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國民黨總統初選民調結果出爐,由高雄市長韓國瑜出線,引發外國媒體關注。即便描述與分析角度不盡相同,但對於「韓國瑜親中」倒是高度重疊,至少四家外媒有同樣看法,《美聯社》更直接以「親中」、「民粹」描述韓國瑜。
《美聯社》對比蔡韓作風!稱韓國瑜:親中且民粹的市長
《美聯社》在文中首段,直指國民黨選出了一位「親中且民粹的市長」(pro-China populist mayor)做為候選人,將在明年大選中挑戰「經常猛批中國」的現任總統蔡英文。
此外,《美聯社》也列舉韓國瑜親中案例。《美聯社》在新聞中寫道,韓國瑜曾表態要和北京簽署和平協議,並在3月與中國4個城市簽訂、約52億新台幣的農產品合約,直言韓國瑜的親中立場,顯然和「與北京對峙」的蔡總統截然不同。
《紐約時報》點出韓國瑜鼓吹「兩岸同屬一中」
至於《紐約時報》也評論,國民兩黨的候選人對「兩岸關係的立場截然不同」。《紐時》點出韓國瑜今年訪問中國時,鼓吹「兩岸同屬一中」的看法,並稱和中國拉近關係能提升台灣經濟;反觀蔡英文,《紐時》則將她過去嚴厲批評北京、不斷施壓台灣等例子,寫進報導裡。
同時,對於韓國瑜以市長之姿,在國民黨五位候選人中出線,外媒也點出了他的黨內和黨外挑戰。
韓國瑜稱一點喜悅都沒有!《金融時報》、《NHK》評:仍需克服黨內外難題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分析,韓國瑜必須小心郭台銘脫黨參選。文中指出,韓國瑜提出的中國政策和郭台銘大不相同,郭台銘堅持「北京必須承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這讓他較能吸引游離選票,因爲大多數的台灣民眾,傾向希望兩岸維持現狀;此外,郭台銘也被視為,比韓國瑜更能吸引年輕和教育程度較高的選民。
日媒《NHK》就分析,香港的反送中事件,已經強化台灣年輕世代對中國的戒心。報導中直言,香港反送中事件讓韓國瑜支持度下滑;相反的,採取對抗中國姿態的總統蔡英文,反而支持率上升。換句話說,「跟中國的距離感」可能成為總統大選的爭論點之一。
此外,韓國瑜不只要處理親中問題,也必須克服「觀感問題」。《NHK》就認為,韓國瑜就任高雄市長不到一年,隨即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讓外界不免對他存在質疑;總言之,如何克服年輕人對中國的戒心,以及如何強化韓國瑜選總統的正當性,都會是國民黨將面臨的棘手問題。
推薦閱讀
【小英演講中英對照版】3 千字藏中國對台統戰訊息!外交人員點出蔡總統講稿給美方的「彩蛋」
【我跑去當韓粉了】潛入 20 個韓粉社團,他總結韓國瑜結合兩種邊緣群體:庶民+軍公教
【國民黨記者會逐字重點】「周金易瑋」揪大家做韓國瑜的天龍護法,韓:我面臨的壓力好巨大!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分享。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