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報導,巴基斯坦的第一條捷運「橘線」即將完工,該工程其實是由中國國營企業融資且協助興建的,屬於中國「一帶一路」計劃中的一環。原本中國希望藉此重繪地緣政治版圖、開啟新的中西貿易路線,但是巴基斯坦卻因為此工程而負債累累,反而不利中國宣傳「一帶一路」計畫。
為什麼巴基斯坦會因此破產?
維基百科的資料表示,「一帶一路」其實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該計劃的目的是加強中國與東南亞、南亞、中東、北非及歐洲各國的經濟合作。雖然人民日報已經否認「中國版的馬歇爾計畫」這個稱號,但由於一帶一路協助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仍然有許多評論會將一帶一路與馬歇爾計畫做比較。
原本一帶一路聽起來十分完美,不僅可以幫助其他國家的基礎建設,又可以創立中國自己的世界經濟圈,但為什麼巴基斯坦卻會因此破產,完全悖離原本目標?
其實這已經不是中國第一次讓一帶一路計劃中的國家負債了,自由時報在今年 3 月的報導中就指出,已經有 8 個國家為了一帶一路陷入債務危機,包含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尼泊爾等。自由時報的報導解釋了為什麼一帶一路其實是個債務陷阱:「一帶一路先讓發展中國家建立良好的基礎建設,為生產率取得重大進展,但這項舉措恐怕會引發這些國家債務漏洞,並可能在國家經濟增長上受挫。」
自由時報另一篇報導也引述了美國之音的分析:「這些國家(一帶一路計劃中的國家)先接受中國數百億美元的貸款,後來無法支付,然後中國就會利用這些債務換取其他戰略資源。」且中央社的報導指出這些貸款大多採用不透明的貸款合約,並規定須由中國企業負責建造,導致合約國家為此欠下大筆債務。
看來一帶一路是否真正可以帶動周邊國家發展、為中國建立新的世界地緣政治版圖,目前還有待商榷。
以下是中央社針對巴基斯坦為了一帶一路而負債的〈捷運將完工 巴基斯坦為一帶一路扛巨債〉全文報導:
「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巴基斯坦第一條捷運「橘線」本代表中國重繪地緣政治版圖、擠走美國影響力的初步勝利,但巴國債台高築,反不利中國宣傳「一帶一路」計畫。
穿越拉合爾(Lahore)的「橘線」(Orange Line)採高架運輸,由中國國營企業資助及打造,目前即將完工,這是中國規劃巴國620億美元建設的首波計畫之一。北京盼藉造價20億美元、配有空調的捷運橘線,讓巴國成為現代絲路「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櫥窗,但如今恐反淪為弊端象徵,讓「一帶一路」倡議偏離正軌。
一帶一路常被拿來與「馬歇爾計畫」比較
中國的建設計畫進行3年下來,巴基斯坦已步入債務危機,部分原因是中國貸款激增及因應像橘線這類計畫的進口所致。巴國官員表示,橘線營運將需公共補貼挹注。
中國名為「一帶一路」的全球計畫涉及約70個國家,被拿來與二戰戰後美國協助歐洲重建的馬歇爾計畫相提並論。藉由興建港口、鐵公路與油管網絡,中國盼開啟新的中西貿易路線、為中國企業帶來商機並擴展自身的戰略影響力。
有別於二戰後美國在歐洲主要是採行補助,中國的一帶一路計畫主要藉不透明的貸款,且常附帶條件需由中國包商營建。巴基斯坦現已淪為數個背負中國巨額債務的國家之一。
巴基斯坦政府無力償還債款,可能向 IMF 求助
巴基斯坦訂於7月25日舉行大選,一個握有優勢的反對黨已誓言,要公開有關中國在巴國建設計畫的財政秘密細節,包含橘線及巴基斯坦產業因此受到中國企業排擠等狀況在內。
整個問題預料將在初秋浮上檯面,據巴國官員表示,屆時新政府很可能得繼2013年之後,再次向國際貨幣基金(IMF)尋求緊急融資紓困。官員表示,這類緊急融資很可能包含嚴格的借貸與支出規定,恐迫使巴國削減與中國的「中巴經濟走廊」(CPEC)計畫。
