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根據 ETtoday 報導,美國對中國進口總值約 500 億美元的商品課徵 25% 的關稅,甚至還公佈了要對 2000 億美元課徵關稅的中國商品清單

雖然自由時報今(26)日報導川普與歐盟達成「零關稅」協議,但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爭似乎不會那麼早結束。

為什麼美國要持續提高對中國的貿易障礙?台灣能在這場中美貿易戰中置身事外嗎?

(責任編輯:翁筠茜)

圖片來源:中央社

文/林碧榕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之際,據路透社報導,本(七)月十三日中國海關總署公布,中國對美國的貿易盈餘六月份升至289.7億美元,比五月份的245.8億美元大增17.9﹪,又創下新高。

川普因對中國強硬而民調上揚

去年(2017)美國貿易赤字達5650億美元,其中的3750億美元是被中國賺取的,若趨勢沒變今年將再創新高,這消息已促使川普除已宣布,對中國第二波2千億美元課徵10%關稅外,將進一步對中國第三波5千億美元的加徵關稅,只要中國未能減少對美國的貿易盈餘,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將持續加壓

川普不只對中國引燃貿易戰,對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及亞洲諸國對特定進口商品,如鋼、鋁及汽車等都提高關稅,從川普對加拿大總理不假詞色的批評,在G7峰會上對德國總理的強硬態度,川普挑起貿易戰有其使命感。

編按:自由時報今(26)日的報導指出,川普已與歐盟達成「零關稅」協議。

世人皆以狂人的眼光看待川普掀起貿易戰,或認為其一意孤行,然而當川普有意輕放對中國中興解禁時,美國參眾兩院卻決議要繼續制裁,川普因強硬對中國的立場而民調上揚,顯現民意的趨向。

川普與美國歷任總統有何不同?

近代美國歷任總統自雷根以降都是政治菁英,他們治國的理念只有一個「術」字,從不曾為美國的長遠發展擘劃謀略,因此不論東西方衝突、地緣爭端乃至貿易壁壘,都訴諸外交斡旋,只要妥協得以成立都符合「美國利益」,如此因循茍且長期以來,美國高科技被竊取、貿易赤字擴大,國力日漸淪喪。

川普以商業思維,認為若不遏止中國鉅額又不斷成長的對美國貿盈餘,美國財力終將被淘空;美國之能領先全世界,其核心優勢是高科技,長此以往美國的強盛將無以為繼。

鑑於此,川普義正辭嚴的說:「中國長期以來不斷竊取美國企業的智慧財產權,我這麼做不是出於政治考量,而是為我的國家做正確的事。」

中美貿易戰,台灣也該持續關注

中國改革開放促使成經濟蓬勃發展,以製造大國創造年年創造鉅額順差,雖自稱大國崛起無害,但軍武的增強,讓鄰國不安,藉由併購及竊取科技為實現2025中國製造的目標,不但追趕美國甚至主宰全球科技的標準,川普洞悉中國的野心,強硬對中國的貿易制裁,是挽救美國長遠發展必要之惡。

據報導,中國95%的晶片(芯片)依靠進口,金額比進口原油還多;悲觀的人認為中國科技落後美國50年。高科技的發展,必須有類似我們新竹科學園區這樣的基礎,一步一腳印的踏實研發外,即便有龐大的資金、優秀人才加上併購難以竟其功,因為在摩爾定律幾乎到盡頭,所有高科技都有專利保護下,中國要獨立發展突破誠非易事。

然而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和高科技管制,勢必激發中國加強半導體的強力發展,我們和中國科技有競合關係,值得持續關注

推薦閱讀:

中美貿易戰,中國人嗆不買美貨反被酸:丟手上 iPhone 再說
這些孩子超有創意,居然能在 101 上拍下一個 101 呢!
中美貿易戰,川普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參考資料:

自由時報〈貿易戰降溫! 川普與歐盟達成「零關稅」協議
ETtoday〈第一槍!貿易戰開打 美對340億美元中國貨品加徵25%關稅

(本文經投稿作者林碧榕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美國為何升高對中國貿易戰〉。意投稿者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經編輯檯審核並評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首圖來源: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