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因中國持續擴張國際勢力,美國國防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建議政府,務必增加中國的海上壓力,防止它對外的侵略野心。
美國智庫還向政府獻上新戰略,而台灣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責任編輯:黃梅茹)

首圖來源:Mass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 1st Class Vladimir Ramos, CC Licensed。
美國一家防務智庫發表最新報告說,美國可以充分利用美軍及其盟友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的地理優勢,沿島鏈內外部署力量,增加中國在西太平洋的海上壓力。這個「海上壓力」新戰略,將有助於美軍克服在西太平洋的「距離和時間的暴虐」的挑戰,並防止中國將戰事變成「既成事實」。
美國的「海上壓力」新戰略,也把台灣算進去了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星期二(5 月 28 日)發表題為「收緊鏈條,在西太平洋實施海上壓力戰略」的報告 ,為美軍在西太平洋挫敗中國軍隊提供新的戰略新概念。
報告說,美軍在西太平洋仍然面臨「時間和距離的暴虐」,而中國近年來的軍力發展達到一個水平,讓中國可以在美軍及其盟友作出任何有意義的反應之前,通過迅速打擊改變現狀,包括佔領土地,從而,讓美軍和盟友面臨「既成事實」。
報告說,新「海上壓力」戰略就是要解決「既成事實」的問題,這樣的既成事實歷史上就存在過。俄羅斯 2014 年吞併克里米亞就是很好的例子。
報告說,這個戰略的目的,就是要讓中國領導層相信,任何試圖在西太平洋的軍事侵略都會失敗,從而不得不放棄這樣的企圖。報告說,這個戰略其實就是通過阻絕的方式增加威懾,也稱得上是對中國「反介入和區域阻絕武器」 (A2/AD)的對症下藥。
報告的作者之一,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的研究員比利費賓(Billy Fabian)在報告的發佈會上說,「海上壓力」戰略將充分利用「第一島鏈」的地理優勢,也就是日本、台灣、菲律賓、以及東南亞的海上和群島形成的天然障礙,阻止中國軍隊在危機或是戰爭時,在西太平洋獲得主導地位,或是限制中國走出西太平洋的能力。
新戰略讓美國能夠裡應外合
「海上壓力」戰略要求美軍沿第一島鏈內部,部署一個高存活的精準打擊網絡, 以美軍和盟友增加的地基導彈能力為基礎,配合海上、空中、電子戰和其他能力。在實際運作中,這些網絡是分散的,可以沿著西太平洋的群島部署。
報告說,這個內部網絡使得美軍可以在中國的形成的 A2/AD 範圍內打擊中國。然後,來自更遠地方的外部海上和空中力量聯手加入戰鬥。報告用足球術語說,內部力量是「防守線」,外部力量是「外線衛」。
這個「內外結合防禦」戰略理念的中樞,是地基反艦、防空以及電子戰的能力。實施的關鍵是,部分美軍可以在中國導彈的射程內運作並存活。報告說,新戰略不同於美國現行的遠征模式。遠征模式需要在決定性的反擊前,集結大規模的戰鬥部隊,然後在各個領域獲取主導地位。報告說,遠征模式在「既成事實」階段耗時太久。
報告說,如果美軍不能從一開始戰事有能力拖延、降低、拒阻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進攻,那麼,中國領導層就會相信在美軍抵達前,中國有能力執行侵略。
報告說,如果美軍採取這樣的強大的防禦態勢,雖然不能保證美國在與中國的衝突中一定會勝出,但是至少可以防止「既成事實」的發生,可以為將來的懲罰性打擊和遠距離封堵爭取時間。更重要的是,新戰略會挫傷中國領導人,以為自己可以控制未來衝突的進程和結果的信心,從而不得不考慮,是繼續冒大規模的風險還是採取措施化解危機。
因為這四個原因,美國對中國處處提防
報告在第二章列出了美國及其盟友對中國的擔心,也就是實施這佔領的理由。報告說,美國及其盟友對中國的第一個擔心是,中國共產黨處理對外事務的方式。中共的方法看起來經常掠奪性的,侵蝕美國的利益。報告說,最近幾年,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越來越活躍,包括投資、政治協議和軍事部署,但是,問題是,中國經常依賴掠奪和恐嚇達成自己的目的。
報告說,美國對中國的第二個擔心是中國的地緣政治的走向。長期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關注的是亞洲大陸,但是最近幾十年將目光轉向海洋,而且中國試圖利用自己增長的海上力量抵消美軍傳統的海上投射能力。
報告說,第三個擔心是中國對現行國際秩序的不以為然的態度。中國領導層不僅在言語上,而且在行動上也愈來愈多地挑戰現狀。中國在南中國海的填海造島,並將其軍事化就是很好的例證。另外,中國還通過對關鍵民用設施實施網絡襲擊、盜竊知識產權等手段,來破壞美國二戰以來建立的秩序。報告說,其他國家也有這些行為,但是中國的規模和強度令人更加擔心。
報告說,美國對中國的第四大擔憂是中國國內的政治制度。報告說,中國的威權政府及其對人權和個人自由的漠視,經常使其與美國及其盟友的關係陷入緊張之中。無論美國領導人怎麼說,中國領導層相信美國的目的就是要推翻中共政權。報告說,在中共現任領導人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共更是希望建立一個對威權主義安全的世界,並建立以中國為中心的秩序來對抗自由的國際秩序。
報告說,如果上述四點有所改變,比如,中國更關注國內事務,更關注亞洲內陸而不是海上周邊環境,接受現狀並更多地接受多元化,美國和盟友對中國崛起的擔心就會減少。報告說,除非那一天到來,美國沒有辦法,只能採取措施影響中國的行為方式,把中國對美國利益和價值觀的威脅減少到最少。
報告說,美國可能因為台灣、南中國海以及東中國海事務被拖入戰爭。報告最後預測,到 2024 年,新戰略大約需要的投入是 80 億美元到 130 億萬美元,這是美國可以擔負得起的。
延伸閱讀
「新科技冷戰」才是中美主力戰場,貿易戰只是美中衝突的一小部分
【誰能引發台海戰爭?】2 大關鍵因素,讓中共不惜代價都要開戰
台灣會成為美中關係籌碼嗎?美國專家:川普與國會有整副「台灣牌」等著出
(本文經合作夥伴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如何在西太平洋挫败中国?–美智库献策〉。首圖來源:Mass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 1st Class Vladimir Ramos,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