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能忍受新台幣上印著孫中山與蔣介石多久?
2016 年歐巴馬宣佈美元改版,為紀念 2020 年美國女性平權修憲案 100 週年,改版設計也決定使用對女性參政、黑人平權運動有重大貢獻的人物,例如馬丁路德金恩、哈莉特·塔布曼——美鈔設計從白人男性轉為黑人和女性、從軍事元首轉為民主運動的先驅者(按:換鈔計畫因川普上任總統被擱置,長期忽視女權的川普會做這決策也不意外。)
很明顯,美國在更換國幣前思考的,首要是「國家價值」。
也很明顯的,現行新台幣不具台灣價值。長期倡議更換鈔票設計的民進黨立委高志鵬,在 2017 年 10 月宣布舉辦「新台幣設計競賽」,希望透過重新設計新台幣,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設計之美。比賽進入投票階段,吸引眾多媒體報導以及長期支持轉型正義的網路意見領袖分享討論,上線第三天甚至擠爆網站主機!
「台灣價值應該展現在國幣上!」高志鵬接受《報橘》專訪說,國幣放什麼圖像應有全國人民共識,而不是 20 年來都被孫中山與蔣介石「佔據版面」,「這也是為什麼我舉辦『新新台幣設計比賽』,希望透過公民的參與推出一款由人民決定的鈔票。」
現在就去投票,看看有哪些美麗又具台灣價值的作品入圍 >> 投票
「過年領新鈔,設計卻 20 年都一樣,想想也奇怪」
高志鵬號召重新設計新台幣的源頭,要追溯到 2017 年農曆年。「台灣人過年習慣去銀行換新鈔,但紙鈔上的圖案將近 20 年都沒有換過,想想也有點奇怪」,雖然從1946 年還在中國的行政院,授權台灣銀行發行「台幣兌換券」到現在,舊台幣到新台幣已改版九次,但每次改版一定有孫文和蔣介石,「坦白說,真的看膩了。」即便是現在使用的版本也是 2000 年發行,至今使用 18 年!
但這想法,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兩個最大的負面聲量,一個是「意識型態操作」,一個是「勞民傷財」。
「討論」換新台幣不是意識形態,「不能討論」才是意識形態
「這個議題在網路上只有兩種人反對,一種就是意識形態作祟認為只要民進黨改的,都是破壞『中華民國五千年的道統』。
他們覺得民進黨執政是竊取了他們的中華民國,這種反應我們在阿扁總統執政的時候也看多了,這種意識形態的膝反應我們很難說服。」
高志鵬說,「討論」換新台幣不是意識形態,「不能討論」才是意識形態。針對這些批評「只是在操作意識形態」的評論,他說,事實上這社會正有許多意識形態是假「拚經濟」之名在運作,只要有人想討論像「新台幣更換設計」這類事情,就被「全面綠化」、「綠色恐怖」等緊箍咒綁住。
「但這次(新台幣設計比賽)投票那麼踴躍,表示大家不再那麼被這種評論制約。」
高志鵬提到一個最實際,但一般人可能感受不到的新台幣必須重新設計的原因:那些二二八、白色恐怖受害者,每天拿著印著蔣介石臉的鈔票銅板,情何以堪呢——這是更換設計後可達到的「轉型正義」價值。
另一個價值是,高志鵬認為鈔票不只是購買力與銅臭味,也是展現國家文化、美學、藝術與歷史,以及國家民族意識的體現,簡單來說就是台灣價值,「但是我不認為現在的新台幣有表現出台灣價值。」他說,好的國幣、精美的鈔票是國家品牌的加值,要能讓世界看見台灣。
「何況,如果台灣的新鈔設計出來後,可以去參加世界紙幣協會大獎,也是一種台灣之光,這何嘗不是一種拼經濟?」高志鵬說。
換設計勞民傷財?但央行本來每年就固定編 40 億淘汰舊鈔
第二種反對新台幣重新設計的原因是:換鈔票六年要花 500 億(平均一年 83.3 億)——「但這其實是被央行和國民黨嚴重誤導的數字,」高志鵬說。
他解釋,央行說的 500 億包含換鈔票 112 億,以及換硬幣 371 億,「但這次我強調的是改鈔票」;另外,紙鈔是會耗損的,一張紙鈔平均一年半至兩年半會耗損到無法使用而回收,所以每年央行「固定編列」約 40 億元汰舊換新。
「把央行說的(換鈔票)112 億,以六年時間每年逐步汰換,一年只需要花費 18 億,比央行編列的例行性支出低太多了!一點也不勞民、更是完全不傷財!」
還有一部分反對聲音認為,現在是電子支付時代根本不需要紙鈔,所以也不需要討論紙鈔設計的議題,高志鵬反駁,「這種說法其實很無知,2015 年有三個國家發行新鈔,新加坡、英國和瑞典,這三個國家電子支付使用的比率都超過50%,所以換鈔和電子支付兩者之間根本沒有關聯。」
既然根本不浪費錢,為什麼央行總拒絕討論「換鈔」?
