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選戰焰火愈演愈烈。台中選戰戰情進入白熱化,根據最新民調,台中巿長林佳龍支持度30.3%,國民黨台中市長參選人盧秀燕支持度30.9%,兩人支持度僅差距0.6%,不過仍有高達37.7%的台中市民未表態。執政的民進黨若想要拿下這三成七以上的未表態選民,最佳策略就是從執政績效來證明自己值得再做一屆。

林佳龍的團隊,看來目前也是朝不打抹黑手段的方向在操作。然而,台中的政績如何?足以打動中間選民嗎?

https://www.facebook.com/forpeople/photos/a.165650520159507/1994474063943801/?type=3

連三年被國際媒體標誌為「宜居」城市,台中進步腳步不能停

近年來,台中的「宜居」分數已經追上台北,甚至更高。不只台灣內部民調這麼說,國外媒體、調查也讚譽有加:

2016 年,《CNN》專文發表〈Why Taichung is the most livable city in Taiwan〉,文中談到台中的城市特色與魅力,特別介紹高美溼地、谷關溫泉、大坑步道等台中自然景緻與山海風光;加上多年來歷久衰的打卡景點:國立台灣美術館、彩虹眷村;還有全台首屈一指的美食創意:從名列亞洲前 50名 最佳餐廳,到逢甲夜市般的平民小吃……國內外觀光客,趨勢若鶩。

2017 年,台中首度入榜成國際級宜居城市。國際知名研究機構 GaWC 公布當年世界城市排名,根據《自由時報》報導,GaWC 基本透過六大「高級生產者服務業機構」,包括銀行、保險、法律、諮詢管理、廣告、會計業,在世界各大城市中的分布作為指標,對世界城市進行分級。台中雖還不是一線縣市,但城市級別與英國布里斯托、美國奧蘭多、紐西蘭威靈頓等城市並列——同年,台中人口數達 277 萬多,成為全台第二大城市。

2018 年,美國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美世(Mercer)公布 2018 生活品質調查結果,針對全球 231 個城市進行評比,台灣被列入調查的城市僅台中及台北,台中排名也勝過上海與北京等知名城市。

台灣民調則是這樣說的:根據《ETtoday新聞雲》調查,有多達 79% 民眾認為台中是宜居城市,同時,有 70.5% 民眾認為台中這幾年是進步的——至於台中為何宜居的原因,同一份調查顯示,最高是「交通越來越便利」有 60.8%;其次是「人文自然景觀越來越好」,接著是「社會福利越來越完善」、「工作機會越來越多」。

首先來看「交通」怎樣越來越便利

台中現有的公車系統已經有個連觀光客都知曉、最為人稱道的「公車十公里免費」,以及搭火車轉乘台中市區公車,公車免費

針對年長者搭公車,還有一張不斷升級的「台中市敬老愛心卡」。已經發出 31 萬多張的敬老卡,目前到全台中衛生所以及上百家基層診所看診,可折抵部分負擔及掛號費,連搭計程車都能折抵乘車費(忽然希望自己乾脆趕快變老。)

除了已經完善的公車系統,其他交通層面呢?

捷運算是林佳龍市府在交通藍圖裡最大的舉措。講了很久的台中捷運綠線,即將在今年底試營運,並在 2020 年全線通車。

但只有一條綠線還不夠!根據林佳龍市府的規劃,市府已經成功爭取「捷運藍線」,並由交通部報請行政院核定;全長 26.2 公里、共設 18 處車站的藍線,將與捷運綠線成為十字軸路網(如下圖):

越來越多的人文自然景觀,是真心好玩還是放爛的蚊子館?

台中市內的打卡勝地,已經多到觀光客每週跑台中。台中市政府之前曾舉辦「城中城 10 大景點票選」,進榜的包括草悟道、台中舊車站、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公園、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審計新村、道禾六藝文化館、第二市場。

https://www.facebook.com/ntmofa/photos/a.757929054260312/1578285805557962/?type=3&theater

https://www.facebook.com/forpeople/photos/pcb.1350097011714846/1350096475048233/?type=3&theater

https://www.facebook.com/shenji368/photos/a.1156406081099251/2100742106665639/?type=3&theater


冠軍是林佳龍最最最得意之作:「台中小京都」綠川水岸。

https://www.facebook.com/forpeople/photos/pcb.1719120991479111/1719120844812459/?type=3&theater

