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則新聞】

台灣生育率屢創新低,「不生孩子」已成眾所皆知的國安危機!但為什麼不想生?除了費用之外,政府政策、工作環境的配套夠友善嗎?另外,更關鍵的,更多人選擇「不婚」,甚至「恐婚」。來看104人力銀行的最新調查。(責任編輯:黃彩玲)

圖片來源:中央社

去年台灣新生兒人數18.16萬,創八年新低,生育率為1.06;結婚對數僅剩13.54萬對,也是九年新低!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資料顯示,自2020年起,自然增加率「由正轉負」,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2065年的工作年齡人口,將僅剩2018年的一半,勞動力出現匱乏危機。在兒童節與清明節前夕,對上班族來說,有無人生的結婚計畫?該如何面對養兒育女問題?企業主對於職場爸媽,抱持的態度又是如何?對此yes123求職網,特地進行「上班族婚育計畫調查」,結果在今天(1日)正式出爐!

人口懸崖!61%目前沒小孩,過半數沒計畫生

根據yes123求職網今年三月份調查顯示,在年滿20歲以上的成年勞工當中,合計有38.7%透露,目前「有小孩」;代表其餘的61.3%,目前「沒有小孩」,而且若以人生規劃來看,這其中又有49.9%表示,其實「有計畫」生小孩:其中31.1%屬於「未婚,但有計畫生小孩」;18.8%屬於「已婚,且有計畫生小孩」。

意謂著剩下的50.1%,「沒有計畫」生小孩:其中37.6%屬於「未婚,且沒有計畫生小孩」;12.5%屬於「已婚,但沒有計畫生小孩」。

進一步交叉分析觀察,在「未婚、無子女」勞工之中,「有」生育計畫的比例為45.3%,「沒有」的佔54.7%;在「已婚、無子女」勞工之中,「有」生育計畫的比例為60%,「沒有」的佔40%。

如果「有計畫」生小孩或「目前」有小孩,心中的目標是想生幾個呢?本次調查更發現,有68.9%想生「2個」;也有20.3%想生「1個」;其餘合計共10.8%想生「3個(含)以上」;平均值則落在1.9個。

不生導火線! 70%怕錢不夠、50.6%買不起房、34%工作太忙、26%憂治安

探究勞工不想生小孩的原因,在可複選情況下,主要依序有:「怕賺的錢不夠養小孩」(70.3%)、「覺得買不起房子,沒法給小孩一個家」(50.6%)、「工作忙,怕沒有時間照顧小孩」(34.4%),以及「社會太亂,擔心小孩被傷害或學壞」(25.9%)、「不滿意台灣教育體制」(23.2%)。

其他不生育的原因,又分別是:「覺得令人安心的保母或托育機構難尋」(21.1%)、「覺得生小孩之後不自由」(19.2%)、「怕感情生變,無法給小孩健全的家庭」(16.5%),以及「社會太競爭,不希望小孩將來受苦」(13.7%)、「另一半不想生小孩」(11.5%)。

解讀上述調查結果,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台灣「少子化」的狀況,不但與低薪、凍薪、工時長的職場環境有關,其他像是高房價、教育環境、治安問題,都成為「拒生」或「懼生」的導火線之一。

因此楊宗斌認為,政府若想要提高生育率的話,除了經濟面考量外,像是呼籲企業加薪、提高基本工資,或者透過輔導產業轉型,提高薪酬水準;其他部份也必須從社會福利、社會安全層面著手,以及建立更完善的托育機制。

不婚族攀升,38%感受逼婚壓力!結婚基金平均準備67萬

從yes123求職網的調查也發現,若目前仍未婚,其中58.3%表示,心中「沒有」結婚計畫;41.7%則表示,心中「有」結婚計畫。

不論是否為「恐婚族」,合計有70.8%的未婚上班族透露,在進入職場後,「曾經」被家人關切過「結婚進度」:其中37.8%是「有感受到壓力」;33%是「沒有感受到壓力」。

在可複選情況下,對於「沒有」結婚計畫的人來說,主要原因依序為:「自認收入只能養活自己」(56%)、「找不到理想、心儀對象,寧缺勿濫」(52.4%)、「買不起房子」(42.9%),以及「喜歡一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38.1%)、「自認存款少,結婚基金不夠」(35.7%)。

其他不婚的理由,又分別是:「工作不穩定,不想拖累另一個人」(31%)、「事業心重,職涯目標未完成前不婚」(17.9%)、「自認不懂與公婆、岳父母的相處之道」(15.5%),以及「有家人要長期照顧,不想拖累另一個人」(13.1%)、「週遭親戚朋友的婚姻不美滿,擔心離婚收場」(10.7%)。

