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截至 3 月 29 日,台灣確診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人數累積298例,死亡3例。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對於境外移入的控制嚴密,境內超前部署的成功,受到國際社會關注。上週,時代雜誌經濟學人分別撰文,要求國際社會應該立刻讓台灣加入WHO。

然而,隨著疫情不斷升高、病毒快速變異、傳染擴張速度不斷加快,台灣的防堵線是否還能維持,備受關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對於本土社區感染控制的措施,可能採取前所未有的嚴格手段,取法新加坡,連你跟家人的距離,都要列入管制項目中,而且只要方法確認,違者就會開罰。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愛他有多少,就離他有多遠。」以29日新增的一起本土案例為夫妻群聚,據《中央社》報導,經疫調發現,疑似是因太太每天送餐給正實施居家檢疫的先生時,並未次次戴上口罩,且打掃衛浴時未戴上手套。針對此事,指揮中心表示,家有居家檢疫者,務必保持距離。

不過,開罰又要如何執行?社交距離應該保持多遠,才能真正保護自己?一公尺,真的就夠了嗎?

史無前例,台灣可能跟進「威權國家」新加坡?

據《中央社》報導,新加坡日前推出社交安全距離措施,根據星國衛生部最新公告,除要求人與人之間至少保持1公尺距離等相關措施,工作場所和學校以外的聚會與社交活動,都以10人為限。而違反社交安全距離規定者,將被處最高新幣1萬元(約新台幣21萬元)罰款、坐牢6個月,抑或兩者兼施處分。

此外,據《新頭殼》報導,香港政府日前因應疫情發布新規例,禁止四人以上的群組聚集,違例者最高可罰港幣2.5萬元(約新台幣9.8萬元)以及監禁半年。

台灣為避免社區感染,指揮中心日前已針對異地上班、公眾集會分別制定指引,但指揮中心表示,面對無症狀感染,還是有賴於個人的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保持適當距離。

而對於鄰近國家紛紛對「社交距離」訂出相關規定,衛福部長陳時中在29日記者會上回應,正在研議類似政策,例如未維持一定社交距離者要被開罰等,不過陳時中也笑著說,不會像新加坡這麼嚴厲。至於相關法源、執法方式和可行性,指揮中心則表示,仍在討論中。

圖片來源:中央社,經編輯合併。

與人保持距離防傳染!MIT 新研究:社交距離至少 8 公尺

然而,就算台灣真的跟進新加坡政策,沒有保持1到2公尺的「社交距離」就開罰,但真正的問題可能在於,1公尺的距離真的夠嗎?

據《自由時報》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近日的一份新研究指出,武漢肺炎的「社交距離」應保持8公尺以上的才有效用。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發現,武肺病毒隨著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噴出,它能夠在潮濕、溫暖的環境下,以每秒10到30公尺的速度傳播,且最遠距離可跨越7到8公尺

此外,研究者提到,這些距離都只是估算,尚未考量到打噴嚏力道或空調等外在因素,因此他們強調,目前提出的社交距離「保持 1 公尺」太短了,恐怕會低估病毒傳播距離。

推薦閱讀

【掃墓不是出門的藉口】居家檢疫者先跟祖先請個假!重症醫師籲做好 4 件事「守住台灣醫療體系」

【張上淳:武肺病毒不尋常】體內已有抗體,呼吸道卻仍有病毒!張教授親解:為何 7 成確診者是輕症卻住院久

【不只是發燒咳嗽】中國隱匿程度比你知道的更嚴重!《CNN》視訊訪問武肺確診者,曝光症狀

(本文開放授權合作夥伴轉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