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選這本書:《再寫韓國:臺灣青年的第一手觀察》】

本書作者陳慶德旅居韓國十年,是作家、首爾大學博士候選人,也是韓國社會文化專家,他以台灣人的眼睛,看南韓的社會現實,這是今天我們要來討論的事:

從墾丁天價魯味開始,社會上興起一連串對台灣觀光的檢討聲浪,但反觀韓國大邱有一條街,人人都賣一樣的東西、訂一樣的價錢,卻沒有哪個攤販想取巧用投機的方式攬客,也沒有人會把客人當冤大頭亂開價——為什麼?

(責任編輯:余如婕)

圖片來源:Youtube 影片截圖

文 / 陳慶德

CP 值,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超值的物品,然而,真的有願意虧錢做生意的商人嗎?瘋狂追求 CP 值的臺灣人,真應該看看本文中大邱烤腸一條街的範例。

大邱烤腸一條街?那是什麼東西?

如果說日本京都出美女,那麼韓國則是大邱。不過大邱除了是有名的美女之都外,料理也是一絕。如果來到首爾大街小巷一看,很多烤腸店看板上都會掛上「大邱烤腸」(대구 곱창,即為烤小腸)作為噱頭攬客。的確,一跟大邱人提到當地美食,他們讚不絕口的就是烤腸。

一般的韓國烤腸分為「烤牛腸」跟「豬腸」,更細分的話,烤腸指的就是牛、豬小腸部位,因為腸部比較小,除了單烤,若做成炒小腸,通常會搭配一些冬粉、蔬菜,雖油膩但也富有嚼勁,吃著吃著很容易上癮,韓國人大都當作下酒菜,邊喝酒邊聊天邊嚼小腸,這也是韓國人的日常風景。

此外,許多店家在炒過小腸的鐵盤,也都會利用剩餘的牛豬油,加入海苔飯做成烤腸炒飯(곱창볶음),味道也是一絕,若是要吃飽的話,也有單點類的腸鍋(곱창전골)等。

韓國人不僅常吃烤腸,大腸頭(막창)也是餐桌常見,大腸頭指的是豬內臟中連接肛門的最後一根腸子(마지막의 창자)。烤大腸頭通常是使用豬腸,一方面取得容易,二方面也較便宜,不過饕客最愛吃的大腸頭,是牛四個胃中之一的「皺胃」的牛大腸(소막창),價格可能會貴上三分之一,此外也有羊大腸頭等。

大腸頭若跟小腸相比,分量大上許多,也更為油膩,烤的時候剪刀一剪,經常會噴出油汁。也由於大腸頭油脂含量較高,少見炒類或湯鍋類料理法,最傳統的吃法是烤後沾上一點鹽巴、洋蔥,或是搭配一些烤豬頭皮(돼지껍데기),極為下酒。最後,還有所謂的烤大腸(대장),只不過跟前面兩者比較,大腸更顯得油膩,不似前兩者受民眾喜愛。

那麼,為何一提到烤大小腸,十之八九的韓國人都會指向大邱,甚至大邱人也以烤腸、烤大腸頭為傲呢?除了大邱人嘴特別挑、愛吃,這也得從大邱廣域市市中心,南區的大明洞(대구광역시 남구 대명동)一條有名的「安吉朗烤腸一條街」(안지랑 공찹골목)講起。

在大邱吃烤腸,這是當地現況

來到大邱,只要跟計程車司機或是路人,問哪裡可吃到名產烤腸,當地人想都不用想,必定指向這一條街。我曾與曾大哥前往安吉朗烤腸一條街考察數次,來到入口處可見到又大又炫目的 LED 歡迎招牌。

1979 年安吉朗最初是以傳統市場模式出現,直到 2000 年後,才慢慢轉型成烤腸一條街,所以市場門面的招牌被換過數次,且隨著韓國近幾年大力推行國內觀光,烤腸一條街的招牌上,還特別標示出「年輕人的街道」(젊음의 거리)字樣,試圖吸引國內外前來大邱旅遊的年輕人、附近大學生,來此一嘗烤腸。

之所以會推出這類廣告標語,在於一般韓國人傳統印象中,吃內臟、烤大小腸多為上了年紀的阿祖西(「大叔」,아저씨),這裡的店家為了推廣,都會統一給還在上學、沒有太多收入的大學生九折優惠,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吃吃看上一代的美食。

根據大邱文化觀光網頁統計數據,半公里的烤腸一條街約有 63 至 66 間登記的店面入駐,這裡的店家多為十到二十坪店面,少見推車攤販;但就我實際到訪的經驗,店面數量恐怕不僅如此,且越晚人潮越多,尤其是炎夏,店家外的火紅色椅子都被坐滿,門庭若市,也可看到許多大學生來聚餐。安吉朗烤腸一條街,不再是上了年紀的四、五十歲大叔才會來的街道。

