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福爾摩沙衛星七號將在今天(6 月 25 日)發射升空,它背後也富含重大意義:不但是台灣第一次自主研發的衛星操控系統,衛星主體是 MIT,還打算接棒,在太空服役近 13 年的福衛三號

福衛七號預計在下午 2:30 升空,到時《報橘》也會在文末放上福衛七號的直播,邀請你一同見證台灣太空工業的實力。有關福衛七號的 3 個小知識,本文一次告訴你。(責任編輯:黃梅茹)

圖為福衛七號,首圖來源:科技部臉書粉專截圖。

福衛七號預計今天(6 月 25 日)發射,特別到美國佛州太空中心見證的科技部長陳良基表示,福衛七號是台美10年來最大的科技合作計畫,代表美方對台灣的肯定及台美尖端技術互信合作。

「信心指數 100 分!」科技部長看好福衛七號順利發射

福衛七號預計在美東時間 24 日晚間 11 時 30 分發射升空。陳良基表示,福衛七號太空團隊已經準備好,所有整備測量、發射震動係數都經過多次檢驗,整備完善。對於今天(6 月 25 日)順利發射,他的信心指數 100 分。

由於奧蘭多昨天(6 月 24 日)下午下起大暴雨,打雷閃電相當駭人,是否會影響明晚的發射,陳良基表示,氣候當然是發射的因素之一,但和美方討論時,美方表示發射設有緩衝時間, 若暴雨不是發生在發射時間,影響應該不大。

福衛七號小知識一:台灣在太空衛星的整備技術水準一流

談及福衛七號發射的重要意涵,陳良基表示,福衛七號屬於高複雜度衛星,台灣主要負責整備與信號融合,福衛七號的發射代表台灣在太空衛星的整備技術已屬一流。

台灣能在太空產業、太空氣象信號領域,取得領先

他指出,福衛七號將穿越太空電離層,透過三種不同檢測信號作融合,顯示台灣擁有掌控全世界最精準太空溫度計的能耐,台灣太空產業與太空氣象信號領域的成就可以提供經驗,未來全球相關產業發展,台灣取得領先地位。

最重要的一點,它是 MIT 主體、台美科技合作結晶

陳良基也表示,福衛七號是跨國合作計畫,本體由台灣設計,6 顆衛星是與英國合作,後段工程由美方負責。福衛七號作為台美 10 年來最大科技合作計畫,後段是美方負責多,他到佛羅里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親眼見證發射升空,也代表對合作計畫的重視。

陳良基指出,台美在福衛七號合作分工明確,代表美方對台灣在太空衛星的整備、硬體設施的掌握程度,以及訊號取得後的計算能力相當肯定,也代表台美幾十年來緊密結合,在尖端合作相互信任,期待未來能找到適合雙方共同投入的新台美合作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www.most.gov.tw/videos/306289433658909/

延伸閱讀

給 1986 年代的台大人:福衛五號照片的那首詩,那場為愛獻身的行動,你還記得嗎?

福衛五號升空背後的血淚史:怕幫下任政績不願投資,全靠 200 員工和贊助自立自強

台灣第一顆全程自製衛星發射了!但你知道福衛五號到底厲害在哪裡嗎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福衛七號即將發射 台美10年最大科技合作〉。首圖來源:科技部臉書粉專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