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我們都知道抽菸對健康不好,但政府有可能藉由推動政策來讓大家戒菸嗎?台灣董氏基金會確實提倡提高菸稅、以價制量,至於國外又是怎麼做呢?

來看看經濟學人所做的這個調查,就是政府從上到下制定政策,以改變行為的例子。世界各國這幾年在降低抽菸人口所做的努力,到底成效如何?(責任編輯:黃靖軒)

距離最初發現抽煙會致命的研究,至今已經五十餘年。全球每年死於吸菸的人數有超過六百萬人,但這樣的行為卻始終沒有辦法根除。最近,由醫學雜誌Lancet所建立的研究,從法令的角度來提供一些可能的原因。

這個研究包含了一百二十六個國家,並用吸菸人口與五種量表來進行統計:提升菸稅的比例、國內禁煙區的多寡、戒菸配套措施、煙盒上的警告標語,以及對菸類產品廣告的禁止。

本圖是2007-2014年 126 個國家採納 WHO 建議的狀況,橫軸是各國採納建議的數量(0-5),縱軸是國內抽菸人數的升降。圖片來源:經濟學人截圖

在西元二零零七年至一四年之間,這一百二十六個國家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提供的數值作為標準,在國內實行減少抽菸的宣導。舉例來說,WHO建議菸的稅率要達到產品本身的75%,所有的大型廣告看板也不得有香煙的廣告,更不可以進行推銷折扣,或讓菸草公司做任何活動的贊助商。

根據研究顯示,在二零零五至二零一五之間,越嚴格執行這五項要求的國家,吸菸人口就下降得越明顯。在執行至少三項要求的國家中,吸菸人口大約減少了五分之一。

但大部分的國家仍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進行研究這段時間裡,大部分國家平均吸菸人口只有降低大約1%-3%。二零一四年時,真正有在嚴格執行這五項要求的國家只有一百二十六國的四分之一。

土耳其非常認真地執行了全部的五項要求。這五項標準之中,提升菸稅是最有效的辦法,但這個做法幾乎只有在歐洲行得通;在非洲與中東,很少國家願意跟隨WHO所訂出的標準,而這些國家全都在吸菸人口的高標。

吸菸人口高居不下的國家,政府應承擔很大部分的責任。透過認真執行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才有可能有效降低吸菸對人造成的危害。

(本文提供合作媒體轉載。首圖來源:Marius Mellebye / 276ccm CC licensed)

推薦閱讀:

【投稿】董氏基金會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邊拿菸捐補助,邊感嘆台灣人只在乎菸捐小金庫
每一包菸,都述說了一個故事──這是在香菸被汙名化的台灣,無法領悟的時代美感
【投書】評菸捐補貼長照:林全所謂公平正義難道就是「要弱勢補貼社會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