更值得注意的是,整條街賣的是「統一菜單」烤小腸與大腸頭,以及各種啤酒與燒酒,少見其他料理,有的也只不過簡單的麵條、白飯、煎餅。與首爾一人分約為九千韓圜起跳(約臺幣 250 元)的價格相比,或在當地非烤腸一條街的外面推車店家,價錢可以少了將近三分之一,只要六千韓圜(約臺幣 170 元)的烤腸,但大邱人可不吃這一套,反而願意來到安吉朗大快朵頤。

圖片來源:Youtube 影片截圖

在這條街上,不盛行 Cost down、CP 值這種事

安吉朗每間店統一菜單價格—烤腸 500克,韓圜一萬二千元(約臺幣 430 元),生大腸頭 200 克及大頭腸 150 克,八千韓圜(約臺幣 230 元)——看似價錢貴了一點,但人們可不介意。

為何?因為,烤腸一條街少見有「不良」店家試圖破壞價格,所有店家除了菜單統一,連價錢也統一。若是假設一人分烤大腸頭統一價八千韓圜,少見有人會推出低於此價格販售,破壞行情。

就算推出這樣的價錢,恐怕也很難受到消費者青睞。因為消費者想的是,這裡六十多間店家都賣八千元,為何只有你賣七千五百元,是偷工減料?還是佛心來著?

如果在台灣出現這樣的一條街,會發生什麼事?

「慶德,你有沒有想過,萬一在臺灣出現這樣的一條街,我跟你保證,一定會有店家把價錢壓低,打壞行情!」有著二十多年經營餐廳經驗的曾大哥繼續跟我說,「你知道我為何每次到大邱,都喜歡來烤腸一條街嗎?因為我喜歡這裡做生意的氛圍,以及來這消費的顧客氣氛。

簡單地說,一條街價錢統一,來到這裡的遊客,找的不是哪間比較便宜,反而第一眼會看店家用的食材是否新鮮、店內裝潢是否吸引人、服務生的態度是否夠好、餐廳是否乾淨等,之後吃的就是廚師的手藝,萬一這間不好吃,包准下次不會再來了,在這近六十多間的店家,互相比的是自己店內家的食材與手藝,沒有人在比什麼價錢的啦!

有時候,商家壓低價錢做生意,恐怕食材也大有問題,消費者大家想找便宜的吃,但總要有個行情價吧?一條街人家都賣一盤兩百,只有一家店賣一盤一百,這樣你真的敢吃嗎?拚俗、拚便宜,真的是會害死人啊。」

的確,在號稱韓國最大獨立統一菜單的安吉朗烤腸一條街內,若是出現一間「破盤價」的店家,除了傷害左鄰右舍的感情,管理員大概也不會視若無睹。若要漲價,不是整條街一起漲,就是要漲得有道理,如食材大量變動,或是通貨膨脹,或是店內裝潢、機器有所更新等,漲得必須有理。

因為,韓國消費者可是算得很精,何況慕名而來的饕客,來到這不是找哪間店比較便宜,而是哪間店的師傅手工比較細緻、哪間店的餐廳擺設與衛生較好呢。

統一菜單、統一價位、統一促銷(只給予大學生九折)的作法,成功帶起大邱烤腸一條街的名聲與遊客人數,於二○一二年,此街也申請為韓國境內五大主題飲食街,隔年前來此一嘗烤腸的遊客,增加了 39%;二〇一四年則持續增加到 40%,逐年增長。
過往被丟棄、不被青睞的內臟,屬於韓國人老一輩吃的烤大小腸,在安吉朗烤腸一條街以全新的行銷手法,成功推廣這道料理,除了讓年輕人體會到傳統上一代的美味外,也讓我這一位外國人看到韓國人做生意的另外一個風貌。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再寫韓國:臺灣青年的第一手觀察》由 月熊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篇章為〈臺灣拚 CP 值,大邱安吉朗烤腸一條街道拚的是?〉首圖來源:Youtube 影片截圖。)

這些產業都注意!Cost down 真的會玩死人

旅行社的辛酸告白:客人要新車、唱歌唱到爽還要便宜,無限 Cost Down 的國旅還有救嗎?
【台北東區興亡史】再 Cost Down 啊!曾經繁榮的五分埔服飾街就是這樣被玩死的
繼續 cost down 吧!英國牛津研究:台灣專業人才出走潮,將成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