台中的觀光做法,並不只是一味興建觀光園區或文藝場館這類的「未來蚊子館」。目前不少景點都是台中舊城再生的案例。

比如剛翻新過站前廣場的台中舊車站,除了新完成的高架鐵路、第二代國定古蹟車站,還有改建時挖掘到埋在地底的第一代日治時期車站車庫,是非常稀罕的「三代同堂」車站。

又比如深受全台文青歡迎的「審計新村」,鄰近台中另一著名景點「草悟道」,是藝文風格濃郁的景點,建築前身是「省府宿舍群」;因為林佳龍市府近年推動青年創業改造計畫, 將審計新村規劃為文創區域,將此地推向假日觀光的超熱門景點。另外,有著濃濃日本味命名的「道禾六藝文化館」,前身則是台中刑務所演武場,是台中市僅存台灣日治時期武術道館式建築,過往是提供台中刑務所(今台中監獄)司獄官練武之用。

這些舊城再生的做法,讓這些歷史建築免於雜草叢生的破敗命運,一個個搖身成為網美進攻的打卡景點,也帶動周邊觀光經濟。

社會福利和就業增加,具體來說是什麼?

至於社會福利,連我都曉得的一個,就是林佳龍對老人健保補助設立門檻排富

2015 年台北市長柯文哲就針對重陽敬老金排富,大砍了 7 億元,藍綠群起砲轟。但柯P仍表示,即使民調會掉仍要做,要當一個負責任的政治家。此舉不僅廣受年輕市民讚賞,也等於直接講明「大舉發放津貼」此等「政策買票」一事,已是大大落伍。

對照台中市政府 2017 年也推出的「砍老人健保補助」,這個腰桿子超硬沒在怕被罵的「排富」政策,也是幫年輕人大大減低負擔。林佳龍市府把省下來的補助費 12 億 ,拿去推動更有價值的老年政策,包括假牙補助、乘車補助、社區共餐等。

這些做法不僅拿出實際的托老措施,對負責繳納健保費的年輕人來說,幾乎是最有感的施政——此舉,也等於宣示林佳龍市政府的「政策選擇」,是往長期友善年輕世代靠攏的。

林佳龍市府友善青年的另一作法,則是推動 0 到 6 歲「托育一條龍」政策,一方面管制托育費價格,一方面將學齡前教育補助向下延伸,讓家長能續留職場,兼顧育兒及工作。根據市府自己的調查,家長對這個做法的滿意度高達 92.19%。

老人小孩都打理好了,接著就是年輕人的創業與就業機會。台中市勞工局已經連續兩年推動「摘星青年、築夢台中」計畫,選出 108 位青年進駐審計新村(還記得嗎,那個打卡勝地)、光復新村,以及摘星山莊等3處基地,實際補助包括租金全額或半額減免優惠,還有創業經費補助。不少年輕人創業小有成績,不僅自創品牌,甚至屢傳獲獎

施政永遠沒有完結、完美的一天

回到文章最起初的命題:台中的政績如何?足以打動中間選民嗎?

追溯台中的這四年,交通、觀光、社福、就業雖無大舉興利,但該修正的舊弊已經清掃得差不多。在批踢踢上,最近幾個月對台中的正向評價,也不出上述提到的交通、觀光面向:「我覺得觀光有做起來欸」、「越來越國際化吧,至少機場變成國際機場了」、「台中公車真的方便」。

施政永遠沒有完結、完美的一天。2010 年原訂參選台中市第一屆的直轄市市長的林佳龍,規劃了一個屬於台中的《城市夢想家藍圖》:

。活化「在地發展」:人本交通,綠色運輸
。水與綠流域城市:流動的城市靈魂
。一線二港金三角,迎向全球化經濟
。文化+創意=城市魅力與光榮感
。宜居新台中:綠色城市、智慧城市、健康城市、志工城市
。幸福新首都,這是咱的夢

其實不管是誰提出這個藍圖,這都是台中發展成為進步城市的好作法。2014-2018 年這個市長任期,林佳龍已經做好了「宜居新台中」項目;台中的下一任市長,請問你能夠讓藍圖的其他部分拼得更完整嗎?

延伸閱讀

網友點盧秀燕 10 大荒謬,笑稱「選舉就是智力測驗」
把「叫青年訂政策」當成青年政見,盧秀燕是敷衍還是無知?
我的老家在台中,這是我對綠川與林佳龍的心情獨白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