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打亂全球就業市場!正值六月畢業季,過去有不少台灣畢業生會選擇西進到中國就業,但受到疫情影響,據《自由財經》報導,中國有超過 7 成學生畢業即失業,不僅暴露了中國經濟的低迷,也敲醒許多台灣人的美夢。
但為何台灣人會想要前進中國?你對中國的想像真的正確嗎?一起來看作者的分析。(責任編輯:徐子捷)

中國上海外灘。圖片來源:BO 編輯攝影。
文/37 天搬磚中
嗨,我是 37 天。一直以來我也寫了很多中國實習、生活的文章,但西進是否適合每個人我似乎從未探討過,單看文章可能也會有所偏頗。
現在就來打破大家對中國工作美麗的誤會。
一、互聯網薪水高 → 互聯網已颳起陣陣寒風
去年 10 月,手機大廠華為宣布停止社招打響了互聯網寒冬的第一槍,美團、知乎、網易相繼爆出校招毀約的消息,正在找工作的應屆畢業生人心惶惶。
接著看組數據:阿里巴巴 63 %的員工稅前月薪為 30K-50K(單位皆為 RMB)、華為僅 27 % 員工達到這個區間;而在阿里巴巴內部,約 3 成員工平均稅前月薪 14K,同間公司所得落差還是極大。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從上圖來看,約四成的北漂族每月存款不到 1K,若想要購買平均 17K/坪的北京二手10 坪小套房,大約需要 14 年才能買得起;雖然互聯網薪水偏高,但要在北京過上舒適的日子月薪最低要有 10K 以上,目前除了發展較穩定的幾間互聯網大企業以外,大部分都給不起應屆畢業的大學生這個價碼。
二、中國工作好找 → 820 萬大學生陪你找工作
中國教育部公布 2018 年約有 820 萬大學生,而 Q3 釋出的職缺下降至 1.5 億個。其中,互聯網相較去年同期釋放職缺減少 51 %、網路遊戲減少 48 %、金融業減少 46 %。
《BO》編按: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在 5 月 15 日的數據顯示,中國 5 月的失業率為 5.9 %,較去年同期上升 0.9 個百分點。此外,因 2020 年畢業生人數規模達到 874 萬,創歷史新高,因此失業率恐繼續上升。

圖片來源:翻攝自《前瞻網》。
從數據來看,中國就業形勢約倒退至 2014 年的水準,但相較於 5 年前卻多了近一百萬的應屆畢業生,若不是有兩把刷子的人,如何能在這樣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又或者,如果沒有確認自己的就業意向與職涯目標,西進中國求職其實不一定是個好選擇。
三、中國急速發展 → 城鄉落差以為到了另個國家
北上廣深持續帶領 GDP 成長,但這些一線城市其實又分為城鎮與農村人口,就算在同一個城市,兩者可支配所得的差距依然達到 64% 左右,更別說是沿海與內陸城市的區別有多大了。
假如有個中國人告訴你他住在直轄市,他可能住在下面兩個截然不同的地方:

繁華的上海浦東。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同在上海市的下鹽路農村。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城鎮與農村的差距一直是中國政府棘手的問題,即便都在城內,各區域之間的樣貌落差還是極大、租房價格差異也大,通勤時間與工作地的距離也成為工作的成本、負擔之一。
看完上面三點,你還覺得自己適合西進嗎?
更多作者的好文請看臉書:37天搬磚中
推薦閱讀
網友問:大陸何時超越台灣這麼多──這張「內地照」證明台灣打爆中國
上海生活比台北方便 100 倍?我在中國工作多年,才體會到方便的代價就是「被監控」
【畢業即失業?】武漢肺炎重創全球經濟,874 萬中國畢業生難找飯碗,台灣職缺供給量創 4 年新低
(本文經原作者 37天搬磚中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連結 。圖片來源:BO 編輯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