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這篇文章】

北歐有失敗博物館,專收失敗、讓人傻眼的發明,博物館館長還說要「尊重失敗」,只有這麼做才能更加創新。反觀台灣,發明失敗是不是選擇毀屍滅跡,然後創新的幼苗就這麼不小心被扼殺了呢?

(責任編輯:余如婕)

文 /  魯皓平
在追求創新、改革的時代下,有許多產品大大地改變了全世界民眾的生活,像是電腦的出現、智慧型手機的襲捲、還有那帶來龐大影響力的機器人,都成了當代生活最基本的樣貌。

而你不知道的是,在這些成功的產品背後,有更多更多是歷經無數失敗經驗才擁有的成就。瑞典(Sweden)在 6 月開幕的「失敗博物館」(Museum of Failure),就是在展示這些也許弔詭的發明。博物館館長韋斯特(West)則強調,「每一次失敗都是獨一無二的,創新一定會面臨失敗,而學習失敗,是邁向成功的唯一道路。」

他分享,失敗有許多原因,「一些產品從一開始就失敗了,它們永遠不會存在;而有些產品在設計過程中會失敗;更甚者,還有些上市後就完全被市場淘汰。」韋斯特目前已經蒐集了 51 件產品進行展示,並廣邀各界能提供更多建議。

1、Coca-Cola BlaK

這是一種有著咖啡口味的可樂,2006 年推出,2008 年便隨即在市場上消失,詭異的搭配、還有那完全無法令人接受的口感,可口可樂後來馬上便終止這塊產品線。

2、高露潔牛肉千層麵

以專業牙齒護理形象深植消費者心中的高露潔(Colgate),你可能很難想像它曾經推出跟牙齒八竿子打不著的商品——牛肉千層麵。

1980 年代,那是冷凍食品最蓬勃發展的時刻,高露潔也想趁著這股風潮大賺一筆,但沒想到消費者完全無法接受牙膏品牌推出的食品,造成商品根本乏人問津——這故事告訴我們凡事應該都有所專業。

3、「獻給她」比克筆

筆也要分男女用?比克(Bic)公司做的這項「貼心」設計,讓筆多了許多繽紛色彩,有花紋、柔珠光澤,想要打造一種市場區隔。但這樣的刻意反而讓消費者覺得被分化,為什麼女生還要用專用的筆?這反而是加深性別歧視的刻板印象。

4、Nokia N-Gage遊戲機

曾經風光的手機龍頭公司 Nokia,在 2002 年時推出了這款結合手機與遊戲機的掌上型遊樂器,這種在當時十分創舉的巧思,卻因為想換遊戲就要整個拆卸、遊戲量嚴重不足的原因非常不受歡迎,最後當然也是面臨淘汰的下場。

5、TwitterPeek

2008 年由 Peek 公司所推出的機器 TwitterPeek,是一種專門為 Twitter 發文與閱讀的機器,概念有點像是如今 Facebook 很火紅,就有科技公司就設計一台專門看 Facebook 的機器。

由於它就只有這麼一個功能,加上鍵盤太小、使用上非常不方便,而且還無法處理大量的訊息,當智慧型手機出現後,它的功能更完全沒意義了。

6、電擊面膜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而想出各種愛美的奇招,是許多廠商致力的目標。像是這個美容產品有著歌劇魅影面具的恐怖外型,它的功能還是利用一大堆電流刺激臉部,並連續使用三個月後才能看出效益。

這種完全沒有醫學根據、又要忍受皮肉痛的產品根本沒人想要使用。

7、哈雷香水

哈雷機車(Harley-Davidson)曾經在 1996 年時推出專為男人設計的香水,公司希望符合騎士那種陽剛、剛毅、瀟灑的形象。只不過「噴香水」本來就不是這群消費者會有的習慣,畢竟與男子氣概完全搭不上邊,最終以慘賠收場。

8、百視達的沒落

百視達(Blockbuster)曾經在 2004 年時達到事業最高峰,幾乎全球各地都能看到其錄影帶出租店的蹤跡,最蓬勃時有 6 萬名員工、將近 1 萬間店鋪。

不過,隨著數位影視的崛起,串流影音服務的發展,百視達在當時處於內鬥時期——支持線上串流的執行長被董事會開除,最終公司漸漸被時代洪流淘汰。不僅在 2010 年時宣告破產,幾乎所有門市也關門大吉,因為大部分的觀眾如今都已使用 Netflix 追劇、看電影。

9、柯達公司的頹敗

在底片相機最風光的時代,柯達曾經在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惜的是,在數位剛開始起步時,高層並沒有發覺這是個龐大商機,反而繼續鞏固底片事業,最後造成好幾億美元的虧損,如今在市場上,你幾乎已經看不到「Kodak」的相機蹤影。

10、川普桌遊

這個詭異的桌遊是川普集團(Trump Organization)在 1989 年時以自家總裁形象設計的遊戲,玩法有點類似大富翁,以地產買賣的噱頭吸引玩家,標語為「我回來了,而你被開除了!」但很顯然的,根本沒有什麼玩家願意玩這款遊戲。

博物館館長韋斯特最終強調,「展館中有些產品真的很好笑,但歡樂之餘,大家更應該尊重失敗,而並非忽視這些失敗。因為失敗絕對是邁向成功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