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中國曾經是最大的廢棄物進口國家,自從去年起,開始不接受任何固體廢棄物,今年再擴大限制品種,對於已開發國家無疑是帶來更大的成本壓力。

以下就讓我們來看,中國此做法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責任編輯:周政毅)

圖片來源:Michael Pereckas,CC licensed

文/葉舜欣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作為全球最大的廢棄物進口國家,中國日前宣告將進一步規範固體廢物等「洋垃圾」進口,包括未經分類的紙張、塑料和其他幾十種可回收材料等,以防治環境污染。

由於廢棄物嚴重影響環境品質,中國政府希望把減少廢棄物進口作為重點工作。繼2017年7月宣布不再接收進口固體廢棄物後,中國生態環境部19日再祭出一道禁令,為《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再增加32項品種。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財經新聞網》(CNN Money)報導,《一噸垃圾值多少錢》(Junkyard Planet: Travels in the Billion-dollar Trash Trade)一書作者明特(Adam Minter)說:「新的禁令和舊的禁令一樣,都被認為是不利於全球環境和中國競爭力的措施。」

他補充道,新的禁令為那些依賴中國來回收廢物的國家帶來了新的問題,目前他們還在努力適應2017年宣布的禁令,並且需要數年才能擴大自己的回收設施。

增加32個品種,分兩段時間執行

據《新華社》報導,將廢五金類、廢船、廢汽車壓件、冶煉渣、工業來源廢塑料、廢光盤破碎料、以回收銅為主的廢電機、以回收鋁為主的廢電線等16個品種固體廢物,調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自2018年12月31日起開始執行。

另外,調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的其他16個品種,包括不銹鋼廢碎料、鈦廢碎料、鎢廢碎料、鎂廢碎料、釩廢碎料、木廢碎料等,則從2019年12月31日起執行。

中國生態環境部發言人劉友賓表示,限制和禁止固體廢物進口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人民群眾健康的一項重大舉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tWt5KEfrcM

廢棄物進口禁令,全球回收業動盪

僅在2016年,中國就進口了730萬噸塑膠垃圾,耗資37億美元,佔世界進口垃圾的一半以上,其中美國、英國、歐盟和日本的廢棄物對中國回收業者的依賴最深。這項新禁令已經讓全球回收行業陷入動盪,因為廢棄物堆積在發達國家,無處可送。

《CNN Money》報導,目前在英國,低檔的塑料廢棄物堆積如山,而這些廢棄物最終將被焚化;澳洲昆士蘭州(Queensland)的一座城市也將直接把廢棄物堆積到垃圾填埋場。

美國廢料回收行業協會(Institute of Scrap Recycling Industries ,ISRI)表示,19日公布的措施將對美國向中國出口的廢鋼造成約4億美元的影響。

該研究所所長威爾諾(Robin Wiener)說:「我們仍然擔心這項政策對全球環保節能廢舊商品的供應鏈所帶來的影響。」

明特則稱,這項新措施可能會削減中國製造商的廉價金屬來源。他說:「這一舉措將提高中國的製造成本,並將影響許多消費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3_49w0jak

禁令未必不是好事

根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自2018年年初,中國不再進口「洋垃圾」後,各國都開始為廢棄物處理想盡了各種方法:歐盟表示,它正考慮徵收塑料使用稅;英國希望將其部分垃圾轉移到東南亞;美國則要求中國取消禁令。但專家認為,這些都不是長期的解決方案。

不過,英國回收協會(Recycling Association)的執行長埃林(Simon Ellin)認為,中國對於固體廢棄物的禁令事實上可以促使更多投資者投入回收技術

他表示,這是因為中國和其他國家,包括歐洲國家,仍然會購買可以回收利用的高質量廢棄物,中國只是不想要那些品質低且會造成更多污染的廢棄物。

在埃林看來,中國的禁令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禁令最終會迫使整個供應鏈從最初的產品設計,轉變為當地的廢棄物回收當局,以及對垃圾進行分類和回收的公司。

推薦閱讀

台南市府以垃圾打擊缺電,一年用光照亮 4745 戶人家
追求環保靠減碳真的對嗎?歐巴馬的「潔淨」計畫說明,禁煤反而破壞生態
和一年前丟掉的垃圾重逢是什麼感覺?他在美國做了一場垃圾追蹤實驗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不願成為世界垃圾桶 中國再增加「洋垃圾」黑名單項目〉首圖來源:Michael Pereckas,CC  licensed。)

更多上報好文請看:
向塑膠垃圾宣戰! 歐盟推2030前塑膠包裝全面回收再利用
中國拒當「全球垃圾桶」 西方垃圾無處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