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圖來源:Pictures of Money, CC licensed。

芬蘭結束為期兩年的全民「無條件基本收入」(UBI)的試驗, 2019 年推出的結案報告中,凸顯一個大眾從未討論過的研究結果:「無條件基本收入」可能會提升一個人對「政府」的好感。

「無條件全民基本收入」為政府定期提供定額現金給合法公民,不論資產多寡或是否失業都可領取,發放現金多寡因各地社福及稅制而不同。

「無條件基本收入」或許更能增加國家凝聚力?

在研究中時,芬蘭社會保險局(Kela)找來參加過「無條件基本收入」的試驗者,並與一般人作兩組對照,透過研究證實,試驗者改變自己對社會的看法。

芬蘭社會保險局發現,「參加過試驗的受訪者對其他人、社會機構(政客、政黨、警察和法院等),信任度都高於對照組的人。」

以 0- 10 評分,較高的數字代表信任度越高的標準來說,相較於對照組(6.3),「無條件基本收入」試驗者對其他社會大眾的信任度呈現較高分(6.8);此外,針對政客和政黨的信任程度,試驗者們平均給出 4.5 分,一樣高於對照組的 4.0;至於對法院、警察信任與否,試驗者們與對照組的得分為 7.2 和 6.9。

儘管目前仍需要更多深入分析才能得知細節,芬蘭社會保險局表明「無條件基本收入」對社會凝聚力有利

從芬蘭吹起的「無條件基本收入」風,目前也漸漸吹到其他國家。

從臉書創辦人到總統候選人,英美各國政商紛紛支持「無條件基本收入」

美國、英國、印度的政要與商人,都表示支持「無條件基本收入」,而他們為何如此支持這項計畫?

臉書(Facebook)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曾在 2017 年公開表示,他對美國建立「無條件基本收入」制度採支持立場。他的理由是:無條件基本收入因為「收入大於負債」,讓人可以較無顧忌、更願意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已經競逐美國總統選舉的民主黨候選人 Andrew Yang,不僅分享祖克柏的觀點,也把「無條件基本收入」放進他的競選政見,因為他認為無條件基本收入能將人民從受困的生活當中解放出來,進而從事更有價值的工作,他還表示人們並不會因此變得懶散。

在印度,反對黨領袖 Rahul Ghandi 在國會大選的政見中,提出取消各種沒有效益的貧民補貼,反倒把類「無條件基本收入」的現金直接發放給貧窮的農民,如此一來,社會福利更能繞過貪腐的官僚體系和政客,送到人民手中。

而英國的工黨議員 John McDonnell ,也希望能在下一次政權公約(manifesto)中,提出「無條件基本收入」的試驗,作為將來政府施政藍圖的一部分。

參考資料

《Fortune》《The independent》《中央社》《The Guardian》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Pictures of Money,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