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時間回到2014年3月17日,不到30秒,立委張慶忠就通過「兩岸服貿協議」,掀起了318太陽花學運,抗議人民佔領立法院,還面對警方暴力的鎮壓。並且,檢方之後以妨害公務等罪行,控告參與學運的黃國昌、林飛帆、陳為廷等人。

一審法官,援引「公民不服從」概念,判他們無罪,檢方不服上訴。二審結果如何?中央社帶你了解:

(責任編輯:陳彥廷)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灣高等法院今天表示,太陽花學運占領立院屬政治性言論,無明顯立即危險,應受言論自由保障,不具實質違法性,黃國昌等人也無煽惑犯罪主觀犯意,判決黃等22人無罪。

高院指出,黃國昌、林飛帆、陳為廷、魏揚、李惠仁等13人無罪確定。蔡丁貴等9人遭起訴可上訴第三審的聚眾妨害公務首謀等罪,但一二審都無罪,檢方只能在判決適用法令牴觸憲法、違背司法院解釋或違背判例時上訴。

檢方未控告佔領立院,不討論是否為「公民不服從」

時代力量籍立法委員黃國昌與林飛帆、陳為廷、蔡丁貴等22人,被控於民國103年太陽花學運期間占領立院,遭台北地檢署依煽惑他人犯罪等罪起訴。台北地院一審援引「公民不服從」概念,對全數被告做出無罪宣判。

高院發言人邱忠義說,檢察官只針對煽惑、集會遊行、侮辱公署及妨害公務部分起訴,沒有起訴占領立院的行為本身是否構成犯罪,所以沒有抵抗權、公民不服從等理論的問題。

立院未盡忠職守,人民佔領立院是最後必要手段

邱忠義表示,全案起因於立院審議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粗糙且有重大瑕疵,黃國昌等人認為立委未恪盡職守,選擇與立委議事最相關且對大眾生活影響最小的立院聚集表達訴求,並非漫無邊際流竄或刻意選擇大眾生活場所惹事生端。

高院新聞稿則指出,黃國昌等人為防止服貿協議草率通過,且當時實際上已無其他替代手段,因此號召群眾進入立院是最後的必要手段,屬於政治性言論,目的並非製造暴力、刻意妨害安寧,依司法院大法官會議第445號解釋,非屬明顯而立即危險,國家應保障此等言論,不具實質違法性,不能事後加諸刑罰。

合議庭也在新聞稿中呼籲,立委為民喉舌,若未能盡忠職守、誠實反映民意,本應接受人民最嚴厲的批判與反動,期盼有權者能傾聽民眾心聲,於政策制定之際,以促進人民福祉,慮及社會大眾權益為最高考量,減輕社會資源不必要的內耗。

警民推擠,民眾沒有妨害公務

針對陳抗中的警民推擠,合議庭認為,民眾是否妨害公務,應綜合現場情狀判斷,不是一與員警有肢體拉扯就構成犯罪,而綜觀案發情狀,即使民眾與員警互相推擠拉扯,但沒有激烈攻擊手段,也無刻意攻擊員警,警民還互相傳遞礦泉水,尚能彼此體諒,顯然沒有妨害公務的主觀犯意。

合議庭也認為,蔡丁貴等人拆下立院銜牌,意在表達對立院粗糙立法的不予苟同,吸引社會大眾關注此議題,屬政治性言論的象徵性方式,且未故意侵害他人人身,尚屬國家對言論自由最大限度維護範圍內,縱使使立法院難堪,政府機關也應容忍。

合議庭認為,檢察官無法證明黃國昌等22人犯罪,今天駁回上訴,維持無罪判決。

延伸閱讀

陳為廷奉勸柯文哲:柯 P 不要逃避!你是落實勞基法的「第一線首長」
秋後算帳!太陽花學運偵結起訴黃國昌、林飛帆與陳為廷等 119 人
給年輕世代機會!時力推 21 位「年輕人」參選議員,太陽花幹部也列名其中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太陽花占立院無罪 高院:應受言論自由保障〉。首圖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