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篇文章】

清朝盛行的「文字獄」,是以統治者個人的想法為判斷基準,如果皇帝聽了不開心,或旁人讒言,那遭人陷害的文人雅士恐怕落入「莫須有」的罪名。不過,現代的中國將把這套「人治」的法則搬回檯面。

中國人大稍早宣布,「刑法修正案」草案將針辱罵中國的先烈處以刑事罪名,這恐再進一步限制創作與言論自由。(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取自巴丟草Twitter

中國全國人大稍早前提出「刑法修正案」草案,將侮辱和誹謗英雄烈士的行為訂為刑事罪行。有專家憂心,相關規定有隱藏的政治目的,將嚴重打擊學術研究和言論自由。

刑法修正案如文字獄,罵毛澤東恐判刑

官方香港電台今天報導,全國人大常委會稍早前提出「刑法修正案」草案,將侮辱和誹謗英雄烈士的行為訂為刑事罪行,嚴重的可判處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剝奪政治權利。

報導引述曾公開批評已故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的中國黨史學家章立凡說,「草案猶如一把懸掛在頭上的劍」,將對學術研究和言論自由造成嚴重打擊,例如部分抗日將領的經歷較為複雜,在民間其實流傳著不同說法。

章立凡擔心,相關規定將擴大適用至現任和歷任的國家領導人,「有隱藏的政治目的」;希望官方對英雄烈士作出清晰定義,否則他可能會減少評論,以免誤墮文字獄。

草案的界線模糊,將限制創作自由

已經移居海外的中國異見漫畫家巴丟草指出,中國大陸近年有創作人以諷刺時弊、嘻笑怒罵形式在社群媒體開設直播節目或發表作品,他質疑「草案以一條模糊的紅線,針對年輕創作人,將中國藝術創作發展推向死胡同」。

但刑事律師白飛雲說,近年不少人藉學術之名對抗戰將領提出否定及質疑,傷害民族精神,相信草案可有效遏止有關現象;同時,相信法例只會針對非常嚴重和極端的行為,不會影響一般學術研究。

另據香港 01 日前報導,早在 2014 年,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就以法律形式將 9 月 30 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2018 年 5 月 1 日,「英烈保護法」正式施行,英烈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等獲得專門的法律保護。

不過,「英烈保護法」規定的是民事訴訟行為,不涉及刑事犯罪。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去年 10 月曾表示,「英烈保護法」實施一年多以來,檢察機關共對 54 起侵害英烈肖像、榮譽的行為,促請英烈近親屬提訴,對未能提起訴訟的,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23 件;對英烈紀念設施保護不力的,向有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 581 件。

臉書滑不到《報橘》精選好文?快把我們加入你的 Telegram 好友  !

推薦閱讀

為何美日官員訪台不用隔離 14 天?淺談陳時中的「外交豁免泡泡」

當中國科技公司躲不了「審查」命運時,該如何取得國際市場信任?

【去台灣探險簡直是玩命?】颱風、跳蚤、「生番」追打, 4 點指南帶你遊玩 19 世紀福爾摩沙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北京擬將誹謗烈士訂為刑事罪 專家憂影響學術 〉。首圖來源:取自巴丟草Twitter,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