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有個 80 歲的人出來選,然後他就是說他聲稱他給的(政見)都符合青年的利益,這樣就算青年參政嗎?我部分認同,我當然不覺得『年紀』是青年參政唯一的依據,我覺得還是有個關鍵問題是:你能不能給年輕人機會。」
談起像她這樣年輕的人出來參選,常被稱作「青年參政」,曾柏瑜給了我們對於青年參政的另一種看法。
年輕的人出來參選,常被稱為「青年參政」——到底青年參政的定義是什麼?
自從以「最年輕的立委候選人」身份參選,「年輕」似乎就成了曾柏瑜給人最鮮明的第一印象。太陽花學運以後,許多不認同兩大黨的年輕人紛紛投入政治圈,想用第三勢力的力量改變台灣,曾柏瑜也是其中之一。
這些投入選舉的年輕候選人被稱作「青年參政」——但是究竟什麼是「青年參政」?年紀較小的人出來參加選舉,就叫作青年參政嗎?曾柏瑜對於年紀的標準只表示部分認同:「我今年已經 28 歲,我再過幾年、再過 7 年好了,35 歲,我就不是青年參政了嗎?」
與其用年紀來當作評斷標準,不如直接談談青年參政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曾柏瑜指出關鍵:「你能不能給年輕人機會。」這同時也是她出來參選的核心原因。

圖片來源:曾柏瑜臉書。
「我覺得我展示了這件事情,可以讓大家看到原來年輕人會不一樣」
曾柏瑜在 2016 年曾經代表綠社盟參選立委,今年則是繼續投入市議員的選舉,如此年輕,應有其他政治以外的職涯選擇,她卻沒有在第一次落選之後放棄從政的理由是什麼?她談著自己的政治理念:
「我想開創一個讓大家看到『原來年輕人會出來選、原來年輕人選上會做得好、跟別的人不一樣的』,給他們看年輕的市議員可以做成什麼樣子、有什麼樣的改變。」
為什麼「給年輕人機會」是如此重要?曾柏瑜說,「青年參政」並不限於從事選舉,她有許多朋友各自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能夠站上領導者的位置,其實也算是一種參政,因為關鍵在於年輕人能夠站上有發話權的位置。
「我覺得我展示了這件事情,可以讓大家看到原來年輕人會不一樣,因此至少會有部分的人會偏好說,我希望之後都能選擇年輕人,這是我的目的。」
針對台灣現狀的問題,曾柏瑜提出一個觀點:她認為整個世代都有「倚老賣老」的問題,這對於台灣的進步是種阻礙,因為以前那些握有權力的人,現在可能都 60、70 歲了,他們的思維並不一定適用於現在的台灣社會,卻還是可以用政策決定台灣年輕人、下一代的未來,造成台灣下一代的利益、聲音並沒有被聽見,因此,讓年輕人能夠站上決策的地位,決定台灣的未來,更顯得重要。
從政以來遇到許多困難,堅持下去的熱情是什麼?
但是從政以來,面對第一次參選立委敗選、第三勢力出身可能沒人認識她是誰,這麼多的困難,曾柏瑜是如何保持熱情的?她提到是出於「不甘心」:
「去看議會質詢直播,你看他們怎麼問政,你就會覺得:這些人怎麼可以這麼不認真?那已經不是會不會,那就是,你是不是根本沒看資料,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我覺得就算我們再怎麼沒經驗、再怎麼沒資源,『我們願意認真』這件事情絕對是比這些現任還要好的。」
每次團隊遇到挫折的時候,都是這樣的「不甘心」支撐她走過,想改變台灣政界荒謬現象,成為了她繼續從政的理由,「我覺得大家都可以去看議會質詢,你看兩次就會覺得:喔天啊!」對於許多選民來說,曾柏瑜這樣的「喔天啊!」心聲應該是不陌生的。
為什麼從原本綠黨轉到時代力量?
在踏入政治圈後,曾柏瑜曾代表綠黨以「綠社盟」名義參選立委,但是她卻在去年(2017年)加入時代力量,並代表時力參選今年的市議員選舉,許多人都在問她「為何離開綠黨?」
「我自己覺得加入時代力量是個青年參政不得不的選擇,對整體民主政治來說,我也不覺得這是個不好的選擇。因為我們就是需要第三勢力、維持有影響力的第三勢力。」
曾柏瑜認為,台灣現在需要一個有影響力的第三勢力,其實她是看得更遠,看向 2020 的總統選舉,她認為如果時代力量在今年選舉拿到一定的席次,2020 年才有機會不讓台灣再次走回藍綠兩黨統治。
另一方面,從選舉策略來看,時代力量目前是第三勢力中較有名氣的政黨,有些選民雖然不一定認識曾柏瑜,但可能會因為支持時代力量而投給她,如此可以吸引到支持第三勢力的選民。

