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擇這篇文章?】

或許你覺得擔任全職媽媽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再怎麼樣也不會比每天在外打拼的先生來得辛苦?讓一位曾經擔任過設計公司工程師、當過創業開店業主、做過粗工工程以及曾為憲兵的全職爸爸告訴,遇上育兒這項工作,你會讓你有「寧願回去部隊」的念頭。

看過他的精彩分析(竟然還貼心附心智圖),我們再一起回頭檢視照顧小孩到底多辛苦。(責任編輯:黃梅茹)

首圖來源:CC0 Public Domain

文/六成;編修/少揚

我想說全天候照顧嬰幼兒真的是最累的事……聽說這種是月經文!

在下就以一位有全職育兒經驗的奶爸月經……呃……Sorry~是立場,來分享給非主要照顧者(通常是爸爸)。

如你覺得初為人母的老婆,自從帶孩子之後,經常喊累也容易發脾氣(明明在家帶孩子不用工作,應該很輕鬆才對,實在令人很不爽也搞不懂),那麼請讓我用我的親身經歷與證明告訴你,身兼「媽媽」這角色的老婆怎麼了。

也邀請您想辦法獨立親身體驗「育兒」這兒檔事,畢竟沒有親身經歷從早到晚 24 小時帶孩子的過程,你真的不了解!

我以前做過的工作和育兒相較都不算什麼!

如果你認為是我過去的工作很輕鬆才覺得育兒較辛苦,我就拿我過去做過的工作舉例,來讓你知道相較於「育兒」的疲累,工作真的不算什麼:

1. 我曾在 IC 設計公司做過工程師,每天坐在電腦前燒腦袋,有過一段一天睡不到幾小時,也常睡前滿腦袋公事而失眠!

2. 在一家人文會館工作,常操到心力交瘁!工作項目雜到你無法想像,最可怕的是要應付主管三天兩頭隨時改變作法所造成的虛耗!即使是周休二日,也常都在準備公司的事。

3. 開過用原生食材製作的甜點店,開家店要執行的層面實在非常多(不輸育兒),很多部分都需要各自的專業……但幾乎都是我自己來!

4. 在燈飾工程、木工廠和油漆工程待過,除了工作粗重、環境悶熱,常是一身灰混著汗,又易受傷!(機會教育:只要有施工人員去你家施工,請他穿著鞋工作,因為沒穿鞋工作的風險很高,很容易會滑倒、被重物砸傷腳、腳接地也易觸電;家裡踩髒不過擦擦而已)。

5. 當兵時是憲兵,待過憲兵隊,衛哨勤務很重,5 班哨是常有的事!下過基地,每天操練體能戰技,還得練踢又累又沒用的正步!如果你是海軍陸戰隊,或特種兵,遇上育兒這工作,你應該還是會寧願回去部隊。

全職育兒對我來說真的是我做過最累的事!因為上班至少有不少機會休息、吃飯可以好好吃、放鬆的午睡、工作不用常被打擾、還可以跟同事聊聊天(當兵的話,一兵以上差不多都算很輕鬆了),回到家可一夜好眠;而這些在育兒過程所出現的機會真的少得可憐,不僅非常耗體力精神,還極磨耐性!

如果時間回到過去,我真的不想生孩子(除非孩子是天使型的)!

所以我現在完全能體會當女人決定生下孩子的時候,注定要失去很多、很多,像是:精神(這絕對占第一名)、身材、收入(經濟自主權)、記憶力跳水、尊嚴(家庭成員的羞辱、干擾,或拉下臉為孩子爭取什麼)、健康、自由……等等;唯一得到的就是「過勞」!這些項目還能再細分出很多東西出來,可想而知對女人的衝擊有多麼的大!

讓我一一分析育兒到底累在哪裡?

1.  24小時你是隨時待命的,再累都會是待機模式(神奇)奶爸我也會莫名自動待機!光是不能好好休息這一點,就打趴許多許多辛苦的職業,因為工作再怎麼辛苦、當兵再怎麼累,起碼能在睡覺時間能好好睡上一覺。「安眠」絕對是每個照顧者的夢想

2. 吃的、用的,那些最適合;孩子的反應或情緒該如何處理?每個不同階段(約兩三個月就有不同變化出來)須適應與應付孩子不同的需求,都要花很多時間找資料了解;且幾乎要利用孩子睡著時找資料、看書、做家事……及很多瑣碎的事!根本沒時間趁機小睡,有也是累到不行,沒辦法才會跟著孩子一起小睡一下!

