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紐約時報」近日刊出美國川普政府高階官員的匿名投書,內文說到「許多」白宮官員因為愛國,所以必須反抗川普,他們的理由是什麼?

而紐約時報言論版一般不會刊登匿名的投書,為了這次例外,究竟是怎樣的投書,可以讓紐約時報開此先例?(責任編輯:翁筠茜)

圖片來源:中央社

「紐約時報」今天刊出美國川普政府高階官員的匿名投書,證實政府高層官員對於川普「反覆無常」和「不分是非黑白」的行為深感驚惶,並且在暗中反抗抵制。

紐約時報言論版一般不會刊登匿名的投書,為了這次例外,紐時編輯台針對這篇投書做了3點說明

1. 使用本名可能使這位官員遭到開除;
2. 傳遞這個觀點給讀者是重要的事;
3. 對流程有疑問的讀者,歡迎致函詢問言論版主編。

「沒膽的資深官員真的存在?」美國總統川普推文質疑紐約時報匿名官員投書批評的真實性,但不論美國媒體瘋狂臆測的「深喉嚨」是誰,川普顯然未完全掌控白宮的運作

川普曾逼媒體公佈不該公開的錄音黨以昭公信

川普5月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晤前,曾批評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引用的匿名官員根本不存在,引起白宮記者室和國安會所在的艾森豪行政大樓關係緊張,至今陰影仍在。

匿名消息來源並非新聞報導的最佳選擇,但某些情況下媒體與官員同意以「資深官員」取代具名報導,不只是華府政媒圈才有的做法。當時川普指責「衰敗的」紐時用假消息來源,逼著媒體如新聞週刊(Newsweek)公布不該公開的「錄音檔」以昭公信,曝光官員是國安會亞太事務資深主任博明(Matt Pottinger)。

當時製造與媒體關係緊張、破壞官員可信度且在國安議題訊息傳遞上造成混亂的始作俑者正是川普。這反映出川普無所不用其極攻擊厭惡的媒體,或對白宮與媒體日常溝通缺乏瞭解。

匿名官員雖沒說川普像是牽線、難控制的木偶,但強調白宮這批「反抗軍」仍願忍辱負重,為的是對國家更高的忠誠,他們宣誓效忠的是國家和憲法,不是川普

白宮已著手追查匿名投書是出自誰手

華爾街日報(WSJ)今天報導,白宮已開始追查匿名投書的深喉嚨,白宮西廂官員取消原定會議要找出內部裡的反抗軍,多家美國媒體不厭其煩幫川普列出可能名單

爆料風暴的源頭來自水門案的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記者伍德華(Bob Woodward)的新書「恐懼:川普入主白宮」(Fear:Trump in the White House,暫譯)。

紐時與華郵昨天取得「恐懼」部分內容報導,白宮幕僚長凱利(John Kelly)曾罵川普「白痴」,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則稱他只有「小學5、6年級程度」,2人都嚴正否認。

誰是川普的白宮深喉嚨

和伍德華一起披露水門案的記者柏恩斯坦(Carl Bernstein)在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伍德華的新書和2人當年水門案調查報導方法相同,藉由多個消息來源交互查證。

他們當時曾撰寫尼克森(Richard Nixon)和時任國安顧問的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跪在橢圓形辦公室的地毯禱告」,白宮當時嚴正否認,後來在2人的回憶錄中,卻都證實華郵報導與描述正確無誤。

水門案消息來源被稱為「深喉嚨」,30多年後才曝光,是時任聯邦調查局副局長費爾特(William Felt)。

誰是川普治下的白宮深喉嚨,CNN推測13人名單中,第一夫人梅蘭妮亞(Melania Trump)及第一千金伊凡卡(Ivanka Trump)夫妻的合體字Javanka都上榜

匿名官員投書媒體後,川普出席執法人員會面活動仍戰鬥力十足,連珠砲般批評紐時,卻也難掩沮喪神情,合照時笑容顯得勉強,期間也沒察覺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獨自站在前方,沒為彭斯挪出位置,形成副總統站總統前的尷尬場面,讓人有想像空間。

有趣的是,彭斯也是CNN列名13個深喉嚨之一,儘管這與美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描述副總統耍心機取代總統的情節太相似,但要追查誰是深喉嚨、哪些人是反抗軍,川普的猜忌與恐懼恐怕不會消失

CNN推測13人名單如下:

白宮法律顧問麥甘(Don McGahn)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柯茨(Dan Coats)
白宮資深顧問康威(Kellyanne Conway)
白宮幕僚長凱利(John Kelly)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尼爾森(Kirstjen Nielsen)
司法部長塞申斯(Jeff Sessions)
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
美國國安全會議高級主管希爾(Fiona Hill)
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
第一千金伊凡卡(Ivanka Trump)夫妻合體字Javanka
第一夫人梅蘭妮亞(Melania Trump)

以下是這位匿名官員投書的全文:

