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北漂」可是這次九合一選舉中的熱門關鍵字呢!但你知道這一詞可是起源自中國,而且還發生了太多比台灣還要悲慘的北漂故事,但為何至今他們沒有得到改善的機會呢?
(責任編輯:徐子捷)

圖片來源:Leroy_Skalstad,CC Licensed。
文/顏擇雅
「北漂」 一詞來自中國,而「漂」 一字代表的不只是離鄉
大家都知 「北漂」 一詞來自中國,它在中國何時出現卻無答案。維基百科說是2005,我存疑。因為2005已有 「北漂女孩,不哭」一書。但我想也不會太早,因為 「漂」 一字不只代表離鄉,還代表這族群在北京經常搬家。這就要講到中國的都市化歷程。
北京雖然一直有大量外來人口,但外來人口與本地中產階級之間的居住條件拉開,關鍵是1998年7月的都市住宅市場私有化。這政策是一次龐大的財富移轉,大大惡化戶籍擁有者與新來者之間的貧富落差。讓舊居民不只擁有住房還可在快速興旺的房市中進行炒房,新來者則只能付越來越貴租金,忍受越來越底層的居住條件。
跟「北漂」一詞同時流行的還有「鼠族」,這詞代表許多北漂是多人擠住狹小的地下空間。2017被驅趕的 「低端人口」 就是北漂,有人被逼自殺。
「後來的我們」就是一個北漂故事
「後來的我們」就是一個北漂故事。故事一大催淚因素是父親總等不到孩子回家,等孩子終於回家,父親已經不在了。
台灣這次選舉 「北漂女孩無法見爺爺最後一面」廣告,不知靈感是否來自這部電影。不過,「後來的我們」至少有呈現主角回一趟家鄉要如何折騰。如果回鄉是像台北回高雄那麼方便,高鐵90分鐘就到,就不信觀眾哭的出來。
金馬最佳影片得主導演胡波,是個北漂青年自殺的悲劇故事
「大象席地而坐」導演胡波,則是個北漂青年自殺的悲劇故事。昨晚上台領獎兩次那位胡媽媽,就真的是沒見到孩子最後一面。胡波自殺原因不只一個,但他在微博寫說 「今天連螞蟻微貸都還不上」,意即他不只已沒有還款能力,也無法再借款了。
請珍惜台灣的自由民主
寫這個是想表達,別以中國為台灣悶經濟的解方。中國成長數字雖比台灣亮麗,他們的北漂卻比台灣還悲慘多多,而且無法以選票控訴世界的不公平。請大家千萬珍惜台灣的自由民主。
推薦閱讀
作為全台人口老化之冠的嘉義,公共運輸須有最精準的運作模式
「歷史年表 Google 就有,學生花那麼多時間去背它幹嘛?」找出自身的首要競爭力,才是教育關鍵
中國鼠族:比低端人口更低等的生物,北京不可言說的禁忌
高雄人被迫唱起北漂悲歌,但試問:誰不想回家鄉?
「誰誰誰的孩子現在在哪間大公司工作」——台灣人什麼事都能比的思維,才是逼使青年北漂的主因
(本文經 顏擇雅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連結 。首圖來源:Leroy_Skalstad,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