3. 副食階段的麻煩!教育問題、不知哭啥鬧什麼的情緒、不只做家務過程,連吃飯、上廁所都會被孩子不斷打擾、生病上診所醫院更是精力上的折磨……實在有太多說不完的點!

以上除了看病,其餘是嬰幼時期的日常,實質上要應付的地方不只上述這些,而這只有專職照顧者才能理解;除了應付小孩這麼多事,照顧者本身難道就沒事情要處理與想做的事嗎?所以當你下班回家很累想休息時,你老婆絕對比你更想休息;請相信我這點。

還是很難理解嗎?我用心智圖直接讓你秒懂,育兒要做的事有多雜!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綠底項目是每天隨時在執行的事,然後每個細項有時環環相扣;加上孩子的干擾……你做得來嗎?

如果你老婆可以拿薪水的話

除了面對孩子、另一半、甚至公婆的壓力(你有義務幫忙與挺你的太太),還得放棄原本有的,甚至不可逆的,做這種超長工時、每天耗體力、耗精神、沒自由又沒收入的工作,如果需要錢的時候還得看你的臉色,請記得你賺的錢是屬於這個家庭,不是只有你個人的。

她為你犧牲全心照顧跟著你姓的孩子與家庭,別讓她需低聲下氣或有罪惡感的跟你要生活費,她應該跟你一樣有平等使用收入的權力;如果是付費找像全職媽媽這樣工作的人,你非常可能付不起!

美國與日本都有人細算過一位全職媽媽的工作年薪都至少百萬台幣起跳,甚至破兩百萬以上(不包括孩子所需支出)!要是真的認為你賺得錢是屬於你的,同理可證,孩子是媽媽照顧的,那孩子應當屬於媽媽的,可以改姓了。

以台灣工資簡單分析全職育兒的最低薪資:採打工時薪制與正職月薪制兩種計算。

1. 以基本打工時薪 $140 元做為計算基礎,並以最大寬容值,如:無加班費與夜班只用兩小時計。

(140元X 16小時) X 365天 = 2240元/天X 365天 = 817,600元/年 <日班>
(140元X 2小時) X 365天 = 280元/天X 365天 = 102,200元/年 <夜班>

違反勞基法的計算下,全職育兒年薪至少應為:817,600 + 102,200 = 919,800元/年(如照勞基法用屁股想也知道破百萬);就算沒有夜班好了,換用膝蓋想,如照勞基法還是破百萬,連算都不用算!

2. 以基本月薪 22K,並以職務方式,且無加班費、無津貼、無特休、不加薪來計算。

(1) 24小時全職保母:22000元X 12月 = 264,000/年(夭壽啊)
(2) 家庭清潔:22000元X 12月 = 264,000/年(除塵、打掃拖地、洗衣、整理)
(3) 家庭廚師:22000元X 12月 = 264,000/年 (三餐,自己還不能好好吃!還要兼洗碗工)
(4) 專屬家教:22000元X 12月 = 264,000/年(食衣住行德育樂,入學還要教功課)
(5) 採購專員:((140元X 6小時) X 4周) X 12月 = 43,200/年
(6) 家庭護士:懶得算,免費贈送 (生病受傷的基本照護……X 的,這也很累!會不會送太大)
(7) 家庭會計:因為愛,再加碼免費大贈送

違反勞基法的計算下,總計:(264,000 X 4個職務) + 43,200 = 1,099,200元/年。如算上6、7 與照勞基法……應該翻倍了吧!

當媽媽後是下不了班的,因為她的職場就在家裡,是沒有休假日的!所以不管如何算,全職育兒價格真的非常高!別再認為太太在家帶孩子花你的錢過得爽,然後貶損你的太太(相對的也是在貶損自己的母親啦)。育兒是無價的,能量化成價格的只能代表最最基本的價值,就算你付得出基本價格,但你絕對付不出無形而無法計量的價值,那麼就請相對的以無法計量的愛與尊重,對待你的老婆吧。

初為人母的媽媽們,妳知道妳創造高到無法計量的價值嗎?請信心滿滿的抬起頭來面對,因妳沒有金錢收入而看不起妳的人吧,這價值只有妳做得到耶!

