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30 歲是人生的坎。古人說三十而立,現代人也認為 30 歲是成熟的年齡,因此許多人認為 30 歲的人生應該有某種程度的累積,不管是在伴侶、事業、家庭、經濟等方面。
PTT 八卦版上有一位鄉民發文表示,自己 30 歲了, 只領 28 k,存款不到 6 位數,同學卻年薪百萬,有房有車、五子登科,許多鄉民回覆他:「你可以等安樂死」、「等你 40 歲就能釋懷惹」、「建議跳樓,重新刷首抽」。但本文作者則以自己的人生步調回應:「耍廢就耍廢,人是能自己選擇一切的動物!」,被鄉民盛讚優質好文,有鄉民回覆向作者道謝:「我有點被拯救的感覺」。(責任編輯:連柏翰)

30 歲的人生該是什麼樣?作者告訴你人生要廢得開心!圖片來源:wallpaperflare
人生就是如此,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看你目前狀況應該是沒有欠債,你只是看身邊的人過的比你好而感到無力而已。
給你我目前用的方法吧!建議先從 FB 隱藏動態開始,或者刪好友,篩選那種發正向文,或者曬恩愛讓你看了不舒服的人,這種一律隱藏或刪除!為什麼呢?因為你跟他不夠要好!真正要好的人發曬文,你會打從心裡真的為他高興,我 FB 動態目前就是搞笑影片、奶子、爆 X 公社、好朋友發文,點開 FB 的時候,至少是高興的!
這時,可能會有人跟你說,或者腦內心裡跟你對話,「別浪費時間在這種東西上,你應該把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物」,結果又開始不快樂了,因為我不知道要做什麼有意義的事。
為什麼小時候再怎麼打電動,隔天不會後悔花這麼多時間而懊惱?而長大後,打幾個小時的電動都會覺得浪費時間?
每個人的人生本該不同,別被制約了
人不快樂,因為被制約了。
我們常看到很多正向的幹話雞湯,古時流傳話語給制約了。「人應該要有個興趣跟專長,時間要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等。
太多太多的制約綁住我們,導致做什麼事情都不快樂。其實我們都知道自己的興趣與專長是什麼,可能說出來,不被普世認同,導致又開始懷疑自己。
像大雄的興趣就是睡覺,專長翻花繩與精準射擊能力,很多人都都覺得大雄很廢吧!?對!我以前也這麼想!長大後才發現,其實大雄很有能力的;他考試都考的很爛,但使用道具想法很多,專長真的強到爆炸,無人能敵。這部卡通給我們的感覺是,考試考的差,興趣專長不是主流的都是沒殺小路用,在這個社會給我們的制約觀念是,書念不好就是個廢物,興趣專長也是要符合社會期待。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這也是時空背景不同的話語,現在根本不適用;很多人都受這些古語制約,一代制約一代,年齡到了一段時間,制約開始發動,這制約不是從父,長輩發動,就是自己內心發動。都三十了,你還在幹嘛?還不趕快結婚生子;都四十了,你怎麼還是這樣一事無成?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好嗎?
比起成功人士的成功經驗,我倒是覺得失敗經驗才難得可貴,成功的經驗報導之類的,通常都是有修飾過的,還有時空背景的不同,假如你按照成功人士以前的經驗所說的 100% 複製下去,你就能成功嗎?假如你現在擁有不輸五月天的歌喉,作詞作曲能力,照著他們以前努力的路與經驗往上爬,你能成為第二個五月天嗎?
看著論壇很多人分享失敗經驗,真的發自內心謝謝他們,他們的分享,讓人少走點冤枉路,這才是最有用的雞湯!
無聊或者可以一心二用的時候,來聽聽馬克信箱吧!馬克信箱是彙集所有人的人生故事,各種酸甜苦辣,或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目標與方向也說不定。頻道叫「上班可以聽」,是延續以前「馬克信箱」單元的頻道。馬克信箱是以前的廣播節目青春點點點的內容之一,是兩位 DJ 唸出聽眾手寫過去的信,分享聽眾點點滴滴。馬克信箱只有聲音沒有畫面,不喜勿點唷!
活在當下,慢慢踏出每一步
最近有個感觸是,狗狗是很活在當下的動物,讓我有些羨慕。牠們很單純的吃喝拉撒,享受著吃飼料、啃零食的時光,無聊就睡或者舔腳底,一段時間沒看到主人,看到後會真心的搖尾巴,不時的聞地上的味道,散步時有聞到別隻味道就想用尿蓋過去,聞到發情的味道,就直接想騎,不用考慮什麼。
在我們人類眼中,這些動作都是無意義的,而牠們的想法就是想到就做,因為天性,
而我們人類演化到現在,成也腦,敗也腦,腦讓我們演化更加豐富,但也帶來許多苦痛。
現在人的苦惱,就是不上不下吧?想上去點,很難爬上去,想向下沉淪,又會被制約拉起來。
鼓吹想要做什麼就去做,這是最理想的,但是環境因素、制約,你真的能義無反顧的去做你想要做的事嗎?要做個痛苦的聰明人,還是快樂的笨蛋?這兩個極端,我們都達不到,卡在中間不上不下。快樂就跟性高潮一樣,是難尋的一種東西,慢慢的踏出每一步吧,一步半步都好,偶爾休息原地踏步也沒有關係,如果要一直保持原地踏步狀態也可以,但請別唉唉叫,這是你自己選擇的:)
探索未知、把握當下、達成短期目標!
個人目前的想法是:
1. 錢花在能快樂的地方(但不要月光或事後會後悔的消費),盡量的探索自己未知的事物,例如極限運動,吃高檔料理一次,學一個樂器等等。
2. 不要等以後老了再去做。社會都鼓吹一個觀念,現在拼一點,忍住消費,以後你老了,退休可以盡量的享受了,真的是這樣嗎?有次吃一次一千多元的無菜單料理,坐我旁邊的是一位有點年紀的阿姨,看起來滿健康的,出餐出一道生蠔時,她婉拒了,因為她不能吃,吃下這道生蠔時,真的超級好吃,很替阿姨感到可惜!例子也是很多,打拼辛苦忍的一切,還沒享受到就過勞死,或死於意外,雖然極端但很現實!
3. 訂個短期小目標。那種 10 年 20 年的長期目標我建議是不要訂,因為目標時間太遠,搞不好不到一半你就累了,導致目標泡沫化。但如果是短期目標,幾個月,半年一年的,至少都還看的到成果,積少成多,一定不輸長期目標的成果!
目前在學習小提琴,短期目標希望能完整拉完一首簡單的歌,之後的目標應該就是拉更多高難度的歌吧?
慢慢脫離以前的制約吧,你會活的快樂一點。沒有什麼事情是應該不應該的,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還是你要活在別人的期待呢?
耍廢就耍廢,幹嘛在意別人眼光,自己廢的開心就好!!
以上廢文參考參考就好,不用完全認同。
人是能自己選擇一切的動物!
推薦閱讀
【被偷走的 16 年】會讀書又怎樣?中國資優生遭冒名頂替上大學,權貴用錢就能買走你的人生
【從賣毒品到賣饅頭】他為媽媽浪子回頭!昔日毒販靠 1 句話揉出新人生
【再走一步就是 15 秒的自由落體】國外懸崖高度是 101 的 1.5 倍,卻用「無護欄」教人生命教育
(本文經原作者 P00832129 (微妙)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 。首圖來源:wallpaperfl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