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賴清德「功德」說立刻讓行政院多了個「功德院」的綽號,但其他部院竟然也有小名,而且整理這些綽號的還是中國媒體《觀察者網》!讓我們看一看你還知道哪些綽號:
(責任編輯:余如婕)
文 / 馬雪(觀察者網)
台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稱照顧服務人員的薪水看似不划算,但要當成是「做功德、做善事」,引發民怨。台灣青年團體自主發起幫行政院「正名」活動,自製貼紙,將公共汽車與地鐵站牌上的行政院改名為「功德院」。
除了「功德院」,台當局一些部門早有「封號」。猜猜,瘋人院、蚊子院、恐龍院各指的是什麼?
總督府

2017「秋鬥」11月12日登場,參與者遊行至“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示威,警方架起障礙物阻止民眾前進。
台北總統府建築,是日本殖民時代興建的總督府。二戰末期,被盟軍轟炸機炸毀,1948 年修復,命名「介壽館」。1949 年底,國民黨敗退台灣。1950 年 3 月 1 日,踞守台灣的蔣介石在台北宣布復任中華民國總統。此建築物就成為名義上的國民黨當局的總統府。
1950-1957 年短暫期間內,「總統府」和「行政院」合署辦公,此外,該建築物本來介壽館門首銜牌,直至 2006 年 3 月 25 日才由民進黨當局正式取下,正式更換為總統府。
近年,台灣網民常把總統府謔稱為總督府。蔡英文上台後,由於綠營去中親日路線,台灣網民吐槽,總統府已經復闢變回日本殖民時期駐台的總督府。
瘋人院
瘋人院應該是最好猜的一個吧⋯⋯。
與行政院同屬一級機關的部門,最有名的綽號,當屬立法院的瘋人院。
台媒稱,近四十年來,立法院一直是媒體鏡頭焦點,除了推擠互毆,加上許多立委爭議言行不斷,聲名狼藉,被稱為瘋人院,堪稱實至名歸。
儘管如此,瘋人院仍然是每天台灣政治新聞的主要產地。立法院也是各台媒少數在同一個點上,同時派駐多名記者的路線。
恐龍院
給個提示,還記得台南一法官引用魯迅文章判案那令人窒息的操作嗎?還有涉槍案疑犯稱養的蜜蜂沒人照顧會死,法官把他放了的事?
司法方面也是台灣社會近年民怨的爆發點,部分台灣司法官出身大學法律系高材生,一畢業就考取公職,沒有實質社會經驗,因此見解常遭民眾質疑,被諷為恐龍法官。
身為司法體系的最高單位,台當局司法院不免被冊封為恐龍院……。
蚊子院
脫胎自古代御史制度的監察院,角色定位在台灣始終有所爭議。監委也由過去地方議會選出、具有民意代表身份,到如今變為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的「準司法」。
不過整體而言,對監委「不打老虎,只打蒼蠅(蚊子)」的質疑,一直存在。

雖然位處行政院和立法院之間,監察院在太陽花學運時期完全沒事。
監察院的民意地位有如蚊子院,一個明顯的例證是三年前的太陽花學運。反服貿的學生,不僅佔領立法院及其周邊道路,還一度攻入行政院與警方激烈衝突。而處於行政、立法兩院之間的監察院,在近一個月的學運期間,根本「西線無戰事」。
甚至當警方強力奪回行政院,與學生在忠孝東路上扭打,鎮暴車水柱強力噴灑,還是沒有抗議者試圖順便闖進一旁的監察院。
不過蚊子院不用太難過,位處市郊木柵的考試院,連取綽號的人都沒有呢……。
斷交部
《聯合報》稱,1971 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後,連續兩年各損失 12 個邦交國,台外交部也博得「斷交部」的諢號。巴拿馬宣布與台灣「斷交」後,台灣各界都擔憂會不會引發「斷交潮」。上海復旦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信強還曾透露, 「現在至少有 7、8 個國家,甚至 10 幾個台灣的『邦交國』想要與中國建交。」
報導還稱,台當局外交部還有一個稍微好些的綽號——「魔法部」,因為其網址為英文縮寫MOFA(“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拜《哈利波特》走紅所賜,讓外交部在新聞界,終於有個一個比較正面的綽號……。
國防布
至於台國防部,在 2013 年的陸軍下士洪仲丘命案中,媒體一度報導洪仲丘死亡的禁閉室錄像畫面中斷,「可能是被黑布蓋住」。消息一出輿論嘩然,對國防布的抨擊傳遍全台,當時沒有公職身份的蔡英文,也頭綁國防布布條參與凱道靜坐抗議。
雖然事後證明,這則新聞根本是子虛烏有的「文創」,但至今仍有網民愛用「國防布」一詞,表示對台軍的不信任。
便當局
擁有百年曆史的台灣鐵路管理局(簡稱台鐵),由於人事壓力沉重,票價又多年不得調漲,導致車輛汰舊換新速度緩慢。而且,不斷應地方要求增設車站與班次,路線負荷量過大,也導致經常誤點。相較於成立不久、人員階層還相當年輕的台灣高鐵,台鐵形象總是見絀。
雖然形像不好,但台鐵賣的的火車便當,是台灣民眾的集體記憶,銷量長久不衰。但也因台鐵的正面消息,幾乎都與便當相關,被鐵路迷與交通線記者戲稱為便當局。
便當分局
有人以「賣便當」揚名,也有人以「吃便當」著稱。
台北市警局的中正一分局,管轄範圍正是台當局各「政府機關」所在地,一旦有大規模群眾運動,警察就得到街頭與群眾對峙。尤其近年示威遊行活動頻率愈來愈高,台當局調動防堵的警力規模也愈來愈大。警察們往往席地而睡,一連多日只能吃便當,「便當分局」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台北中正一分局常面臨大規模群眾運動,分局警察可說是吃便當專業戶。
(本文經合作夥伴 觀察者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除了“功德院”,台當局還有瘋人院、蚊子院、恐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