反之,若有結婚計畫,「結婚基金」預定要存到多少,兩人才會考慮步上紅毯的另一端?本次調查結果則顯示,平均需要67萬元;其中甚至有兩成(20%)認為,要存到「百萬元(含)以上」!若以「經常性薪資」約4.17萬元(41,714元)估算,恐怕要花上16個月,大概近「一年半」不吃不喝,才能完成這個目標。(67萬除以4.17萬,約等於16.1)

再由此數據進一步推算,去年全國結婚的佳偶,總數達13.54萬對,假設每對新人平均預算上限為67萬元,估計一年在台灣,結婚商機就可高達907億元。(67萬乘上13.54萬,約等於907.2億)

81.1%上班族:「不會因為」生養育獎勵或補助,而生小孩

政府為了鼓勵生育,目前官方提供的「育兒津貼」,每個月大約介於三千至六千元,婦女「生育補助」大約為每胎兩萬到三萬塊!對此仍有八成一(81.1%)的上班族表示,「不會因為」現有官方的生養育獎勵或補助,而生或多生一個小孩。

同時有六成四(63.8%)認為,每一胎的「生育補助」,至少要在「三萬塊(含)以上」才夠;17.6%則認為,至少要「兩萬塊」。

還有五成二(52.1%)認為,「每月的育兒津貼」,至少要達「六千元(含)以上」;32.1%則認為,至少要有「五千元」。

假如目前有小孩的話,合計有88.9%屬於「雙薪」家庭:其中71%為「雙薪家庭,且有長輩需扶養照顧」;17.9%為「雙薪家庭,但尚未有長輩需扶養照顧」。

代表其餘的11.1%,屬於「單薪」家庭:其中8.3%為「非雙薪家庭,且有長輩需扶養照顧」;2.8%為「非雙薪家庭,但尚未有長輩需扶養照顧」。

總的來說,「有子女、同時有長輩需扶養照顧」的,也就是所謂「三明治族」、「夾心餅乾族」的比例,合計更達到了79.3%。

不論是否目前為雙薪,或有無長需輩需扶養照顧,對於目前生活,感到「財務吃緊」的比例,更高達了75.4%。

生養一個小孩:家庭總月收得達到102K

除了覺得津貼、補助不太夠,上班族更認為,從出生到20歲,為了小孩所準備的「生養育基金」,平均要存到607.3萬元;其中甚至有21%認為,要存到「一千萬元(含)以上」。

同樣以經常性薪資4.17萬元(41,714元)估計,大概要不吃不喝12.1年,才有可能準備好:其中「六都勞工」自認需672.1萬元,「非六都勞工」需463.9萬元,前者為後者的1.45倍,等於多了45%。

此次調查進一步發現,勞工朋友平均預估,家庭「總月收入」要達10.2萬元,才有能力「生養一個小孩」,是經常性薪資4.17萬元的2.45倍:其中「六都勞工」自認要有10.8萬元,「非六都勞工」要有8.8萬元,前者是後者的1.23倍,等於多了23%。

觀察調查結果,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指出,雖然大城市的工作機會較多,起薪較高,但相對的物價也高,除了要準備較多的生養育基金,家戶所得也需要提高,才能應付全家大小的開銷。像是夫妻兩人都就業「領雙薪」,但另一方面,除了小孩外,如果需要分神照顧銀髮族的長輩,恐怕導致身心壓力更為沉重。

楊宗斌進一步表示,加上職場競爭激烈,工作壓力也大,以及工時過長,許多因素影響到生養育意願,除非任職的公司是「幸福企業」,能主動提供相關福利,藉以減輕經濟壓力,或者讓員工在上班時,不用常常分神於子女的事情。

若有子女,上班族最愛福利:生育獎勵金、彈性工時

本次調查就發現,勞工「最希望」企業提供的生養育福利,在可複選情況下,前五名分別為:「生育獎勵金」(41.1%)、「配合小孩作息,彈性工時」(38.8%)、「每月固定的育兒津貼」(36.9%),以及「全薪產檢假或陪產檢假增加」(34.2%)、「員工專屬的托育機構」(31.9%)。

至於六到十名,又分別是:「育嬰期間在家上班」(28.3%)、「產假或陪產假延長」(24.5%)、「育嬰假延長」(23.3%),以及「產檢補助」(21.9%)、「托育費補助」(19.8%)。

