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現任副總統陳建仁即將卸任,日前發表的卸任文讓不少人感傷,此外,陳建仁更放棄卸任禮遇,選擇回中研院從事研究工作,受到不少網友的稱讚;不過外界卻有人質疑陳建仁是「擇優」,想領中研院「特聘研究員」較高的待遇。

對此,重症醫學科醫生陳志金就在臉書 PO 文抱不平。陳志金直言,如果陳建仁是考量錢的因素,那他可以擇「優」的選項可多了!因此,陳志金強調:「請不要用你那低俗市儈眼光來看他!」

陳建仁能受到台灣人民的愛戴,或許正如總統蔡英文所的,他是最暖的大仁哥。不過,本文作者認為,有一號人物同樣也是打破了政黨的限制,受到社會尊崇。(責任編輯:徐子捷)

左圖為前監察院長王建煊;右圖為副總統陳建仁。圖片來源:,CC Licensed,經編輯合併。

文/主筆室

都是值得對手尊敬的人物!看到陳建仁,想起王建煊

陳建仁選擇回到中研院擔任特聘研究員,也放棄了自己的卸任副總統禮遇。這禮遇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包括:每個月18萬的禮遇金,每年400萬的事務管理費(逐年遞減),以及保健醫療照護等等。有這樣一筆禮遇金,陳建仁原本可以風光地過著恬適的退休生活,但他說要做「上主手中的小鉛筆」、「服務就是最大的權力,自己還可以繼續在公衛領域讓為人類健康努力就是最大的幸福,不需要卸任禮遇。」重新回到自己的研究工作。

陳建仁展現了政治人物可貴的風範,比起許多支領雙倍禮遇金(現在的禮遇條例曾被大幅縮水過),還拿18%優惠,最後仍汲汲於兩岸政治,要再創仕途高峰的卸任正副元首,差距實在難以道里計。這樣的下台身影,為所有卸任的正副元首與所有政治人物,都立下了一個相當高的門檻,這也讓人想起今年已經 82 歲的王建煊的近況。

王建煊是在六年前卸任監察院長,在這之前,他歷任過經濟部次長、財政部長、立法委員,更是新黨創黨黨員,擔任過新黨全委會召集人(相當於黨主席),選過台北市長。比起學而優則仕的陳建仁,王建煊投身的職務政治性都更強;但不同的是,王建煊在他政治工作的中後段,前前後後共創立了五個與社會公益有關的基金會,此與多數政治人物設立基金會用以養望,或投入下階段政治工作的作法又大相徑庭。

2011年,王建煊在監察院長任內創立他的第五個基金會「無子西瓜基金會」。原因是他看見很多老人家跟他一樣,膝下無子,有人擔心老了沒人照顧,死了怕被隨便埋葬,所以自己賣掉房子捐 1,000 萬成立這個基金會,希望幫助那些孤獨老人「無子變有子」。

在他們成為基金會的「家人」後,除了有員工或志工定期訪視外,基金會也成為他們的「信託監察人」,協助他們的醫療照護與後事。事實上,為了這五個基金會,王建煊從自己擔任公職時的薪水(例如六年監察院長薪水全捐)、財產以及參選的選票補助款,前前後後已經捐出了近一億元。

王建煊日前接受媒體訪問,坦承自己身體已大不如前,他罹患攝護腺癌,妻子蘇法昭則患有阿茲海默症及肌少症,因為站不穩常摔到頭破血流;但即使如此,王建煊說:「人總有一天都要死,留這麼多錢要幹嘛?」夫妻倆更簽下大體捐贈同意書,要把身後的「臭皮囊」捐給醫學系當「大體老師」,貫徹「人去愛留」的理念。他眉角上揚地說:「以後這些學生還要叫我老師勒!」

「道不同,也要相為謀」才是民主能向上提升的關鍵

陳建仁與王建煊黨派不同、政見各異;陳個性溫婉,總是笑容可掬講話慢條斯理,王卻是嫉惡如仇,與政敵對陣常目光如炬。但倆人也有許多相同,諸如:他們都是教徒,對社會公益的熱衷常高過政治本務,王建煊在擔任監察院長期間還發動他的基金會到中國蓋希望小學,到緬甸去鑿井助人;陳建仁在他兩任公職期間,以自己的公衛專業協助台灣度過兩次重大瘟疫,卸任副總統後回去擔任研究工作,心心念念要解開台灣女性肺癌比例偏高之謎。

看到陳建仁放棄副總統禮遇回任中研院特聘研究員,許多黨同伐異者特別眼紅,認為這是要拿特聘研究員的高薪,陳建仁只是「擇優而棲」,沒什麼好稱道的。這些人不相信科學研究可以貢獻世界,不瞭解陳建仁可以有更多優渥報酬的去處,也不認為身而為人,除了黨派鬥爭、高官厚祿,還有其他的價值;也因為他們的眼睛都沾了狗屎,所以看出去的東西都是狗屎。就如同另一群黨同伐異者聽到「新黨的王建煊」就退避三舍,他們不願去瞭解王的生命歷程,隔著一圈籬笆謾罵譏諷;而事實上,王建煊對台灣本土社會關懷之殷,所照應到的老人弱勢,可能遠比那些口號台獨者多更多。

台灣黨爭30年,最惡質的現象是許多政治人物及其扈從者,從不相信對手陣營會做好事。陳建仁帶領台灣通過兩次大疫,副總統卸任後毅然拒絕禮遇,轉身回任研究工作,是一種可貴的政治人物特質;王建煊即使人老病弱,仍視錢財如無物,持續不輟地關懷弱勢,更展現了人性光明的情操。

「道不同」,也要「相為謀」,才是民主不斷向上提升的關鍵,無論陳建仁或王建煊,他們都值得對手陣營衷心的致敬。

推薦閱讀

【我不是民進黨員,卻被他們感動】陳建仁罕曝內心話:表不續任時,蔡英文難過回「我們要相忍為國」

【跟大仁哥微笑道別】副總統陳建仁深夜感性卸任文:謝謝國人給我做公僕的機會

【最暖大仁哥罕見罵人】陳建仁 PO 千字文批譚德塞「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還附 2 張數據說明送 WHO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 社評:看到陳建仁 想起王建煊 〉。首圖來源:,CC Licensed,經編輯合併。)

更多上報好文請看:
社評:國民黨反對楊翠的理由是錯的
社評:蔡英文的司改成績幾已注定不及格
社評:台灣人要挺國軍 但不是瞎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