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CC-Licensed
全球光一年被扔掉的塑膠袋就達8550億個,足以覆蓋整個地球表面;台灣塑膠袋用量也不遑多讓,2018年國人光購物用塑膠袋就用掉152億個,平均每人每年使用660個。雖然開始實施塑膠禁令,許多人用紙袋代替塑膠袋,或紙吸管代替塑膠吸管等,但丹麥報告顯示,替代方案對環境的影響可能比塑膠更糟糕。
究竟塑膠危機該怎麼解決?可能解方就出現在你餐桌上的「蝦、蟹」。
塑膠讓地球窒息,換成紙、棉用具卻又造成另一環境問題
自1950年代以來,一次性、掌上型的包裝運用範圍,已經從裝填食用物質(如番茄醬、醬油、沖泡飲品、各種調味品等)到生活用品(如濕紙巾、洗髮乳等)都有,幾乎所有可以想像的物品到可以用這張小批次的塑料袋來包裝。但在便利的事實背後,卻是環保的殘酷事實,據《食力》,英國非營利組織《A Plastic Planet》估計,全球每年扔掉了8550億個塑料小包裝袋,足以覆蓋整個地球表面。

圖片來源:flickr, CC-Licensed
而台灣塑膠袋用量也不容小覷。環保署統計,2018年國人光是購物用塑膠袋,就用掉152億個,平均每人每年使用660個。以每個以3.55克計算,一年產生量高達5萬3960公噸,回收量卻只有大約5148公噸,回收率不到一成。
為什麼回收率這麼差?其實塑膠袋材質很雜。據《聯合報》,塑膠袋上很多還有油墨、髒汙等,根本沒辦法處理;業者經過打包、分類後,只能先壓縮暫時堆放在廠內,至今已經累積將近3000公噸。若要送去焚化爐焚燒,還要再付運費,回收塑膠袋薄利、處理人工成本貴,幾乎沒有回收業者願意做。
面對海量塑膠危機,歐盟議會也在2019年通過投票,2021 年所有歐盟成員國將禁止塑膠吸管、餐具、杯子、飲料攪拌器等塑膠製品。不過當各國開始實施塑膠禁令,許多人改以紙袋代替塑膠袋,或紙吸管代替塑膠吸管等,但丹麥報告顯示,替代方案對環境的影響可能比塑膠更糟糕。
用紙袋替換塑膠袋會產生有害的副作用。據《科技新報》,如增加森林砍伐,且製作紙袋比製作塑膠袋需要更多能源和水。歐盟最近也發現,如果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會增加紙張使用量,那將會把一個巨大的環境問題換成另一個。
究竟塑膠危機該怎麼解決?可能解方就出現在你餐桌上出現的蝦、蟹。
你不要的「蝦蟹殼」,成為科學家眼中的減塑黃金

圖片來源:flickr, CC-Licensed
科普資訊網站《Science News》指出,人們每年吃出600萬到800萬公噸的蝦、蟹殼,有的直接被丟回海裡,有的被當垃圾一起掩埋,但他們可能有更大的用處:取代塑膠來幫忙救地球!據《CSR天下》,蝦、蟹殼富含甲殼素,得以再製產生殼聚糖,這是一種可生物分解的物質,也可以用來製成塑膠用品,例如塑膠薄膜,而且只要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就會在生態中分解「自滅」,讓垃圾場中的蝦蟹殼和塑膠同時消弭。
用「蝦殼」解決塑膠危機可不是空談,各國科學家已開始著手從碎殼中溶出甲殼素;英國一家連鎖超市也用蝦殼保鮮膜取代塑膠,甚至連17 歲的澳洲少女也將蝦殼製作成塑膠。
便宜、好分解又能當肥料!「蝦殼塑膠」將在不久後問世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CC-Licensed
據《聯合報》,在英國擁有300家分店的高端連鎖超市 Waitrose & Partners,近期和蘇格蘭藍色生物科技公司「Cuan Tec」合作,採用海鮮料理中剩餘的小螯蝦蝦殼,萃取其中天然聚合物質,加工製成可延展、有彈性而且可分解的環保保鮮膜,並將在1年到1年半間,提供蝦殼保鮮膜以取代傳統的人工塑膠保鮮膜。
此外,據澳洲新聞網報導,17歲的安潔莉娜.奧蘿拉(Angelina Arora)正利用蝦殼製作塑膠。她把蝦殼中的一個元素與蜘蛛網中取得的蛋白質混合製作成塑膠,其分解速率是傳統塑膠的150萬倍,平均只要33天就可以自行分解。
除了好分解之外,費用、多功能及環境友善都是「蝦殼塑膠」的優勢。據《聯合報》,奧蘿拉表示,蝦殼塑膠不像其他可生物分解材料生產費用高昂,同時也可以被用作各式樣包裝,因為具有透明、有彈性、有支撐力、不會溶解等特性。另外,因為蝦殼可以釋放氮(nitrogen )進入土壤內,也可以被當成農作肥料,提升植物的成長、健康和免疫力。

奧蘿拉發明的蝦殼塑膠有望解決全球塑膠垃圾危機。圖片來源:取自YouTube(@TEDx Talks)
目前奧蘿拉正與超市討論使用她的發明。她說,「我仍在處理申請專利等法律層面事務。不過,我已在最終模型階段,也將準備好生產蝦殼塑膠投入商業用途」。
別再把蝦兵蟹將的殼當垃圾丟了吧!等待未來蝦殼塑膠更廣泛及成熟,這將是大自然的奇蹟!餐桌上的蝦殼,可能都會是珍貴的資源。
推薦閱讀
【台灣米破 3 關擊敗 5 千選手】台灣老伯低調種米 70 年獲「日稻米金賞獎」,通過「鑑定士感官測試」全因精準施肥
【保育員開門驚見白骨】全世界只剩一隻!「白色長頸鹿」母子遭扒皮獵殺,滅種倒數重創物種保育、基因研究
【沒自來水、飄垃圾味還搶著住】連居民都認「被政府遺忘」!5 萬人願為「淘金」擠在全球最高小鎮
(本文開放授權合作媒體轉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