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中央社,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九合一選舉落幕了,10個公投案中有7案過關,激起了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同時也是「反去中國歷史課綱」連署召集人吳昆財的熱情:他想在 2020 年總統大選時,推動「你是否同意國高中歷史恢復傳統的中國史課程」的公投案。
為什麼要「反去中國史」?
吳昆財早在今年八月教育部確認調整課綱,並縮減中國史比例後,就開始為中國史發聲。
教育部課審大會將高中歷史課程改採「分域」架構,把過往多達1.5冊的中國史內容,縮減為1冊,拆散成「如何認識世界」、「中國與東亞」、「台灣與世界」3部分,等於把中國史直接併入東亞史——吳昆財強烈反對並認為「去中國史」根本就是民進黨在「去中國化」的三個階段的最終階段(三階段分別為:去中國國民黨、去中華民國、以及去中國人民共和國)。
作為一個研究歷史數十年的學者,吳昆財認為去中國史不是政治上的問題,在學術上更是有很大的疑慮。
他說,在學術分類上,中國史根本無法併入東亞史,就像隋唐史必須分門別類討論一樣;台灣也有東亞史專門的科系,例如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所以政府這樣改實在亂了套。
為了積極表達對教育部的不滿,吳昆財接著在十月的光復節當天,提出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推廣新歷史教育。
推動「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
所謂新三自就是「自己救、自己寫、自己教」,吳昆財希望下一代接受的歷史教育,並非受制意識型態。
新三自運動當天吸引諸多學者到場聲援,現場還播放了高齡88歲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許倬雲的錄音,身為史學大家的許倬雲呼籲:「目前台灣人的祖先都從大陸來,生活習慣、文化、傳統都與大陸相關,丟掉中國、強調東南亞是捨本逐末。」
前總統馬英九也出席同一場活動並表示:「現在港、澳、星、馬乃至世界各地,都在重視中華文化歷史,台灣卻反其道而行,恐怕是開時代的倒車。」
先推新三自運動,再辦2020年公投案
十月活動結束後,時序到了九合一大選與公投結束後的現在,吳昆財又有進一步的動作:11/26 他接受中時訪問,明確表示要辦歷史課綱公投。
吳昆財說他認為公投是項勞民傷財的行為,因此在八月時雖有學者提出可以把課綱列為公投案,但他認為太過倉促且資源不足,所以決定先發起十月的「新三自運動」——但公投他還是要辦,他要辦在 2020年,跟總統及立委大選綁在一起。
選在這個時間點,吳昆財說是有意義的,因為這不只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涉及國家定位、兩岸政策,因此到時候必定要候選人表態。
而且吳昆財還補充,政治就該歸政治,應該交由專家來處理,但就是因為政府失能,他才必須用公投來顯示人民的聲音,「現在的蔡政府讓他想到隋煬帝末年,忠臣策士苦勸不要修離宮、造龍舟,隋煬帝聽不下去,犯錯後還不知悔改,傷透老百姓的心!」吳昆財接受媒體採訪時感慨表示。
用公投來彰顯民意,這沒問題,但吳昆財明明說了「政治歸政治」卻又要未來的總統和立委候選人針對歷史課綱表態,這真的是想撇除政治力操作?好亂,你看得不亂嗎?
推薦閱讀
15 點揭示:為什麼九合一大選結果對民進黨來說慘敗,卻是台灣民主的進步
【怎麼辦,好像變成榜樣了】中國民運人士密切關注台灣九合一選舉,只因為「中國人連選票都沒看過」
【專程來看中國沒有的東西】九合一大選前,中國觀選團也開團了
參考資料來源
中時電子報:課綱恢復中國史 醞釀公投連署
自由時報:高中歷史改採「分域」中國史納入東亞/課審會定調 撇除中國天朝史觀
工商時報: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光復節登場 馬英九、許倬雲聲援
1111全民論壇:新課綱爭議:「要歷史而非政治!」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