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長之爭情勢詭譎。圖右為嘉義縣長張花冠、左為嘉義縣議長張明達。圖片來源:中央社。

文/陸之駿

民進黨嘉義縣長初選,國民黨嘉義縣市,甚至雲林縣、南投縣重量級地方派系紛紛出錢出力,正逐漸升格成為2018年大選民、國兩黨前哨戰。

眾所週知,國民黨在嘉義縣的「國王人馬」,是形象良好的不分區立委王育敏。既然如此,為什麼國民黨地方派系,卻如此賣力幫議長張明達(民進黨籍)拼初選呢?十分耐人尋味。

很簡單的一個表啓理由就是:國民黨不希望翁章梁(民進黨籍)勝出、成為王育敏的對手。介入敵對黨的初選,使較弱的成為大選對手,這種卑鄙的手段,在台灣倒也不是第一次。非但國民黨做過,民進黨支持者亦曾全力挺柱,使洪秀柱一度成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

不過這一次,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

2014年民進黨提名當選的縣市長,絶大部分執政三年多來,都表現良好。至少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任何一起和操守問題有關的弊案。

面對一個掌握中央及地方執政優勢,又基本上無弊可揭的民進黨,國民黨2018年這場仗,本來就很難打,加上各地又普遍沒有適當人選,於是雪上加霜。

如果民進黨出現一個「破口」,譬如在任何一縣市提名了一個道德上有嚴重問題的人物,正所謂「一粒老鼠屎臭了一鍋粥」,2018年地方首長選舉,國民黨就有了翻盤、逆轉勝的可能。

所謂的「道德嚴重問題」,形形色色,可以是貪瀆,也可以是緋聞,更可以是和黑道千絲萬縷的關聯。民進黨只要有任何一個地方首長候選人,沾上其中任何一項,「負面外溢效應」就足以讓民進黨翻船,一如2014年一個連太子就拖垮了國民黨在全台灣的選舉,連藍大於綠的桃園市,吳志揚也輸給鄭文燦,關鍵就出在「吳志揚是桃園的連勝文」一句耳語。

2014年台北市的外溢效應,一方面是正面的柯P效應,想投柯P、戶籍卻不在台北市,只好花錢買車票返鄕投民進黨。另一方面則是:反連勝文的海嘯,一路從台北市擴散全台灣。

國民黨是2014年最大受害者。這切膚之痛,痛定思痛,很自然會希望民進黨在2018年提出一顆老鼠屎。

作為調和鼎鼐的議長,張明達的支持力量不分藍綠或其他顏色,無可厚非。

但假設他成為民進黨的嘉義縣長候選人,則毫無疑問的,作為爭議性人物,嘉義縣就會成為國民黨2018年絕地大反攻的破口。

或許有人會批評,這樣的假設,杞人憂天。但如果是我替國民黨操盤2018年選舉,我真的會這麼幹;理由很簡單:這是贏的有效辦法。

(本文經專欄作者陸之駿授權刊登,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來源:中央社,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投稿】嘉義市長政績檢查 2:非典型俠客涂醒哲
【投稿】嘉義市長涂醒哲政績檢查:他是全國吊車尾市長,還是開通前朝建設大功臣?
見證台灣民主的奇蹟!KMT 嘉義立委賄選多到可以製成「實價登錄地圖」(票票還不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