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區八德路二段施工後。圖片來源:台北市工務局新工處。
近日工務局推出一個影片,介紹他們到底怎麼讓台北市街景煥然一新,非台北人看完影片直呼:「好羨慕!」
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PublicWork/videos/537402183380351/
根據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台北市政府為改善道路品質,力行推動道路管理一條鞭政策,原本8公尺以下道路維護工作是區公所負責辦理的,自 2017 年起改由工務局新工處負責,比照寬度超過 8 公尺道路維護模式統一管理。北市府推出「臺北市鄰里交通環境執行改善計畫」,目的是有計畫地改善鄰里道路及人車通行環境,具體作法則為整合相關局處計畫,例如新工處跟交通局合作聯繫,共同檢討汽、機車及腳踏車停車空間、規劃綠色標線型人行道的可行性,打破以往只是單一單位單純銑鋪道路的模式,並且讓道路更新不只是路面平整而已,更是期望讓整體通行環境更加友善。
工務局新工處在做什麼?
工務局新工處是在做什麼的?針對這個問題,公務話台北的影片裡面有局長彭振聲的說明:「台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主要是辦理相關道路、橋樑、公共設施及建築物的新建管理。」彭局長也指出,以往八米巷道的工程品質跟台北市區主要道路的工程品質不太一樣,新工處為了把工程品質提升,做了幾項改革:像是將八米巷道的路面平整度做得跟市區道路一樣,包含人孔提升、軟弱地層去除、工程品質平整度提升等。以及預埋弱電管線的 PVC 管,也可以讓八米巷道的工程品質提升。
工務局新工處表示,已在 2017 年首先配合交通局「臺北市鄰里交通環境執行改善計畫」,在各行政區擇定一條示範道路,而公務話台北的影片指出,去年已經完成了 12 條示範道路。預計此計畫會在五年之內每年增加編列 8000 萬,用連續五年四億的經費改善台北市整體道路品質。
來看看道路改善前後有什麼變化吧!

文山區木新路三段45巷(施工前)圖片來源:新工處。

文山區木新路三段45巷(施工後)圖片來源:新工處。

中正區潮洲街3巷(施工前)圖片來源:新工處。

中正區潮洲街3巷(施工後)圖片來源:新工處。

中山區八德路二段218巷(施工前)圖片來源:新工處。

中山區八德路二段218巷(施工後)圖片來源:新工處。
網友讚:「真的很用心!」
公務話台北的影片被許多網友大推,紛紛留言:「真的很用心!」、「走在台北市街頭,確實感受到和以前截然不同了!」、「 從小地方著手,一年換一個樣貌,讚~」
另外,也有非台北市民留言表示羨慕:「雖然我們不住台北市,看到它的改變越來越好,外縣市的我們是羨慕加嫉妒的。」
你也覺得台北市的巷弄景觀正在變美嗎?期望未來能有更多地方政府,針對城市景觀做出整體性的規劃,讓台灣的街道巷弄變得越來越美。
推薦閱讀:
台灣為何總看不見日本的車尾燈?從街道設計就看得出日本觀念的進步
醜到不忍直視的招牌、頂樓加蓋,高房價的台北為何看起來像貧民窟?
【逆思:台北街道故事】從信仰中心到街友聚集地,擁有百年回憶的艋舺老街要如何活化?
參考資料:
台北市工務局新工處〈臺北市道路管理一條鞭 管理維護更精進〉
公務話台北影片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台北市工務局新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