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eign Affairs, FA 》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國際事務暨外交政策期刊,對於全球外交政治圈,扮演議題倡議者的角色。這個月 20 號,FA 刊登了一篇專文,名為<如何以「公民科技力量」抑制疫情氾濫 − 台灣模式的成功為世界立下典範>「台灣模式」( Taiwan Model )四字貫穿全文,分析台灣如何以一個島國,而且是被 WHO 排除在外的小國,結合科技和民間力量,在災情下,比科技領頭大國的美、中還堅毅。

兩名撰文作者分別為,被譽為虛擬實境之父的科學家 Jaron Lanier,以及微軟首席研究員 E. Glen Weyl。兩人形容「台灣模式」是世界的第一場勝仗,他們認為,關心公民社會高於商業利益的特質,讓台灣可以善用既有的科技產業實力,促成官方與民間共同合作,從社會底層開始推動防疫。台灣獨特民主制度培養出的公民社會意識,是台灣贏過中國與美國這種資源大國,在這場人類與新興病毒的不對稱戰役中,打勝仗的關鍵。

FA 這篇評論最後說,「台灣模式」對於眼下全球危機來說是種堅強後備。以下節錄部分文章內容轉譯。

圖片來源:截自Foreign Affairs網頁。

台灣在 WHO 眼裏,始終被認定為中國的一部分,但這次面對疫情,他們不僅處理得宜,感染率甚至只有被西方大幅讚揚的新加坡的 1/10,讓他們免疫於這次全球危機的,是他們的公民科技

有一個例子是「口罩地圖」。起先是台灣一些人自發性的在 g0v 零時政府平台上開始發想的。因為在當地政府每週、每人配給兩枚口罩之下,為了避免發生像 SARS 當時的恐慌性購買,他們設計了一個地圖,可以讓人看到即時的各地口罩供應量。

台灣數位部長唐鳳,與一群民間工程師的構想,最後除了產出能即時檢視的地圖,還附加了「捐贈給需要的人」等各式功能,不讓口罩黑市出現。這項科技創舉,讓供應有效率、價格合理化、也減緩了大眾恐慌。

最具草根性的科技,最有公民意識的防疫

其實在台灣可以看到很多例子都不是由政府籌備,反而是公、私部門互相合作發展出來的,最厲害的是,在這些開放式平臺、及公民參與的活動中,並沒有刺激假訊息滋長,大家因為想保護彼此,有相關資訊便會在保護個資的情況下主動提供,這種風氣明顯與歐美當前的恐慌蔓延、或是中國的權威隱匿截然不同。台灣政府也把面臨到的危機丟出來與社區對話,而非把自己塑造成一種全知者,好比唐鳳的所有會議都直接用串流直播。

台灣的訊息傳遞方式,也常常是從民間發起,形成公開透明且有公民意識的防疫作戰陣線。史丹佛醫學院報告指出,台灣這次有 124 種「抗疫」方式,迅速掌控疫情。其中很多是以社區倡議、黑客松、和一個名為 vTaiwan 的線上政策交流平台在運作。台灣人雖然分散在不同社區,但是運用通訊軟體 Slack 和 工程協作平台 HackMD 創造出許多佳績。

BO小辭典:「黑客松」原名 hackathon,又翻作「程式設計馬拉松」。表示很多人在同一時間內合作,進行專案製作。包括從零的發想、討論、到最後的產出。

台灣把科技運用在社區

中國眼下持續隱匿疫情;美國先是在第一時間否認有危機,現在更缺乏公衛設備及政策;而官僚主義的歐盟,處理得更差勁。儘管當前的危機還沒解除,台灣在這個第一階段的回應,絕對是贏過中國、其他亞洲國家、以及歐美的。

美國與中國這種「 AI 強權」,擁有著更先進的科技、和更大的電腦程式工具,照理應該有更多應對危機的彈性,但反而小小一個台灣處理得更好,其實終究是因為他們納入了社會討論。

還有一點是,儘管美國和中國有傑出的工程科技,兩者都比較利益導向,甚至可以說是短視近利。台灣相對就社區導向多了,一系列的應對除了快狠準,也以民意為重,面對災難時,當局不只由上而下的管理,而運用雙向溝通。

走自己的路,台灣民主社會用對話取代鬥爭

最關鍵的,其實是如何激發民眾,從站在對立面的消費者、批評人士,轉而成為參與者。

台灣其實幾個月前也展現過這種力量,當時他們的總統大選,可以說是目前史上民主戰勝假訊息得唯一一場勝仗。他們面對的,是全世界最大的假新聞來源(中國),民間自發性的搭建出許多驗證假消息的平台,甚或是出現許多草根性的媒體素養課程及論壇。最後,北京偏好的民粹候選人,以 20 %的落後幅度敗選。

「台灣模式」對於眼下全球危機來說是種堅強後背。當大家都在用科技爭奪誰是世界領袖、較量聲望的同時,中國採取威權監控式的運作;西方社會以雄厚資本做廣告較量;台灣則是用她自己的方式,在民主社會中跨越意識形態來對話。這個長期籠罩在中國威權陰影之下、又小又年輕的民主政權,成為接下來希望的最佳應證。

推薦閱讀

「美、中誰把疫情處理好,未來 10 年誰就是老大」一一 不過,現在看來台灣的好朋友川普似乎麻煩大了?

【明天一起線上買、超商取】唐鳳領團隊 7 天闖 5 關壓力測試,「網路預購口罩」明天上線!

不只用視訊突破中國封鎖!解密唐鳳如何用「數位」在國際場子為台灣發聲

參考資料

《 Foreign Affairs 》:<How Civic Technology Can Help Stop a Pandemic>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截自 Foreign Affairs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