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這本書:新時代的台灣:邁向正常國家之路

黃昆輝在此書中強調:台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需要再宣布獨立,而是要正名制憲,然而這是國家內部的問題。

因此應該以什麼樣的外交方向去對抗中國的統戰外交,徹底脫離「一個中國」的陷阱呢?(責任編輯:徐子捷)

文/黃昆輝、鄒景雯

從事公職,從陸委會到內政部,到總統府秘書長,再到台聯黨主席,一路以來,我感覺自己做的事,是在維護國家主權與尊嚴,以及保障台灣人民的權益,這是在每個職位上的核心任務,我竭智盡慮,始終如一。

台灣人民必須要有信心、自我肯定的態度

在這個從政的過程中,與國家社會的發展同步而行,首先,我認為台灣人民要有信心,必須自我肯定。尤其面對兩岸關係,更是如此。台灣缺乏天然資源,只有人力資源,這麼小的國家,竟然可以創造台灣錢淹腳目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繁榮,能夠完成寧靜革命,從威權的政治體制走上民主化,為美國「自由之家」評價為完全民主的國家。這是好不容易的成就,我們不要妄自菲薄。

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如果自己不肯定自己,別人如何肯定你,何況我們的自我肯定是實實在在的。今天的台灣自由民主,總統由自己選,國會議員也由自己選,這是以民為主,比起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真是優秀太多了。

雖然台灣現在的經濟比較低迷,政治競爭喧擾不休,中國又醜化我們,似乎被貶抑到一無是處,但老實講,民主自由是中國最懼怕的,我們必須建立起自信心,走出心理建設的第一步,這是非常重要的。

面對國家的元首,我們必須擁護他

國家的元首,我們都要擁護他,但是國家元首必須向大家明確宣示我們的國家目標是什麼?國家目標是我們全民共同的最高價值,只有這個價值,才能團結更多的國人。我們常說,國家的起落,羅馬帝國的興衰,總是被舉出來當探究的例證,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我們到底有沒有國家目標?我們追求的國家目標又是什麼?

中國政府說台灣是它的一部分,它要拿下台灣,這是中國的目標,這樣的目標不斷地對它們的國人宣傳,是很徹底的。那我們呢?我認為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國家正常化。

什麼是國家正常化?就如李前總統講的,中華民國的國名改成台灣,由台灣人民制定一部符合台灣現實的憲法就是了。所以我們講「正名制憲」,簡單四個字,正是我們國家的目標。至於要如何追求?我們台灣人民要有這個耐性,也要有這個智慧的

台灣該如何真正做到「正名制憲」?

維持現狀,這是一個原則,也就是維持台灣不隸屬於中國的現狀,而不是坐著,什麼都不做。這與推動國家正常化並沒有衝突。中國一直在破壞台灣的現狀,中國一直在侵蝕台灣的現狀,中國一直在瓦解台灣的現狀,中國一直在掏空台灣的現狀,中國一直在迫使台灣的現狀「大失血」,你可以坐著不動,讓現狀流失嗎?讓這個現狀被改變嗎?因此我們必須要有創新突破的策略,來處理這個嚴肅的問題。

正名制憲,在站穩台灣事實獨立的現狀,國人應該建立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的最大共識,這宣示的是台灣不屬於中國,這是台灣客觀事實的存在。但是我們也知道,台灣這個國家之所以不正常,主要出於中國的打壓。

尤其如今中國大國崛起,可以與世界強權大聲講話,它的意見也比較能夠讓其他大國聽見。但是我認為,這種阻擋,僅是一時,是沒辦法永遠的。因此,我們必須想辦法走出去。

「正名制憲」是台灣的內政問題

由於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需要再宣布獨立,因此正名制憲,是台灣的內政問題。我們自己的名字,想要改,不行嗎?自己的憲法,想要改,不可以嗎?中國雖然大,但是並無合法權,無法統治台灣,針對台灣的內政,沒有進行干涉的實質合法性。因此從大策略觀來思考,這兩件事必須有所突破。

突破的方法,就是公民投票法的修正。一個國家要舉行公投,會受到限制,這是國際笑話,中國憑什麼比手畫腳?這是台灣維繫生命的關鍵之所在,日後台灣不論做任何選擇,都需要經過台灣人民同意,因此這部分必須有所作為。如何著手,可以更為細膩地來研究。

