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你對台灣老兵的印象是什麼?他們經過什麼樣的戰爭?哪個政權派他們上戰場,後來又如何對待他們?此篇作者遇到韓戰戰俘,表示「他們很多打過國共內戰,時而國軍,時而共軍,毛澤東對他們也不信任……來台被當反共政治樣板宣傳,其實也同樣不為蔣氏父子信任。」作者拍下他們身上的戰爭印記,反映那段歷史,以及他們殘破的生命經歷。(責任編輯:連柏翰)

韓戰戰俘田子英站在房間內,赤裸上身,肚子上有著「殺盡共匪」四字。

韓戰戰俘田子英。攝影:黃子明

文/黃子明

1950 年 6 月 25 日韓戰爆發,一群中國抗美援朝志願軍從此改變人生,除了數十萬中國參戰者戰死(美方統計逾 40 萬人,中國聲稱逾 19 萬人),另外 21300 人被俘,經過兩年多共 575 次談判才達成停戰協議,其中 14000 餘人選擇「投奔自由」來台灣,6673 人回到中國,如今這些來台戰俘已多數凋零,但戰爭傷痕就如他們身上的反共刺青,並未褪去。

我在 1989 年因為一次迷路,誤入三峽白雞山,意外發現一群老人正聚精會神欣賞穿著清涼的女子表演舞蹈特技,然後推銷壯陽藥物,這在早年台灣各地經常可見,實不為奇,但他們身上都有刺青的特徵卻引發我的好奇,回到報社查閱相關資料,才知道他們正是所謂「韓戰反共義士」。

韓戰戰俘潘前義

韓戰戰俘潘前義。攝影:黃子明

從此我開始數年的拍攝計畫,直到 1995 年暫告一段落,十幾年前我又因為一趟韓國行,返台後又買了一部大約韓戰前後生產的 Linhof III 型 4X5 相機,二度展開拍攝韓戰老戰俘,最大的變化就是這批老兵多數已然凋零,山莊圍牆外也不再看到發餉日前來兜售壯陽藥的賣藥人。

與這群老兵的訪談過程,除了了解當年韓戰戰俘營內國共兩陣營的角力,也拆解我們從小聽到的政治宣傳的樣板,一群人終其一生,很多人的命運是沒有自主權;他們在大時代歷史中,就像一顆棋子,隨著政權更迭,角色遷移,不斷改變自己身分,與親人分隔數十年,甚至終其一生孤獨老去,或埋骨異鄉,或葉落歸根,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

韓戰戰俘王元

韓戰戰俘王元。攝影:黃子明

這些來台韓戰戰俘每個人都有一個令人心酸的經歷,有人無奈來台生活大半輩子,卻仍心向共產黨,有人則因為當年陰影,不願再回到共產黨統治的中國,唯身上的反攻刺青標語註記著他們所經歷的坎坷人生。

有一位周資望老伯伯,他個性溫文儒雅,當年在戰俘營中,由戰友為他在背部刻了一幅小小的秋海棠中國地圖,但直到我拍攝後洗出照片送給他,他才第一次見到這個刺青的模樣,他仔細端詳好久,似乎陷入沉思,後來只說「刻得還不錯」,雲淡風輕,人生生死交關的歷程,對他來說竟然如此平靜無波!

周資望在黃子明送他這張照片後,才第一次看到自己身上的刺青

周資望在黃子明送他這張照片後,才第一次看到自己身上的刺青。攝影:黃子明

台灣民主成就值得稱頌,但許多歷史仍需重新審視,這群在自己國家與別人土地打過仗的老兵,其實曾經默默改寫國際地緣政治版圖,我們國家在談人權議題時,應考慮把這批被歷史折磨的老兵也列入。某種程度來說,他們也是政治受難者,雖然他們自己或許並不這樣界定自己的角色,但從人權角度來看,一輩子忠於自己國家,卻始終不被當權者信任,驅之上戰場,導致家破人亡,歷史應當還給他們一個公道。

韓戰反共戰俘身上刺青

韓戰反共戰俘身上刺青。攝影:黃子明

推薦閱讀

【你不知道的韓戰八卦】盟軍打死了一堆自己人,法軍每個月還能喝到新鮮空運葡萄酒

【金與正霸氣下令與南韓斷聯】文在寅放中國狼進門後,兩韓主導權恐直接被習近平端走

【原來台灣離一國兩制這麼近】歷史老師揭「台版」一國兩制前身,蔣公差點「賣台」

(本文經原作者 黃子明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標題〈韓戰爆發70周年 老兵反共刺青刻劃歷史〉 。首圖攝影:黃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