讓氣氛瞬間凝結,我發出幾聲不悅的乾咳,母親便用力地戳了我一下。就這樣,再次以女性的犧牲換來家庭的和平,以壓榨媳婦獲取豐盛的飯桌。這就是看似嚴謹的父權制度下卑劣的陰影,以家族愛為名的面具下,令人不自在的同住生活。生為兒子的我含的是金湯匙,而生為女兒的智妍含的卻是土湯匙。就算不是過節也是如此,人們看見兒子洗碗時,會說「我兒子以後一定是好老公」而不是「兒子可以娶媳婦了」,看見女兒洗碗時,卻說「女兒可以嫁人了」而不是「女兒以後一定是個好老婆」。明明同樣是洗碗,對某些人來說是加分條件,對某些人來說,卻是基本素養。不知道祖先們看到這些會有什麼想法,祂們會覺得開心嗎?
不知道是不是那幾聲乾咳讓他們有所覺察,父親在幾年前曾拉著叔叔和我去洗碗,開玩笑地說男生會負責處理善後,女生們就好好休息,洗碗的同時還幫自己做足了面子,那年是父親第一次如此,卻也是最後一次。
我朋友的父親比母親更會做菜,為了當兵休假的兒子準備九折板(BO編按:韓國傳統飲食)的事在朋友之間蔚為傳說。那位朋友的父親在退休後開了間小菜店,但因為害怕家人的閒言閒語,所以過節時從不動手。平時從不出現在廚房的某個男人,在過節時反常地去洗碗,而平時包辦做菜的某個男人,則在過節時坐在沙發上使喚人上水果。雖然這是完全相反的例子,但根本是相同的,家事對女性而言是日常、是生活,但對男性而言則是活動、是儀式,所以有時會被拿出來作秀,有時則需隱藏。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推薦閱讀
【這不是提倡女權的電影】台男含淚力薦《82 年生的金智英》:這是一部你媽媽、女友、同事的故事
【台灣性別觀念比中國傳統】耗時 20 年,台灣最大規模家庭調查:台妻子經濟實力提高,竟會降低丈夫「幸福感」
【第 2 個小孩只能是奢侈品】長輩迷信神話、丈夫只顧工作!日本女性的心聲:我想生卻不能生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由EZ叢書館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取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