「總統川普的總統職權正面臨一場考驗,一個不同於任何近代美國領袖所面臨的考驗。

不單是特別檢察官日益進逼,或川普先生的領導能力引發國家激烈分歧,或甚至他所屬政黨很可能把眾議院輸給不顧一切要他垮台的反對派。

川普政府有許多高階官員正奮力阻撓他

他沒有全然理解的困境是,他的政府有許多高階官員正奮力從內部阻撓他的一些計畫和他最惡劣的意向

我會知道這些,因為我是其中一分子。

必須澄清的是,我們不是左派的民粹「反抗」。我們希望這個政府成功,而且認為這個政府的許多政策已讓美國更為安全與繁榮。

但我們深信,我們第一個要效忠的對象是國家,而這個總統行事的方式,一直在傷害我們的這個共和國

所以許多獲川普任命的人員誓言盡一己之力,要維護我們的民主機制,同時阻撓川普先生比較不智的衝動之舉,直到他離開白宮為止。

問題的根源在於川普是非不分

問題的根源在於總統是非不分。任何與他共事過的人都知道,他在做決策時,不會遵循任何外人看得出來的基本原則。

他雖然是以共和黨人身分當選,但幾乎看不出來他忠於保守派長期以來的理想:思想自由、市場自由、和人民自由。在最好的情況下,他會跟著腳本談論這些理想;在最糟的情況下,他會公開攻擊這些理想。

川普總統大力推廣媒體是「人民公敵」的思想,此外,他直接的反應一般都是反貿易、反民主的。

別誤會我的意思。媒體對於川普政府幾乎始終只有負面報導,略過許多亮點:有效撤銷管制、歷史性的稅改與更強大的軍隊等等。

但這些成功不能歸功於他的領導風格。應該要說,儘管他的領導風格是如此浮躁、對立、瑣碎且效率不彰,我們還是締造了這些成果。

根本無法掌握川普下一分鐘會不會又改變主意

從白宮到各行政部門和機構,高階官員私底下會承認,他們每天都在對最高統帥的言行舉止感到不可置信。大多數人都在想辦法防止他們的業務被他突如其來的想法所波及。

他開會離題、走偏;他一而再、再而三嚷嚷一樣的東西;因為他的衝動,結果出現不成熟、資訊不完整、有時是很魯莽的決策,最後被迫朝令夕改。

不久前,有一位高階官員埋怨總統在橢圓形辦公室的會議中,180度翻轉他前一個星期剛做出的重大決策。這位官員跟我大吐苦水說,『根本無法掌握他下一分鐘會不會又改變主意』。

要不是白宮裡裡外外的無名英雄,他這反覆無常的舉止會更加令人擔憂。他的部分幕僚被媒體視為大壞蛋。但私底下,他們竭盡全力讓總統辦公室的壞決定出不了大門,但當然,這個努力未必都能成功。

雖然起不了什麼安慰作用,但美國人必須知道,屋裡有大人。我們全然理解在發生什麼事,我們也試著做對的事,就算唐納.川普不這麼做。

結果就是總統職權出現兩個路線。

拿外交政策來說:無論是公開場合是私底下,總統川普都顯示偏好專制和獨裁者,例如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對於讓我們和志同道合的國家同舟共濟的關係,卻甚少展現出真誠的欣賞。

不過,敏銳的觀察家已注意到,政府其他成員在另一個軌道上運行。在這個軌道上,美國戳破像俄國這類國家的干預行為,並給予制裁;在這個軌道上,美國把全球盟友當做同儕,不會把他們當成敵人來加以揶揄。

以俄羅斯為例,總統不願針對英國發生的俄國前雙面諜遭毒害案驅逐太多蒲亭的諜報人員。他一連埋怨幾個星期,不滿高階幕僚把他逼到進一步與蒲亭對立的死角之中,也不滿美國持續針對俄國惡意行為施加制裁。但他的國安團隊並不認同,他們知道這類行動非做不可,就是要對俄國政府問責。

這並非所謂「國中之國」(deep state)的作為,而是「穩定政府」(steady state)的作為。

考慮到許多人所目睹的不穩定,內閣很早就傳出耳語,要以憲法第25條修正案來展開複雜的總統繼任程序。不過沒有人希望引發憲政危機。我們因此就我們所能,用盡一切方法,引導政府走往正確方向,直到一切結束為止。

「我們已經隨著他(川普)一同沉淪」

重要的事不在於川普先生把總統職權搞成什麼樣子,而是我們國人允許他對我們做了什麼。我們已經隨著他一同沉淪,允許自己以不文明的口吻對話。

參議員馬侃(John McCain)在他的告別信中說得好。全體美國人都應該照他所說的,擺脫政治部落主義的圈套,透過我們共同的價值觀和對國家的熱愛, 把目標放在團結一致這個遠大的目標之上。

參議員馬侃或許已經離開我們。但他永遠是我們的典範,他是指引我們恢復公眾人物榮譽、恢復國家對話的北極星。川普先生或許懼怕這類高尚正直的人,但這樣的人物值得我們尊敬。

這個政府內部有人默默抵抗,選擇把國家擺在第一位。但真正的不同必須由普羅大眾來實現,要超越政治、跨越黨派、擺脫各種標籤,只挺這個標籤:美國人。」

推薦閱讀:

川普為何滿腔怒火對中國開闢貿易戰?
【現在才發現是好麻吉】川普和蒲亭談了什麼,讓兩人現場玩起拋接足球戲碼?
一段關於醜聞、利益和媒體責任的故事:沒有這位「深喉嚨」,水門案永遠不可能被揭發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白宮官員匿名投書紐時:我們愛國 因此抵抗川普〉、〈誰是川普的白宮深喉嚨 水門案陰影重現〉。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