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2月14日為西洋情人節,這一天各國的情侶都會有不同的慶祝方式,像共享燭光晚餐、男性為女性送上禮物等,不過日本的慶祝方式卻與眾不同。

在2月14日,日本女性不僅會心儀的對象送上巧克力,也會送「義理巧克力」給職場中的男同事,而收到巧克力的男性們則須在3月14日回送,也就是所謂的「白色情人節」。

但你知道這些看似日本的「傳統」活動,背後卻大有玄機嗎?(責任編輯:徐子捷)

巧克力。圖片來源:pixabay

文/陳威臣

與眾不同的慶祝方式!日本女性在西洋情人節為男性送上巧克力

又來到2月14日的西洋情人節,日本的街頭也有著濃濃的過節氣氛,各個超市賣場百貨都充斥著巧克力的販售攤位,絲毫不受武漢肺炎疫情擴大的影響,仍有不少人購買巧克力。

有別於歐美各國或是台灣的情侶,日本的西洋情人節就是由女生準備巧克力,贈送給心儀的男生,當然也有所謂的義理巧克力,就是不管如何,送個一小盒意思意思一下,就表示「我還是有送啊!」

這樣的巧克力送禮活動,最常見的就是在校園裡或是年輕男女間,甚至於在辦公室裡,年輕的未婚女性員工,也會準備義理巧克力,贈送給男性長官或是同事。因此受歡迎的男性,就會收到大量的「義理巧克力」,這也是我們在日本動漫或是日劇裡,常會見到的場景。

日本特別的過節方式,竟與「商人」有關

為何日本會衍生出有別於其他地方的過節方式,這當然是商人的把戲,不過會有如此的發展,倒也是一段有趣的歷史。西洋情人節最早的起源,據說是古羅馬時代,西元269年2月14日,一名天主教神父瓦倫泰(Valentine),因為不遵從羅馬皇帝克勞狄二世禁止士兵結婚的命令,秘密幫情侶證婚而遭到絞死的日子。

後世為了表彰瓦倫泰的勇氣,而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瓦倫泰節(Valentine’s Day),之後便成為西洋情人節了。明治時代之後,大批外國人來到日本傳教或是工作,也帶來西洋情人節的傳統。

1936 年一家位於神戶的知名製果公司「摩洛索夫製菓(Morozoff)」,在當年的西洋情人節前夕,刊登了一則廣告,以巧克力作為賣點,並以「向你心儀的對象贈送巧克力吧!」作為口號,就此開啟了日本人在西洋情人節要贈送巧克力的傳統。

1970 年代開始,由於日本社會因高度經濟成長,家庭十分富裕,加上巧克力業者的推波助瀾,讓日本的年輕人開始流行贈送巧克力給心儀的對象,尤其是相互影響力高的女學生。而不少巧克力業者,還趁勢推出便宜版的「義理巧克力」,讓你做人情而收到的人也開心。

同時間也有業者鼓吹收到禮物的一方,在一個月後的3月14日,也要回贈對方以表達心意。結果就在 1980 年代開始,演變成2月14日西洋情人節由女方贈送,到了3月14日則是男方回贈,而且回贈的禮物大多是白色巧克力,因此便稱之為「白色情人節」了。

日本為何推崇「白色情人節」?

但為何會稱為「白色情人節」呢?根據「日本全國飴菓子工業協同組合」對外的說明,瓦倫泰證婚的那對情侶,一個月後宣示他們的戀情至死不渝,因此定為「白色情人節」。

不過這個說法並無任何根據,倒是《讀賣新聞》曾經報導,之所以會使用白色巧克力,是避免有些男性拿其他女性贈送的巧克力,在一個月後原封不動的轉送對方,因而使用不同材料的巧克力,以避免這類惡劣行為。

由此可知,這類所謂的「傳統」,不過就是就是日本的巧克力業者搞出來的噱頭,幾十年下來似乎就成了2月14日西洋情人節這一天,必做的行事。

當然行之有年,也算是增添一些生活的趣味,加上近年來巧克力業者絞盡腦汁,推出不少有趣的主題巧克力,像是星際大戰系列、史努比、日本的動漫主角,甚至於恐龍系列等,不但跟上流行,精緻度也讓人愛不釋手。

當然這樣的習慣傳到台灣之後,反而成了男生送給心儀女生鮮花與巧克力,形成了有趣的對比。不過在這個祝福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日子,精挑細選一組巧克力,送給心愛的另一半,也是一種幸福啊!

推薦閱讀

【亞洲人幹嘛過西洋情人節】原來幕後推手是戰亂中流離失所、被背叛的可憐白俄人

【這篇絕不是七夕廢文】牛郎織女才不浪漫,牛郎只是個妨害性自主的刑事罪犯

未來的巧克力變得又酸又苦?趕快記住現在的幸福滋味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東京鐵男見聞】為何日本的西洋情人節是女生送男生巧克力?白色情人節又是怎麼來的?〉。首圖來源:pixabay。)

更多上報好文請看:
【東京鐵男見聞】情人節的新去處—東京灣海上之旅
【東京鐵男見聞】自駕遊艇暢遊東京灣 來趟木更津海上之旅
【東京鐵男見聞】女孩們專屬的節日—女兒節(雛祭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