另外在職涯規劃方面,如果有了小孩以後,自己會增加哪些期望呢?在可複選情況下,調查結果主要依序有:「期待準時下班」(80.3%)、「期待加薪」(67.7%)、「期待工作地點離家近」(62%)、「期待工作穩定就好」(52%),以及「期待調部門、換職務」(36.9%)、「期待免出差或應酬」(21.2%)、「期待升職」(17.5%)、「期待順利跳槽或轉行」(14.4%)。

89%考慮請育嬰假!41%憂被調職、27%怕回不去

不管現在有無子女,如果有小孩之後,高達八成九(89.3%)的上班族表示,「會考慮」請半年的育嬰假:其中61%是「爸爸媽媽輪流請」;25.8%為「媽媽請」;僅有2.5%選擇「爸爸請」。這也代表了剩下的10.7%,「不會考慮」請育嬰假。

而在辦公室裡頭,又是如何看待同事生產或育嬰假呢?結果有61.2%認為,「公司不會加人,而是增加我的工作量」。

因此代表其餘的38.8%認為,因應同仁產假、育嬰假,「公司會加人」:其中有31.1%覺得「公司會另請派遣或兼差人員,接手工作」;只有7.7%覺得「公司會另請正職人員,接手工作」。

如果請育嬰假之後,自認「最容易」被取代的職務,在可複選情況下,則分別為:「行政總務人事類」(70.1%)、「秘書助理類」(68.3%)、「生產作業製造類」(50.2%),以及「業務銷售門市類」(40.8%)、「保全安管類」(36.6%)。

反之,自認「取代性較低」的職務,主要有:「設計研發類」(5.8%)、「資訊軟體類」(6.7%)、「工程技術品管類」(7.6%),以及「財務會計類」(14.3%)、「行銷企劃類」(25.2%)。

可是對於請育嬰假的人,他(她)們在這半年期間,卻也要擔心無法恢復原職!有41.1%評估,「有機會回到公司上班,但會被調職」;但也有26.8%評估,「沒有機會回到原公司」;剩下的32.1%最樂觀,認為「可以回到原職」。

基於各種顧慮,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指出,實際上「職場爸媽」對於請育嬰假這件事,總顯得較為猶豫與不安:一方面擔心增加同事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又擔心復職問題,特別是「非技術人員」,恐怕更怕職位、職務,早就被別人取代了。

蠟燭兩頭燒!83%爸媽坦承:小孩事業難兼顧

不但有經濟壓力,是否計畫生小孩,來自家庭的精神壓力也不小!合計高達72.1%的已婚勞工指出,「父母或公婆會給夫妻壓力」:其中49.3%屬於「他(她)們覺得一定要有小孩」;22.8%屬於「他(她)們覺得一定要有男孩」。

不過如果目前沒有子女,卻也有七成(70.4%)的人透露,「一生都沒有小孩的話,覺得人生會有遺憾」。

反之,對職場爸媽而言,有68.7%更認為,小孩出生後,生活的「幸福感」,是「增加」的;覺得「持平」的,佔了19.4%;覺得「減少」的,也佔了11.9%。

另外,職場爸媽除了工作外,還得同時兼顧到子女,蠟燭兩頭燒!此次調查就顯示,高達八成三(83.3%)的父母認為,其實「沒有辦法兼顧工作與小孩」;其中甚至又有七成(69.8%)透露,因此「曾有轉職」的念頭。

難怪對於「職場爸媽」的角色扮演,自己平均打了54.1分,算是不及格,意味著仍有努力改進的空間:其中10.3%自認拿「零分」;少數6.3%自認有「一百分」。

觀察前述調查數據,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當生活中有了小孩後,雖然是「甜蜜的負擔」,職場爸媽卻更擔心職場壓力、公務時間,是否讓家庭和事業失衡,甚至導致親子關係疏離。

楊宗斌更認為,已婚但尚未有小孩的上班族,更容易面臨來自長輩的壓力,特別是針對這四個字:「傳宗接代」!所以在處理生養育問題時,上班族顧慮的地方更多,除了需要家人多多體諒外,甚至需要與公司的老闆、主管,溝通目前的生活或婚姻狀況,藉以取得人生的平衡點。

