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xhere

武漢肺炎持續在全球蔓延,不僅對全球人民健康受到威脅,各國經濟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為了降低疫情對台灣市場的衝擊,不只行政院在13日拍板定案,未來一年將投入 500 億元助觀光、交通業振興與紓困,經濟部也表示,等疫情結束後,擬發放「振興抵用券」來刺激民眾消費。

不過,此消息一曝光就引起熱議,有批踢踢網友就:「馬英九都試過這對GDP根本沒用」。究竟,政府擬要發放的「振興抵用券」與消費券差在哪?

主打「你花錢我打折」!振興抵用券不走消費券老路

據主計總處12日發布的經濟預測,受武漢疫情衝擊,台灣2020年的GDP成長率雖可維持在2.37%左右,但若疫情在未來3個月仍無法降溫,將直接影響民間消費,使經濟成長率下滑0.35~0.5個百分點。對此,經濟部在13日的行政院會上表示,除了針對餐飲、零售、會展、商圈、夜市及傳統市場等內需市場紓困外,等疫情結束後,也擬發放的「振興抵用券」,用COUPON(折扣券)方式辦理,讓民眾先掏出錢消費,再享有折扣,主打「你花錢我打折」的模式。

不過消息一曝光,就讓人不免聯想到馬政府曾發放的消費券。馬政府為了因應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所帶來的消費緊鎖效應,參考了日本的「地域振興券」模式,在2009年時發放了每人新台幣3600元的消費券。但由於當時的消費券並未限定用途,等同於民眾能用消費券來購買任何需要的產品,因此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民眾反多將消費券用於民生用品的購買,並「無增加」消費的功能。

因此,為了避免外界搞混「振興抵用券」與「消費券」,據《聯合新聞網》,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 表示,「振興抵用券」不是消費券,除在使用範圍上有制定外,如目前規劃的服務業(如夜市、商圈等),使用方式則如同之前的夜市券,採取消費一定金額才可部分抵用,避免淪為「你消費我付錢」。

國民黨團、民眾黨團皆表大方向支持

對於行政院擬發「振興抵用券」來刺激消費,據《中央社》,台灣民眾黨團幹事長高虹安表示,方向大體正確、樂觀其成,而國民黨團書記長蔣萬安也說,對於受衝擊的產業給予紓困協助,大方向都支持。不過,兩人也向中央政府提出提醒,高虹安表示,過去政府發放夜市券成效不彰,回收率僅有4成,因此未來若要發放「振興抵用券」,應更加重視總量與回收機制;蔣萬安則建議,發放「振興抵用券」的規劃上除應考慮是否會排擠到現有的預算,該如何讓民眾沒有外出恐懼,願意上街消費也是關鍵。

此外,據《上報》報導,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蔡明芳也表示,政府在規劃「振興抵用券」用途時,應減少對於「必要花費」的補貼,例如,包含米、油、鹽、牙膏或衛生紙等必需品就不需要給予優惠折扣。蔡銘芳教授進一步說,即使政府沒有提供必需品的優惠措施,民眾也一定會消費且不會減少,因此應該把目標放在受衝擊最大的餐飲住宿相關服務業。此外,蔡教授也強調,政府推出優惠措施時,一定要儘可能穩定台灣的就業與本國產品的消費,達到刺激「內需」市場的目的。

推薦閱讀

【防疫做再好,也難逃經濟衝擊】台、韓工廠停擺,美企被迫休店!武漢肺炎為全球經濟「敲響警鐘」

【網:台人齊心渡難關】台花 3 週拚全球第二大口罩生產國,經濟部長曝日產千萬片關鍵在「台企」

【防疫有破口還像個政府嗎】蘇貞昌為武漢肺炎防疫發狠話「要錢給錢、要人給人」!中、韓網友搶讚:台灣 NO.1

(本文開放授權合作夥伴轉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