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歐洲很強、很富裕、人人安居樂業嗎?
在整體東亞已經逐漸、部分替代歐洲在全球產業鏈地位的此刻,這個假設可能無法成立。
歐洲這些年經歷了什麼,為什麼變成競爭力快速衰退的區域?(責任編輯:鄒家彥)
文 / anono
為什麼移民德國的中國老婦,還回中國爭家產?
前不久遇到一個 60 多歲阿婆,90 年代費勁從上海移民到德國,現在回來爭家產。父親名下有 2 套房﹐一套房拆遷補償了一套房﹐外加約一千多萬的現金,她自己分到了其中的 200 多萬,另外一套等母親去世後分掉。
但這套房因為沒有她的名字﹐也已經是德國國籍,所以當初做遺產分割的時候﹐也沒有她的份兒。根據中國的遺產法算法﹐她應該最多還能拿到 50 多萬,折算歐元約為 6 萬多。
然後她就說﹐也是一筆很大的錢啊!當然要拿到這筆錢需要很多周折,訴訟在所難免。上海人一輩子的價值都是房子,說起來也蠻悲哀的。
細問之下﹐才知道﹐這些年她在德國拿的是低保綜援。一個月一千多歐元﹐丈夫也是多病纏身,需要用錢的地方多。但她也不願意再回中國﹐一則不再有養老金醫療保障,二則她也沒有錢在上海買房子,三則她已經過慣了德國的生活﹐按照年紀也不會活的太久。
但是她又說了。那些穆斯林難民拿到的錢比他們多多了:不工作、佔用資源、社會財富優先轉給這些人,她丈夫也是德國人﹐勤勞一輩子,兩個人還得靠拿綜援生活﹐無人問津﹐不然也不會跑回上海爭遺產,所以你覺得這樣的社會能撐多久?更別提歐洲綠化如此嚴重的黯淡前景。
新興國家,逐步取代傳統歐洲工業與科技實力
不過我還是認為﹐全球貿易壁壘的時代要重新來臨了。新興的國家逐步取代了傳統歐洲的工業與科技實力,比如﹐IC 產業歐洲就剩下了光刻機和 ARM﹐剩下的玩家集中在美國和東亞;互聯網方面﹐美國一家獨大﹐歐洲幾無建樹,中國異軍突起﹐也做了很多應用創新,甚至蘋果 App store 銷售額前三甲﹐也是中美日,佔據了整個份額的約 80%。
電信行業就剩下三家﹐歐洲一家﹐美國一家﹐中國一家半;手機制造國﹐就剩下美國﹐中國﹐韓國三家﹐剩下的都是渣渣;第四代戰機﹐歐洲現在完全指望美國制造;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也裹不足前﹐被中國搶佔先機,英國也沒有能力獨自建造超大戰艦﹐當然也沒能力建造核電站。
當然也就是德國一枝獨秀﹐但德國能扭轉乾坤麼?
一支獨秀的德國,還得先解決難民問題
不見得﹐先把自己的難民問題解決掉比較實際。希特勒要比默大媽有效的多,默大媽會預見到自己的政策在歐洲造成的洪水滔天麼?我覺得答案是 yes﹐但領袖的虛名會讓人盲目。
這個問題也不單單是西歐﹐俄羅斯也是如此。
俄羅斯如今就是大號的加油站﹐軍工方面已經有快三十年,沒有制造出一艘水上大型戰艦﹐缺錢固然是原因,但技術退步﹐人才流失﹐也是事實。就好比前面有人問:中國跟俄羅斯打全面戰﹐誰勝誰負?這個答案其實一目了然。俄羅斯軍事賴以維系的資本,如今也就是靠核彈了。常規軍事力量衰退太厲害。沒什麼可比性,假以時日﹐中俄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世界 GDP 排名上﹐印度超過英法德也是這幾年的事情,當然印度 GDP 水分很大﹐對比下印度和中國同樣 GDP 的時候,各項產出、電力、能源等基本指標﹐差距很大很大,但趨勢是很明顯的。
東亞已經部分替代歐洲在全球產業鏈上的地位
如果把東亞看作為一個整體﹐從日本到韓國台灣﹐再到中國,科技的提升、產業轉移﹐東亞作為一個整體已經部分替代了歐洲在全球產業鏈上的地位,並且隨著中國科技實力的進步,這個替代效應也會越來越明顯。歐洲失去了東亞市場,並且會逐漸失去更多的市場。
歐洲一旦衰落到難以抵抗全球貿易的競爭﹐關起來門自己玩,也是能養活不少人的。但代價顯而易見﹐生活水準和 GDP 都會衰退,歐洲現有的技術基礎和積累的百年財富﹐依然能讓歐洲維持一個相對不錯的生活狀態,但想躺著賺錢是不可能了,想維持自身的競爭力﹐除了關門﹐沒有更好的辦法。
至於難民造成的穆斯林問題﹐更是一個無解的未來。
在英國﹐穆罕默德已經是新生兒排名第二的姓氏;在德國﹐難民的規模也是非常龐大;前不久法國總理參觀西安﹐居然參觀的是清真寺﹐你還能說啥?這可是歐盟的核心國之一﹐無論是政治意味還是宗教意味﹐都不言而喻,歐洲在文化昌明經濟突飛猛進的時代﹐都沒有能力將這些穆斯林同化,如今歐洲都是老人﹐且競爭力快速衰退的狀態下﹐又有什麼希望避免沉淪。
當然這也不是說中國有多好,中國也有穆斯林綠化的問題,也有人口老齡化問題﹐這倆都是無法回避的未來發展隱患。不過跟歐洲比﹐至少中國目前還處於上升期﹐政府組織能力、運轉效率、漢文明的基本盤﹐這些都在。
中國的問題是在於如何在與美國的競爭中勝出;歐洲的問題是﹐如何在可見的強權並起的時代﹐維持自身的繁榮,以及歐洲的基督教文明延續﹐還是毀滅﹐都是在未來幾十年裡能見分曉的。
(本文經原作者 anono 授權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連結 在此 。首圖來源:Euro Slice,CC liscened。)
推薦閱讀
別急著嘲笑中國人──人類經濟發展史上,從日本到美國、英國、歐洲人都當過沒品觀光客
儒家文化阻礙華人進步?會有這種想法,其實是中了歐洲中心主義的毒
為何福斯造假醜聞對德國、甚至整個歐洲都是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