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擷取自全家官網。
全家成為國內首家導入Clean Label(潔淨標章) 的連鎖通路!
全家便利商店為了推廣食品少添加,打破了原有的產業慣性,串聯原料商、製造商與通路,以Clean Label 產業聯盟的方式,主打真實食材、天然原料,並且強調製程簡單、無過度加工卻又保有美味的健康食品。
面對天下雜誌受訪提問到:為什麼要推動Clean Label 產業聯盟時,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直言,「消費者喜歡真實、健康的少添加產品,不喜歡基因改造、人工色素、香料。全家身為通路的職責就是:盡力滿足顧客對於現行商品的不滿足!」
Clean Label潔淨標章是什麼?
Clean Label (潔淨標章) 起源於2011年英國,由一群通路商發起的自律規範運動,主要是針對中、上游食品業者進行把關,督促其產業、用料、製程、技術、自我規範能升級更新,並強調「非必要狀況下,儘量減少使用添加物」。自2015年底起,歐盟國家開始推廣,雖然沒有明定規範,但以「刪除或減少人工化學添加物、配方簡單、加工製程簡單以及資訊透明」為原則,成為食品產業發展的重點趨勢。
而此次全家導入的Clean Label潔淨標章,是攜手台灣首家獲得Clean Label認證單位的慈悅國際。
慈悅國際目前已推出超過70餘項通過最高標準「雙潔淨認證」的茶飲、果汁、果乾等食品。慈悅國際以前述的國際間共識的四大準則為基礎,更嚴格地推出台灣版Clean Label認證,並將之分為「潔淨標章」與「雙潔淨標章」兩種:
潔淨標章(上圖)
所有產品需符合八大不添加原則。
包含:防腐劑、人工香料、人工色素、人工甜味劑、漂白劑、保色劑、結著劑、含鋁膨脹劑等食品添加物;原料需「非基因改造」且農藥殘留需符合政府許可範圍。
雙潔淨標準(下圖)
除符合上述潔淨標準外,可用添加物僅為國內食品法規允 800 多種添加物中的 109 種,做為雙潔淨標準。
早在2013年,全家推出自有品牌強調生活原味
根據2016年的外食人口調查則顯示,國人平日早餐外食比例64.8%、超過1100萬人;午餐外食更達79%、超過1370萬人,而近幾年來,外食人口其實都維持在這樣的高比例水準,但過去幾年內,台灣卻經歷了一連串的食安風暴,讓天天外食的人也不免擔心起自己的健康安危。
面對食安風暴,全家便利商店商品本部本部長黃君毅接受訪文時表示:2013年全家便利商店即以「發現生活的原味」為自有品牌「FamilyMart Collection」(FMC)的核心,後續更是進一步聚焦少添加、無添加的食品,包括首創HPP冷高壓技術製作的「冷壓鮮萃茶」、鮮果乾…等多元系列,不少消費者「驚豔」產品成分如此單純之餘,全家更是趁勢培養出一批死忠支持的消費者。
在推出FMC商品後,全家發現消費者對於FMC的商品句有一定的品牌信賴度,購買帶有FMC標誌的商品時,不會再三確認,且就算價格較高也還是有消費者會買單,從此可以知消費者會願意為自身健康付出較多的金錢。
策動產業連結,改變台灣的食品產業
全家的目標不只是作為台灣首間導入Clean Label 的連鎖商店,而是要推動一整個的產業連結,因此,全家領軍食品產業上中下游,成立Clean Label產業聯盟,目前已經號召佳格、永豐餘生技、皇家可口等百間食品大廠和原料供應商加入。
全家如此大動作積極地推廣Clean Label產業聯盟,目的就是為了要在三年內改變消費者習慣,讓他們走進便利商店在購品食品時,看見標章就能全然安心地相信這是安全、健康的食物。
推薦閱讀
【這也是一種食安新聞】日本研究教我治療禿頭的神奇秘方:麥當勞薯條
專家解密食安危機根本原因──用工業生產邏輯把食物變成商品賣
【變不出新花樣】從 7-11 門口的轉蛋機,看出超商與社會的成長停緩
參考資料來源
天下雜誌:全家組建Clean Label食品聯軍 減去添加、加上創新
News&Market:國內首家連鎖通路導入Clean Label潔淨標章!全家超商推真食品少添加
福智全球資訊網:啟動「潔淨標章」新趨勢,慈悅國際公司成立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擷取自全家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