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中、美爭奪區域霸主的角力戰正在全球各地形成擴散,而在東北亞的第一線戰場就是朝鮮半島。從 1950 年韓戰後,南韓仰賴美韓軍事同盟,以抗衡北韓所帶來的不定時軍事威脅,但同時,南韓與北韓盟友中國的貿易額,超過了它和美國和日本貿易相加的總額。

要選經貿還是安全?文在寅上任後的親中戰略暗示南韓的政策走向,再加上 2019 年美軍要求韓國為美國駐軍出資 50億美元,是韓國願付價格的五倍,這些美韓關係的裂痕將南韓推向中國。不過南韓如此的決策導向,卻恐讓自己在兩韓關係的協商失掉主導者的角色,而中國若真拿到主導權,恐進一步掌握大東亞地區。(責任編輯:李姿萱)

圖片來源:左右圖皆取自wikipedia,經編輯合製而成。

美國智庫日前發布報告指出,南韓原在朝鮮半島問題上扮演美國與北韓間斡旋者角色,但實際上主導權已落入中國手中,南韓夾在美中與北韓間,想化解兩韓僵局恐怕沒那麼容易。

中美涉入朝鮮半島,南韓斡旋者角色被中取代

韓聯社報導,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5日發表的2020亞太地區安保評價報告中分析,南韓作為朝鮮半島問題斡旋者的角色實際上已被中國奪走,短期內恐怕難以化解僵局。

報告指出,美國這段時間以來透過制裁手段,在與北韓的談判中採取「極限施壓」策略,並要求南韓採取同樣立場,導致南韓總統文在寅去年未能在與金正恩的對話上取得進展,2018年協議事項都只能原地踏步。

文在寅上任後積極推動朝鮮半島和平、合作的工作,2018年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並共同簽署板門店宣言,即使文在寅多次公開喊話、宣示推動朝鮮半島和平進程的決心,相關合作、交流計畫仍停滯不前。

報告分析,金正恩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緊密關係,是造成南韓失去斡旋主導地位的主要原因。加上美國與北韓建立溝通管道,降低兩韓對話的價值,隨著非核化談判破裂,美國與北韓關係疏遠,更是進一步將北韓推向中國。

北韓擅關閉兩韓溝通管道,文在寅難推兩韓和平

文在寅任期已過半,目前看來影響兩韓關係的決定性因素並非南韓,而是北韓與美國關係,同時,美中關係變化也可能大大影響北韓與中國關係的穩固程度。

文在寅今年初以來多次表達持續推動南北韓關係的決心,但北韓看起來並不太領情。金正恩胞妹、勞動黨第一副部長金與正日前公開痛批脫北者在兩韓邊境空投傳單的行為,揚言若南韓政府不採取行動,就要斷絕兩韓聯絡。

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報導,平壤「將從2020年6月9日12時起,完全切斷並關閉透過南北韓共同聯絡事務所維持的兩韓當局間聯絡電話」以及其他溝通管道。根據韓聯社報導,北韓今天如預告,未回應兩韓聯絡辦公室、軍事通訊線路等聯絡管道。

對此,南韓外交部發言人金仁澈表示,正就此與美國等相關國家進行密切溝通,討論對應方案。金仁澈說,這類溝通是外交部的重要工作之一,如有必要也會與其他相關國家進行溝通。

推薦閱讀

【只要仇日,南韓總統支持率就上升】文在寅寧願跟北韓合作,南韓為何如此「恨日」?

【南北韓峰會】金正恩跨出北緯 38 度分界線啦!滿帶笑容地與文在寅「握」出新歷史

【南韓送中國口罩的真相】文在寅是南韓馬英九、疫情重摔民調?3 真相打破南韓抗疫的「親中哈哈鏡」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主導權旁落中國 英國智庫:南韓難解兩韓僵局〉。首圖來源: 左圖取自wikipedia ,右圖皆取自wikipedia,經編輯合製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