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美國疫情嚴重,超過歷史性的數字,四月初失業率 14.7 %,超過 2,050 萬人處於失業需要請領救濟金。對於川普的紓困政策,美國社會並不領情,批評川普施政狀況外。

曾兩度獲得普立茲新聞獎,且親身採訪過六四事件的美國知名記者紀思道( Nicholas D. Kristof ),5 月 8 日在《紐約時報》刊載出一篇題為〈連丹麥麥當勞員工都同情我們〉的社論,旨在解說為何許多歐洲國家紓困等政令做得比美國好

丹麥已能全面復工、開課,且其經濟前景不如美國如此慘烈,其背後運作模式,值得世界學習。

丹麥民眾,沙耶:「我有聽過你們什麼『討回 20 美元』的運動是嗎?跟那有關嗎?」

美國記者,紀道思:「噢,是要『爭取 15 美元』。他們希望一小時至少能有 15 美的工資。」

隨後是一陣尷尬的沈默。

來自孟加拉的沙耶( Muhammad Abu Sayeed ),在丹麥的麥當勞工作,作者和他談及美國從 4 月底就面臨近 3 千萬人失業的狀況,Sayeed 回憶到美國從 2009 年開始,爭取了整整 10 年才結果的「為 15 美元而戰」運動, 當時許多麥當勞、沃爾瑪等員工都站出來罷工,要求增加薪資、與成立工會的權利。

在丹麥,沙耶一個小時至少有 22 美元薪資,每年有 6 週年假,也有保險、和一年的帶薪產假、及退休金保證。

我在跟你講民生保障,你滿腦只怕稅收上漲?

美國政客總是慎重的談論著「該如何保障勞權」、「人們工作應享有福利」等,但在哥本哈根看見的勞權價值,似乎遠比紐約看到的好多了。

在美國搞政治,只要被貼上「社會主義」的標籤,基本上不是引起譁然,就是直接出局。有時,會有人提起要學習丹麥等國,多施行些如保險、健保等「社會保護網」的政策,但此時,共和黨就會直搖頭,說「這根本是要把美國的經濟走成『委內瑞拉』」。(《BO》編按:委內瑞拉執政黨,屬於左翼的社會主義黨。)說的好像實施一點健保等政令,政局就會馬上傾斜成為共產黨一樣

而丹麥其實並非社會主義,而是走「北歐模式」他們認為自己在追求同美國一樣的市場經濟,只是比美國擁有更高的稅收、和更大的社會利益。這創造了丹麥應對疫情危機第一個成功:若有症狀,丹麥人會毫不猶豫的尋求治療,而非害怕「負擔不起的醫療費用」而遲遲不檢驗。

紓困的目標,以勞工不被解僱為主

美國失業民眾現在面臨找不到工作、缺乏勞健保保障、只能等待食物銀行救助的窘境,但在丹麥,失業率維持在 4% 到 5% 之間,因為疫情而失業的民眾,還能拿到約工資 90% 的補償金。丹麥政府的做法,是直接給付受損失企業的固定支出(如房租等),只要這些公司沒有在國外避險,或做出回購股票等行為。

丹麥勞工部長 Peter Hummelgaard 表示:「我們的目標,是企業不會解僱員工。」這是為什麼,丹麥公司能快速復工,也沒有需要重新雇人手的陣痛期。外界預估,丹麥今年的經濟將會比瑞典還好,因為丹麥不僅挽救生命,也挽救了經濟

丹麥漢堡連鎖工會的談判代表尼爾森( Peter Lykke Nielsen )說:「我們可以在一週內回到原來的位置,馬上開始運轉」。而這種避免失業的方法,在華盛頓已經得到美國人民欽佩,甚至連自由派人士,密蘇里州的共和黨參議員 Josh Hawley 也倡導此種做法。

VOX》新聞解釋到,本來的經濟體,就像一張密密麻麻的大網,航空業需要購買石油業的產品,石油業需要購買軟體業的科技,軟體業需要在新聞網站上下廣告等等,當其中一邊的資源斷掉,整張網子就會崩塌。

現在英、法、丹麥等歐洲國家的作法,即是政府從上介入,抓住網子,撥出紓困方案撐住底下的每個員工;但美國當局的做法傾向於發放「遲早會用完的鈔票」,因為大環境一一失業,沒有工作,當然永遠紓困不完。再加上美國當前的企業紓困申請起來實在太複雜,公司沒有即時得到幫助,等於又要裁員一波,惡性循環,讓美國賠上生命與經濟。

不用法規明定,也能享有的高薪資優勢

事實上,丹麥沒有強硬法規明定「最低工資」數字,就算有公司想以每小時 5 美元的薪水僱人也會是合法的,但完全沒有企業這麼做。

丹麥的秘訣在「工會」。儘管鮮少舉行罷工活動,超過 80 %的丹麥勞工,都有加入公會,這是為了取得一種集體談判的優勢。而依據哈佛勞工經濟學家 Lawrence Katz 的說法,另一個丹麥「高工資」的重要原因是,打從出生開始,丹麥人平均來說就體驗著更高品質的生活水準,當局也投資教育體制,丹麥勞工總體來說生產力更高。

紀思道猜測,收入最高的四分之一的人,在美國或許生活得更好,但收入最低的四分之三的人口,在丹麥能生活得更好。而確實,民調發現,丹麥人與芬蘭人一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之一。

推薦閱讀

【紓困 2.0 來勢洶洶】立院三讀紓困追加預算!1500 億 1 毛未刪全通過

【174 萬人可領一萬元紓困】蘇貞昌擴大紓困救急!專家憂:「提振內需」才是台灣最大難關

【你以為政府發錢就能振興經濟?】4 點分析掃除迷思,弄懂「紓困」和「振興」真正的差別

參考資料

《紐約時報》:McDonald’s Workers in Denmark Pity Us

《 VOX 》:Why we’re seeing mass layoffs in the US but not the UK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