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法

統促黨總裁「白狼」張安樂、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吳斯懷和新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邱毅。圖片來源:中央社(),經編輯合併。

趕在2020大選前國會最後會期,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於11月底提出《反滲透法》草案,並以最快速度排入議程,強力動員將全案逕付二讀,並期望在12月底以多數通過。

對此,社會出現了不少批評聲浪,國民黨團在24日舉辦記者會,質疑民進黨團提出的《反滲透法》草案違反程序正義、定義模糊,恐使在中國大陸百萬台商、台生陷入險境,形同綠色恐怖罩頂。

不過,真的如此嗎?

林飛帆點名:吳斯懷、張安樂等人才要擔心

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日前在臉書 PO 文表示,近日台灣所有泛藍政黨和政治人物,都集結起來反《反滲透法》,但陸委會與民進黨黨團已經多次說明過,目前的《反滲透法》草案,要規範的不是意識形態、言論,而是實質行為

此外,林飛帆也在文章特別解釋什麼是實質行為,他表示會規範的是受境外敵對勢力指示、委託、資助的「滲透作為」,加上從事「不法行為」,才會受罰!簡單一句話說,所有正常兩岸交流、正常經貿往來都不會受到影響!而他在文末更直接點名,會需要擔心《反滲透法》的人是像:收中國政協委員資金替馬英九刊登廣告的退將羅文山、白狼、邱毅、吳斯懷這樣的人!

據《公視》報導,面對民進黨力拚在12月31日三讀通過《反滲透法》,防止中國對台紅色滲透一事,中國國台辦在12月25日痛批:「民進黨當局為了一黨政治私利,大開民主倒車,完全置台灣民眾福祉利益於不顧,強行以所謂修法的手段來進行政治操弄,影響極其惡劣、危害極其嚴重。」國台辦更表示,民進黨製造「綠色恐怖」,讓台灣同胞到大陸,不論是工作、就學,經商都感到恐慌。

不過此消息傳到批踢踢上後,不少網友都笑說:「中國不爽表示做對了」、「國台辦緊張啥,不是說沒介入」、「中國跟人家說民主?」先不論《反滲透法》是不是會影響到兩岸交流,面對已有的國安5法,台灣真的還有《反滲透法》嗎?

https://www.facebook.com/linfeifan.tw/posts/10216290271598390

台灣真的需要《反滲透法》嗎?

面對《反滲透法》所引發的爭議,總統蔡英文在25日首度回應。據《自由時報》報導,蔡英文在第二場政見發表會中提到,很多國家都在立法防堵中國滲透,而台灣比這些國家更直接面對中國,若有人要反對《反滲透法》也可以,但請具體指出草案中哪些滲透行為不需要禁止、處罰,不要只有空洞的形容詞。

台灣現在已經有國安5法了,難道還不足夠保障國家安全嗎?《反滲透法》是能怎麼個反法?

據臉書粉專「律師談吉他」的解釋,《反滲透法》草案全文共12條,要防範的主要是境外敵對勢力(中共)對台灣民主政治運作及影響選舉,例如介入公民投票、總統大選、對政府機構遊說。而此草案規範的對象,包含台灣每個人的「行為」,且針對「捐贈政治獻金」、「助選站台」、「遊說」、「擾亂社會秩序或妨害集會遊行」、「妨害選舉或罷免」等5種行爲。

至於「滲透來源」的定義,草案裡主要分三類:

1.境外敵對勢力的政府及所屬組織、機構或敵對勢力派遣的人,例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2.境外敵對勢力的政黨或其他訴求政治目的的組織、團體或派遣的人,例如共產黨。
3.由前二類各組織、機構、團體所設立、監督管理或實質控制的各類組織、機構、團體或派遣的人,例如中國派駐黨政幹部的阿里巴巴。

至於《反滲透法》草案,跟其他的「代理人法」的不同之處在於,《反滲透法》能更直接對付代理人,而原先的「代理人法」則是打預防針,要求披露活動資金、人員和事務關係往來等等資訊,讓相關信息透明化。

因此,台灣需不需要《反滲透法》,仍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不過台灣社會面對中國的滲透行為,確實需要更多瞭解與認知,才能讓台灣的國家安全更加完善。

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Guitar/posts/2557201841031893

(本文歡迎授權合作夥伴轉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