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玉蔻

濕冷的週末,警察就這麼陪著時代力量的立委們淋雨。看來苦情的戲碼,或許能換到些許同情,可是,仔細觀察,這場抗爭本質上就是個鬧劇

如果立法委員都要走上街頭才能阻擋法案,何不如民眾自己上街?

儘管只有 5 個席次,時代力量仍肩負著人民託付的權利,他們真正的戰場應該是在立法院。這次黃國昌與徐永明帶著洪慈庸、高潞‧以用及林昶佐一起在凱道禁食抗議,完全搞錯了抗議對象、抗議地點與抗議方式。

如果他們是要對總統小英喊話,做為立法委員,這樣的訴求已經超越了體制 ─ 立法委員監督的可是行政院;如果他們是要對黨主席小英喊話,那麼抗議的地點應該是民進黨中央黨部;他們用絕食的方式進行抗爭,是認為勞基法修法毫無談判的餘地,只能用這樣激烈的手段嗎?

有了這些問題,再加上時代力量抗爭前沒有提出自己的修法版本,甚至抗爭後回到立院他們更退出朝野協商,讓人不禁懷疑「他們是不是忘了自己是個立法委員,需要代表人民商議法案內容?」

政治不是只有曝光跟選票,時代力量別忘了立委的身分與職責

時代力量真的有意見,他們真的要做的不是走上街頭,而是研究與了解修法的可能影響,提出自己的版本,用論述吸引大眾支持。像現在這樣胡鬧,只會讓中間選民的中堅力量心中更有疑慮。

時代力量的誕生,是時代的大勢所趨、是太陽花學運後留下來的一顆種子;而澆灌它的養分,是源自民進黨的奶水。2016 的選舉,若沒有民進黨的拉抬、禮讓,新生的時代力量恐怕難以突破兩黨基本盤的同溫層,早夭於上次選舉之中。

提到這些過往,不是要時代力量知恩圖報,拋棄自己的理念在監督上放水;而是提醒他們要謹記過往彼此相助的情誼,不要無謂的撕破臉,更不要忘了自己的角色與舞台。即便時代力量因為這場抗爭為年底選舉爭取到曝光,這樣的短線操作恐怕只會讓這個小黨逐漸忘了自己究竟是為何而選,變得只在乎選票本身,更削弱催生出他們的社會力量。

(本文經原作者周玉蔻授權刊登。封面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