看來,換鈔票不勞民也不傷財,每年本來就有預算做類似的事情,央行總拒絕討論的原因,只是因為不符合執政政府主打政策。畢竟,主流民意想要拼經濟,年輕人想擺脫低薪困境,老人希望得到妥善照護,政府需要盡可能滿足所有人的期望。
「但是身為民意代表,至少可以利用立法委員的影響力,用我手邊民間的資源來倡議,自己掏腰包辦比賽,無非是希望能夠凝聚共識,替未來改版做好準備。」
高志鵬也提到,2017 年 7月有網友在國發會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將莊朱玉女女士放上10元硬幣,因為她賣了50年的10元便當給辛苦的窮人;但卻換來央行敷衍的罐頭回應,以「缺乏社會共識」、「程序繁雜影響深遠」、「使用良好,耐用度可達三十年」三大理由否決提案,「所以我之前只好在總質詢時問彭總裁,目前流通的『孫文版十元硬幣』就是六年前偷偷改版,當年也沒經過凝聚社會共識的程序,如果程序繁雜、耐用度良好,六年前何須改版?證明當時的改版是黑箱進行」,央行否決「十元便當阿嬤」的理由,直接打臉六年前的自己。
現在,央行總裁由彭淮南更換為原本的副總裁楊金龍,換鈔可有曙光?高志鵬表示將持續透過質詢跟央行對話,「賴清德院長所承諾的『諮詢委員會』,是最起碼的要求。」(按:高志鵬已提案修法成立「國幣設計委員會」,於新台幣改版時納入公民參與程序,讓民眾自己決定新台幣樣式;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將設置諮詢委員會,採納民眾的意見。)
請問委員,得獎作品真的會成為我們的最新新台幣嗎?
回到正在進行投票中的新新台幣設計比賽,高志鵬說比賽總獎金超過 30 萬,徵稿三個月共徵集 31 組專業組,經過線上初審,最後六組進入第二階段全民線上投票,「真的很感謝那麼多專業的設計師願意報名,獎金雖然看起來不少,但相較於這些設計師在業界的行情其實是很微薄的,我相信他們也是為了台灣價值而付出!」
至於得獎作品能不能成為「新新台幣」,高志鵬說比賽作品都非常出色,一定會替這些作品爭取,讓未來的諮詢委員會能參考得獎作品設計。他也補充舉例,挪威銀行 2014 年舉辦主題為「海洋」的新鈔設計比賽,八組參賽隊伍中最後融合其中兩組的元素形塑新設計,並在 2017 年 5 月正式發行。「或許我們台灣也能像挪威一樣,最後融合新台幣設計比賽不同作品的元素,最後設計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新鈔。」
投票至 2017/2/25 止,大家快手刀去投票吧
將好的設計和美感注入產品或服務並提昇附加價值,是台灣產業轉型的關鍵環節之一。高志鵬以韓國為例表示,韓國重視「價值」所以拍得出《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和《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這種兼具轉型正義和票房取向的娛樂電影。
「看韓國轉型正義做得多麼徹底、韓國產業轉型的成功,回頭來看看台灣才會發現,韓國絕對不是只會拼經濟的國家。
韓國人正在散發他們的韓國價值,這才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要確立台灣價值、堅持台灣價值、讓世界看見台灣價值,我相信新台幣的改版有助於我們達成這個目標。」
新新台幣設計比賽正在投票中,所有人都可以進入新台幣設計網站透過臉書帳號登入投票。每一個臉書帳號在投票期間每天都可投票,每個帳號可以對多組作品投票,但針對同一個作品僅可投票一次,且投票後不得更改,一直到2月25日投票截止,不管是支持轉型正義,或者純粹希望新台幣可以變得更美,大家都一起踴躍參與選出最美的新台幣吧!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