曾柏瑜加入時代力量。圖片來源:曾柏瑜臉書。
具體而言,市議員在幹嘛?
對於許多選民而言,其實並不清楚「市議員」通常都在做什麼。談起市議員的職責,曾柏瑜提到,現在決策掌握權在市政府手上,但是市政府在板橋,做政策規劃的人常常是「看著地圖規劃」,導致有些政策並不符合當地人的需求——於是市議員的角色就顯得相當重要,因為市議員跟在地人最熟悉,可以規劃出真正符合在地人需求的政策。
舉例而言,當地人如果想要蓋腳踏車道,市議員是他們最能夠接觸到的「做決策的人」,民眾可以透過市議員發聲、去告訴市政府當地人的需求,是一種「代表民意的表現」。
曾柏瑜觀察到台灣現在的「立委市議員化、市議員里長化」現象,很多人遇到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會想找一個認識的、感覺有權力的人——也就是市議員,像是她常會遇到當地居民來請她幫忙銷單,其實這是違法的,但是在以前沒有改正的情況下,許多選民已經習慣請市議員幫忙銷單,而市議員也會做許多不是權責之內可做的事情當作政績,吸引選票。
但曾柏瑜不想延續這樣的風氣,堅持不幫忙做違法的事,我們問她那當選民來請她幫忙銷單的時候怎麼辦?她說,她會教育選民市議員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用明確的理由婉拒,漸漸地帶給居民正確的觀念。
曾柏瑜:「交通是我最主要的地方政見。」
曾柏瑜曾經說過:「交通是我最主要的地方政見將政見。」一方面因為這是市議員可以負責的範疇,另一方面,交通也是對民眾來說很有感的一個範疇。
像是新店因為預算、個資等問題,很多巷弄沒有監視器,而有安全上的疑慮,她希望能夠藉由市議員層級改善這個問題。同時,曾柏瑜盤點出「四大 NG 路口改善」,針對各路口交通問題,提出改善方案,讓道路交通能夠更加順暢。
針對新店的在地服務,曾柏瑜自從 2016 年成立新北市在地深蹲協會後,就持續推動地方的「深蹲」,不只定期舉辦共餐,鼓勵長輩們加強社交連結,還有舉辦親子樂活的活動,讓家長帶著孩子體驗各種有趣的活動,增強親子間的關係。

新北市在地深蹲協會會舉辦飲食、養生相關課程講座,讓銀髮族吸取新知之餘,還能培養更健康、友善地球的養生觀念。圖片來源:新北市在地深蹲協會。
推薦閱讀:
市議員才是根本——想改變台灣社會不該繼續只寄望總統、立委的輪替
不花大錢、不發競選衛生紙,綠黨候選人羅岳峰要怎麼讓「空氣票」投給他?
【專訪】守護故鄉!時力新竹市議員候選人廖子齊,要讓香山溼地成為「國際品牌」
【專訪】站出來面對新竹飆車族!蔡惠婷決定從老師變成時力新竹市議員
【專訪】拒當柯 P 幕僚!黃郁芬延續 318 能量參選議員:說服別人最好方式是自己下來做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