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挑選這篇文章】
面對武漢肺炎疫情殃及全球,外界及中國內部開始出現「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是否隱匿疫情、防疫做太少、須為疫情失控負起責任」等質疑聲浪。
此外,據《華盛頓郵報》,中國官方目前正傾盡全力對付武漢病毒疫情,以防止疫情演變成1986年的車諾比核電廠外洩事件,最後導致蘇聯垮台。
不過,中共政權真有可能因為這次武漢肺炎疫情垮台嗎?本篇作者認為可能性不高,因中共當局早已設下「龐氏騙局」。一起來看。(責任編輯:謝佩如)

圖片來源:wikipedia,CC,Licensed
文/鄭紹鈺(臺大經濟系研究生)
從蘇聯例子來看,中共不會因為武漢疫情垮台
許多人或許多研究,都會問到前蘇聯的官員:「你們何時覺得蘇聯完了,遲早垮台?」
很多官員很老實,有人覺得1960,有人覺得1968,有人覺得1978,端看不同前蘇官員所處的黨政職位的高低、內容,還有每個人的政治嗅覺。
有趣在於,蘇聯遲至1991才解體。而解體的時候,不少人後知後覺的,大夢初醒,但為數不少的高人早已「穿好救生衣」,大浪來了我不怕。船票早已買好。
這對於我們看「中共」的威權體制何時垮台是個警訊。很多人必然會因為這次武漢肺炎掉鏈子到不行的表現,覺得「敗象盡顯」,但中共會改革嗎?我覺得很難,如同魏晉各路文人豪傑看到時局所感悟的「大樹將顛,非一繩所維」,衰敗中的壞制度(Declining Bad Institution),常會內生的避免改革,因為其體質衰弱,改革本身就像是免疫反應過強會殺死了宿主,這延續了利維坦的生命,但國家問題的一切急性症狀,轉化成了以十年為一單位來計算沉船速率的慢性病。
試想如果中國這次解除了言論審查,那平日我們外界根本看不見的「社會問題」就會真的浮上檯面,到時中國人民就算有意改變,中國共產黨自己能承受其後勁嗎?
回到何時覺得「敗象盡顯」的問題上。經濟學講顯示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感覺一個可以看的數據是,中國不同層級、不同黨政部門的官員,何時在國外累積大量存款,可以再觀察,這一次肺炎之後,是否暗地裡又開了許多新帳戶,是否歐美那邊幫忙管帳的金融機關,意外的發現了許多「新面孔」。如有數據,應該是會有趣的研究。
這也有關中國為何要撐住GDP,你說偽造也好,你說調參數也好,但這裡頭中共當然有誘因要維持經濟成長,因為大部份的中國人不可能參予到這些黨政,自然就無法形成對於「敗象」的預期,儘管巷子裡的人覺得「大樹將顛」,巷子外的人民,只要看著GDP有成長,還仍然覺得「我的祖國哪裡像生病」。
中共設計好的「龐氏騙局」:內部愈腐敗外面必須愈光鮮
巷子裡的人為何要阻止平民百姓得到真確的資訊?他們不希望一般人也覺得要沉船了,說穿了,因為裡頭有很多高、中、低各層級的黨政要員「還沒跟老司機上車」,還沒準備好救生衣跟船票,如果巷子外的人跟著跳船了,這船當下就沉了,那他們這幾年在體制內受盡折磨的心血豈不白費?(這本質上是一個龐氏局)
因緣際會,我曾經跟一些中共黨內傑出的青年打過交道,沒有一個是笨蛋,許多人很善良*(容我打個星號),但沒有一個人敢說真話,只能很私下的講兩句心裡話。另外也沒有人沒有國外學歷,並不曾考慮過國外的出路。
這會有一個詭異的情勢:內部越沉淪,外部就必須要越光鮮,喪事要當喜事辦。
另一方面,就算中共真的出現了一位「回狂瀾於既倒」的政治人物,願意釋放在中共(其實還有國民黨…)長期壓制下的中國社會的能量,中國可能會有數年的GDP下滑,一來是新的利維坦沒有誘因再撐經濟數據,還要反過來將資源用來處理長期累積的社會問題,二來是舊規則本來還有些可預期性,但在新的階段則毫不能預期,臺灣走入民主,也是付出過類似的代價。(二蔣不就是最早用經濟數據支撐統治正當性的東亞獨裁者嗎?)
但也不是那麼沒盼望的,「否極泰來」,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上前幾年有一篇文章,講古希臘民主是如何普及,發現城邦早期多半是威權的政治,寡頭有之,多頭有之,獨裁者亦有之,但發現這些威權體制當中,權力集中於一人的獨裁體制,反而最有可能轉型成民主城邦。以一小邦比擬一大國或許會失準,但人終究需要一些盼望,最黑暗的時刻還是要有那麼一點點光。
這幾個月看中國人民之痛苦,現實比魔幻寫實小說更魔幻,感慨而以為記。
推薦閱讀
【武漢人都有心理創傷】病人死得不甘心、親屬膽肝寸斷!武漢作家日記曝「這才是真正的災難」
超跑愛國車隊每出現一次,就傷中國人一次 ——富二代在美國開超跑「為武漢打氣」其實並非「愛國」
【網:比免死金牌厲害】普丁為 4 年後卸任留一手?俄國擬修憲:總統卸任成「終身參議員」還享「刑事豁免權」
(本文經原作者鄭紹鈺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連結 。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