有薪照顧假:勞方88%支持,但資方僅38.5%力挺

對於目前有小孩的勞工來說,台灣的職場環境又是如何呢?其中有過半數,高達55.6%認為,對「職場爸媽」算是「不友善的」;這代表認為「友善的」,佔了44.4%。

在不分同事或自己的前提下,假如員工有急事或找不到照顧者,想要帶小孩上班的話:其中有76.3%表示「贊成」;有23.7%表示「反對」。

除此之外,若以七天為上限,對於請「家庭照顧假」,是否要支付薪水這件事,合計有八成八(88.3%)的勞工認為「要支付薪水」:其中60.2%「覺得要支付半薪」;28.1%「覺得要支付全薪」。代表剩下11.7%的勞工認為,「維持無薪即可」。

相反的,在企業主部分,調查結果又是如何呢?假如員工有急事或找不到照顧者,想要帶小孩上班的話:有64.8%的企業表示「贊成」;有35.2%的企業表示「反對」。

同樣若以七天為上限,對於請「家庭照顧假」,是否要支付員工薪水這件事,合計有38.5%的企業「願意支付薪水」:其中32.2%「願意支付半薪」;6.3%「願意支付全薪」。代表剩下61.5%的企業認為,「維持無薪即可」。

34%企業:徵才會考量「求職者是否結婚與有小孩」

企業徵才時,又是怎麼看待職場爸媽呢?根據yes123求職網的調查,雖然有53.3%的公司表示,對於應徵面試,「完全不考量」求職者是否結婚或者有小孩。

不過仍有34%指出,「會同時考量求職者是否結婚與有小孩」;8.1%屬於「不考量求職者是否結婚,但會考量是否有小孩」;4.6%屬於「會考量求職者是否結婚,但不會考量是否有小孩」。

另外針對有小孩的求職者,31.8%的企業透露,「願意」提供較高的薪資水準。對於員工生小孩這件事,仍有高達七成八(77.7%)的公司表示,是「站在鼓勵的立場」。

同時願意提供的補助或福利,在可複選情況下,主要有:「配合小孩作息,彈性工時」(50.7%)、「產假或陪產假延長」(47.8%)、「可帶小孩上班」(32.2%),以及「全薪產檢假或陪產檢假增加」(30.4%)、「生育獎勵金」(24.1%)。

至於其他友善措施部分,又分別為:「育嬰假延長」(17.1%)、「育嬰期間在家上班」(14.8%)、「員工專屬的托育機構」(12.8%),以及「國小或幼稚園課後照顧」(11.2%)、「嬰幼兒用品補助」(10.1%)。

因應員工育嬰假!59%企業增人力,30%坦言難回原職

最後對於職場爸媽請假時,整體人力調派上,企業的規劃又是如何呢?首先,若有員工「請產假」,合計有45%的公司指出,「會增加」人力來接手工作:29.7%屬於「會增加,但以派遣或兼差人員接手」;15.3%屬於「會增加,而且以新的正職員工接手」。這也代表仍有55%,選擇「不會增加」人力來接手工作,是請其他同仁分攤。

那麼如果是員工「請育嬰假」的話,也合計有五成九(58.9%)的企業透露,「會增加」人力來接手工作:37.3%屬於「會增加,但以派遣或兼差人員接手」;21.6%屬於「會增加,而且以新的正職員工接手」。這也代表仍有四成一(41.1%),選擇「不會增加」人力來接手工作,是請其他同仁分攤。

因此平均來說,員工如果「請育嬰假半年」,仍有三成(29.8%)的企業坦言,他(她)們「不會回到原職務」。

綜觀此次調查結果,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建議,不論是透過政府或企業的力量,都要從照顧「員工全家人」的角度出發,打造出更為友善的職場環境。

楊宗斌進一步指出,除了落實生養育補貼政策、員工福利,甚至是提供「購屋安家」的協助!讓勞工朋友減輕負擔,無後顧之憂以後,才能增加生養育意願,長遠來看,更解決了少子化問題,有助於提升未來的勞動力和國家競爭力。

〝上班族婚育計畫調查〞,是由yes123求職網於2019年3月6日到3月21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20歲(含)以上、已畢或役畢(免役)的求職會員,有效問卷共1,304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71%:已婚728份,其中有子女的佔478份;未婚576份,其中有子女的佔26份。至於企業有效問卷共888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3.29%。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瑞典,可以看到很多爸爸在咖啡廳一邊帶小孩一邊喝咖啡?
亂罵政府不照顧幼兒前,先了解蔡英文做了什麼
解決少子化,該從管制幼稚園收費下手嗎?余宛如:不如讓價格該漲就漲

(本文訊息由《104 資訊科技》提供,內文與標題經 BuzzOrange 修訂後刊登。新聞稿 / 產品訊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