果真如此將令中國十分難堪;中國認為中巴經濟走廊計畫能讓人口2億、長期處於不穩的巴基斯坦脫胎換骨,並且是向其他國家證明這是有利發展模式的機會。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中巴關係專家史莫爾(Andrew Small)說:「這等於是讓西方為巴基斯坦紓困,若這是巴基斯坦財政上的最終結局,我認為這將成為整個『一帶一路』的一大污點。」
一帶一路欠缺透明度與永續發展性
此外,這也將讓IMF最大捐助國的美國,對中國在巴基斯坦的計畫取得強大影響力。華府已就美國官員所謂的北京「債務陷阱外交」進行反擊;歐盟和印度官員也批評「一帶一路」欠缺透明度與永續發展性,只是設計來擴大中國戰略影響力之用。
巴國主要反對黨「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PTI)發言人表示,他們支持中巴經濟走廊,但希望所有協議應攤開供國會檢視。
巴基斯坦目前即將卸任的政府,將債務危機歸咎於巴國貨幣被高估,並質疑西方批評中國貸款的動機,他們說:「在中國來此之前,西方從未憂心過第三世界的債務。」
被形容為中國「鐵桿盟友」的巴基斯坦,近來因為中國「一帶一路」計劃投資的拉合爾市捷運系統,導致債台高築,巴國政府甚至可能因此須向國際貨幣基金(IMF)求援。
從「指標性項目」變成「問題叢生的項目」
位在巴基斯坦東部、與印度接壤的旁遮普省首府拉合爾,是巴國第2大城。華爾街日報報導,拉合爾建造的捷運橘線總經費20億美元(新台幣613億元),是中國在巴基斯坦投資興建的基礎建設,且是原定第一個完工的項目。
報導形容,中國目前在巴基斯坦投資基建總金額高達620億美元,而拉合爾捷運橘線曾是中國向世界炫耀的「『一帶一路』指標性項目」。如今,這項工程卻成為「問題叢生的項目」,甚至可能使得整個一帶一路脫軌。
根據報導,拉合爾捷運橘線工程已進行了3年,但巴基斯坦已因此債台高築,部分原因歸咎於中國較開工時大幅上揚的借貸金額,以及為此增加的進口。
巴基斯坦捷運需要補貼才能運作
巴基斯坦官員說,拉合爾捷運橘線工程「現在需要公帑貼補才能運作」。
報導指出,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由於大多採用不透明的貸款合約,並規定須由中國企業負責建造,導致合約對象為此欠下大筆債務,巴基斯坦只不過是其中之一。
由於巴基斯坦7月25日將舉行全國大選,反對黨已揚言將抖出巴國政府與中國先前簽署的秘密合約內容,其中就包括這條捷運工程。此外,巴基斯坦企業也因為得不到中國公司的好處,已逐漸對境內的「一帶一路」項目產生質疑。
一名巴國資深官員說,巴基斯坦因為長期性的問題,已積欠中國建造電力工程的費用,預料問題必須在入秋時得到徹底解決。因為,巴基斯坦新政府很可能要向IMF求援,而這是2013年之後巴國首度向IMF求援。
報導提到,如果IMF同意援助,巴基斯坦就須降低「一帶一路」的工程規模,而這將讓中國十分尷尬。因為,中國自視「一帶一路」計劃能讓巴基斯坦這個長期處於不穩定的2億人口大國,成為發展模範。
推薦閱讀:
【拒上中國賊船!】斯里蘭卡血淋淋的前例,讓印度公開拒絕中國一帶一路邀請
為什麼各國不參加一帶一路?和亞投行一樣,這是習近平設下的龐式騙局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台灣如何破解一帶一路:跟印度合作對抗中國
參考資料:
聯合新聞網〈首條地鐵將完工 巴基斯坦恐為「一帶一路」首個破產國〉
人民日報〈人民日報熱點辨析:「一帶一路」根本不同於馬歇爾計劃〉
自由時報〈16國成目標! 美報告:中國用「一帶一路」控制多國〉
自由時報〈一帶一路讓8國陷債務危機 美智庫:背後有政治意圖〉
中央社〈捷運將完工 巴基斯坦為一帶一路扛巨債〉
維基百科〈一帶一路〉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來源:Orange Line Metro Train Lahore 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