夫妻可以如何成為神隊友:相互理解、互相協助

兩人組成家庭就應該一起承擔責任並互相協助,除了協調共識找出方向之外,彈性真的很重要,在方法的執行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許多因素加進來或改變,這時就很需要彈性來作修改,這樣衝突性才能降低。

而互助是直接以行動為對方減少壓力(不是用嘴巴指導對方做事),除了可以互相減輕許多負擔,甚至會有補能量的正循環!但難在你必須有心的去了解對方所執行的工作,會遇上什麼、然後對方會怎麼做?直接順手的做一下,或直接承接下來讓對方休息。

別讓你的太太除了24小時要應付孩子,還要應付你與你的家人;如果沒有互相的尊重與協助,大家都不好過!好好地一起討論家務的分工,分工之餘再順手為對方幫點忙,這樣就能成為彼此的神隊友,你們會覺得彼此互為神隊友而感到開心的!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身教了。相反的,不管是豬到什麼程度的豬隊友,只要有心,人人都能成為神隊友!

如果你還是打從心底的認為妻子對於育兒、持家、顧公婆,是理所當然,那麼你真正需要的是傭人。有個簡單的思考方式:如果你有一個很疼愛的女兒,長大嫁出去後跟你訴說了懷孕生產的痛苦、養兒育女的辛苦、先生不體貼、公婆自以為是的要求……種種的問題!你希望她的先生怎麼對待你心愛的女兒,那麼你就知道該怎麼對待你的妻子了;這是同理心。

如果我沒有從頭到尾經歷育兒的體驗,我實在很難想像育兒會是那……麼的累!對我來說媽媽這個角色真的是地表最強的生物,否則如何承擔得起如此辛苦、血汗的工作!每個家庭狀態都不盡相同,我相信我表達的只佔了非常小的一部分!

真的要一起互相理解、一起討論怎麼做可以更好;如果太太還得工作(非逃避育兒),那真的更加心力交瘁,白天心裡懸著孩子應付工作、晚上拖著疲憊應付孩子!真的要更多的體諒與協助。非常話勞!其實只是個簡單的要求:理解然後體諒最後幫個忙。

全職育兒時,我發現親子非常需要友善空間

帶孩子外出也一樣需要大家的同理與體諒。像我自己帶孩子去超市、餐廳、搭公共交通運輸工具等等,除了一堆麻煩的行李要移動、看管,照顧孩子的需求外,也總是擔心孩子大聲嚷嚷、拿著東西亂敲、哭爹喊娘,深怕眾人厭惡的眼光飄過來,更怕出現正義魔人來斥責、驅趕,甚至批評我們不會教。

其實照顧者也不想影響到別人,會試著與孩子溝通或暫離現場,但孩子的學習認知必須在長時間不同環境下一點一滴的累積(我們也是這樣成長的呀,想想你的正義是否是另一種邪惡)。

因為我是男性又一臉屎樣,外人好像較不會怎麼樣,換作是媽媽,被關心的機率就變高了!在幾次新聞中看過媽媽在公共空間哺乳被驅趕,我實在搞不懂,哺乳明明就是很溫馨、很有愛的畫面,且是天經地義再正常不過的事,憑什麼如此野蠻呢?

照顧者們承擔著未來的希望的責任,很需要心無旁鶩的空間帶孩子,你若懂方法可以提供協助,不懂也給予接受的眼光;如果公共空間不允許孩子哭鬧、不允許哺乳,媽媽們就得把自己跟孩子關在家裡,讓親子壓力更沉重,長遠下來是容易出問題的!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責任,大人做什麼孩子會一直看在眼裡,你友善的行為也會讓孩子對外人友善,這會是善的循環。

小提醒:這文主要希望非主要照顧者能多點理解,拿來引起紛爭就失去意義了!推薦利用心智圖,很好用(文章不看沒關係),拿來規劃出最適合你自己家庭的情況,能一目了然的看到全貌,可快速盤整出那裡有疏漏或放太多力氣在某個點上。

然後邀請另一伴一起討論,多引導彼此說真心、感受性的話(盡量別說道理),不求當下討論完,讓彼此有時間在心裡咀嚼。而另一伴也需要被鼓勵的。

最後,除了聽你太太說說他們的心聲之外,也可 Google 全職媽媽累什麼,與親子公共空間(直接幫你做好搜尋連結),便有更多元的角度可以了解!他們的心聲一定跟你太太相差無幾,我也完全認同,因為大部分都經歷過。最後來看看這段影片: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

延伸閱讀

台灣生育率全球第三低!沒錢生是主因,你知道養一個小孩要花多少錢嗎?
30 歲後,我比別人更害怕作夢──夢見那個我不敢生的孩子
天才的生平告訴我們父母的重要:照台灣人養小孩的概念,愛因斯坦也只能去領 22K

(本文經原作者 六成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首圖來源:CC0 Public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