我經常說,我們必須展現全民的意志與力量,不是要與政府打對台,而是政府要有策略來推動,在國際上要發出聲音,提出台灣的訴求,一貫噤聲是不可以的。如果被動、沒有作為,對方就會軟土深掘,甚至主動打擊,那麼我們就會陷入一直挨打的局面。針對這種劣勢,如果能夠採取反制做法,我們創造的空間會比較大。

因此,總的來說,我認為國家元首應該跟全國人民講清楚,我們要追求國家的正常化,這是一個願景。

透過台灣正名,推行以台灣為主體的外交,日益迫切。「中華民國」自1971年在國際上已失去了合法性、正當性,不脫離「中國」的混淆,台灣就無法有效走入國際社會,「台灣」正名運動必須且必要。

必須徹底脫離「一個中國」的陷阱,台灣才能走出去

以台灣為主體的外交,必須徹底脫離「一個中國」的陷阱,才能有新的開始,新的機運。「特殊國與國的關係」以「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為國家明確定位,凝結全民的國家意識及國民意志,是新世紀台灣外交再出發的根本。將「國際孤兒」轉化為名實相符受國際尊重的「民主輸出國」。順應世界潮流,落實國際社會政治民主、經濟自由、社會多元開放的主流價值。

此外,政府與民間不是不認識中國,而是應該正確認識中國,同時對中共兼併台灣的統戰陰謀,要提高警覺。中國要併吞台灣,始終是它們擬定並推動的國家目標,絕對不會放棄的,我們不能存有任何幻想,以為可以與它談判取得和平,一定要依賴自己的實力。

面對中共的統戰,台灣應該更團結

所謂統戰,就是統一戰線,按照中共的定義,是為了化解阻力,變直線前進為迂迴前進,所做的暫時改良、妥協和退卻,並把這個統戰原理應用於對內對外的任何事務上。

簡單說,統戰就是「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反對少數,各個擊破」的原則。也就是把敵人分割為主要敵人、次要敵人,先聯合次要敵人,消滅主要敵人,然後再將次要敵人消滅之,這是以敵制敵的策略。希望利用最少量的軍事行動,能夠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

就如台灣,分為藍、分為綠,分為民進黨與國民黨,對岸利用這矛盾,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國民黨若與中國共產黨聯合,日後被共產黨消滅也是一樣的。

中國對台灣的統戰是無孔不入、無微不至,而且是全面性地發動攻勢,有其非常獨到的地方,對台的滲透,已是無所不用其極。例如文化統戰,可以說是十分驚人,到處都在播放中國拍製的宮廷戲劇,「康熙帝國」、「雍正王朝」等等,只有宮廷的鬥爭,沒有人民的歷史,這些劇情屢屢會刻意帶到台灣在何時收入其版圖。

或是當時的統治關係,這一方面是對台灣統戰,一方面則是透過皇權的統治,由上而下的指揮,人民無法反抗必須順服的意識,合法化中共的威權統治。

對岸甚至連學術活動也搞分化,2017年兩岸都市交通研討會,出現所謂迎雙北、拒中桃的做法,也就是歡迎非執政黨執政的台北市與新北市參加,而拒絕民進黨執政的台中市與桃園市,即是統戰分化的具體行徑。

又如藝人到中國所受到的約束,李明哲在中國的處境,世界衛生大會(WHA)的外交統戰,都是想盡辦法利用各種手段,讓台灣成為國際的棄兒。

因此,我認為對於中國的統戰外交,台灣應該揭發它,組織全民的力量,綿密地進行國內與國際的宣傳。記得美國跟我斷交時,在美國的僑胞與留學生人心惶惶,政府當時組成了海外宣慰團,由我領隊,到美國去巡迴講演、座談,讓海外國人都能夠參與,與外國政府與機關打交道時,能夠讓台灣的聲音出去,這就是全民外交,光靠政府是不足夠的。

推薦閱讀

【投稿】斷交潮襲來,台灣何不建立中華民國第二共和?
二戰結束後,台灣到底該歸誰?歷史老師用史料解密:中華民國能存在就是靠「主權未定論」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新時代的台灣:邁向正常國家之路》,由玉山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Picserv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