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這篇文章】
陳菊的髮型或許不是政治人物裡最好看的,但絕對是辨識度最高的——那設計出這顆頭,讓爆炸頭成為全國政治肖像,還讓陳菊出一系列公仔周邊、大大提高親和力的幕後推手是誰?當了 50 年髮型設計師,幫陳菊打理造型超過 20 年,這位設計師有什麼厲害之處,讓陳菊就算人在台北工作,也要回高雄找他剪頭髮?
(責任編輯:余如婕)

全台灣最重要的政治肖像、高雄市長陳菊的「花媽頭」,就是出自陳玉梅的手。(攝影:上報/李昆翰)
黃昏的高雄市區,正是下班放學的時刻了。「創形美容院」在一個狹小的街道上,招牌不大, 騎樓後的玻璃櫃裡散放著幾盆小花小草,一個阿嬤推著孫子晃啊晃地就把嬰兒車卡在門口,大聲地聊起天來:「上次那個梨還有嗎?我還想訂一些……。」
這家店的老闆叫做黃玉梅,她正為一位老阿嬤洗頭搓泡泡,滿手泡泡還要回答鄰居的團購問題,真的是有些困難,於是她轉頭往後面看了一眼,一位坐在髮廊尾公事桌上,穿著很趴的七零年代風格襯衫與寶藍色喇叭褲,梳著油頭的歐吉桑,站起來搖搖擺擺地走到門口對鄰居阿嬤說:「來,我來登記一下團購。」
店門貼著「花媽貼紙」,捲捲頭像花瓣一樣包著圓圓臉,一面寫著「推」另一面寫著「拉」。整個高雄市到處可見這「花媽人形」,不過在這裡是更顯趣味——因為這髮型就是黃玉梅設計的。

進門前,首先看到的是花媽造型的貼紙,捲捲頭包著圓圓臉,相當可愛有趣。(攝影:上報/李昆翰)
一雙巧手,讓陳菊政治好感度激升
全台灣沒有任何一個造型師比黃玉梅更成功,她幫高雄市長陳菊作的髮型是台灣最重要的政治肖像。講起「花媽頭」,PTT 版甚至曾經為此開過討論,有網友發文表示「花媽頭」就是陳菊滿意度高居不下的關鍵,因為「這個髮型讓大家想起自己的媽媽」,沒有人會對媽媽不滿,因為媽媽愛孩子是無庸置疑的。
這個髮型就是黃玉梅親手設計燙剪的,別小看這個「菜市場」風格髮型,這可是黃玉梅經過長期考慮後才決定的。「市長從擔任社會局長(民國 88年)開始就給我做頭髮。」她告訴我:「她剛到高雄時,本來她的朋友是介紹自己的鄰居幫她做,但是她後來可能是不太滿意,又透過這位朋友的介紹來我這裡。」
「後來市長到台北工作(擔任勞委會主委),還是回高雄燙頭髮。」黃玉梅滿臉得意,陳菊不但自己是黃玉梅的忠實客人,連好姊妹現任高雄教育局長范巽綠,也被她拉來,成了固定到「創形」報到的班底。

陳菊的花媽頭曾經引起鄉民討論,這是她民調居高不下的原因,有人說,這個髮型讓大家想起自己的媽媽,誰會對媽媽不滿呢?(攝影:上報/陳品佑)
將近 20 年,陳菊的髮型從來沒變過,難道不會膩嗎?
「市長(陳菊)去中山大學演講時,同學們問她怎麼不換個髮型,」她急急地說:「市長告訴我後,我也思考了很久,可是,市長平常都是自己洗頭,沒有在上美容院整理,髮質又細軟不適合留長……」
因為陳菊「從不花時間整理頭髮」,每天晚上洗完後「自然風乾」,這樣的照顧習慣當然希望「越捲越好」。「但是太常燙又是燙最小捲,頭髮很容易壞,所以我都隔最少一個半月才會幫她燙一次。」
「市長從來不長白頭髮的,最近太累了,才長了一點。」

高雄市教育局長范巽綠也是黃玉梅的忠實顧客。(攝影:上報/李昆翰)
講起這些,黃玉梅看起來有點驕傲,因為她照顧陳菊的頭髮,就好像照顧了陳菊的生活;想著陳菊是如何工作、如何洗頭、如何睡覺。「市長從來不長白頭髮的,最近太累了,才長了一點。」她皺了一下眉頭,又好像在怨怪大家害陳菊忙成這樣。
黃玉梅是一個體貼的髮型師,「我已經做這行快 50年了。」她微笑著說。她的客人跟著她,黑髮到白髮,與自己的客人都生命交織。正在被她剪頭髮的阿嬤,本來一直低頭休息,突然間抬頭,滿臉皺紋向嘴邊一咧:「阮佮伊做 30 年了,伊係『技術本位』啦!」
60 歲的黃玉梅出生於美濃農家,12 歲國小畢業時,有到台北工作的鄰居回鄉探親。當時已經 25 歲的大姊把她托給同鄉,帶到台北學美髮。就這樣,12 歲的黃玉梅到了當時台北最紅的上海式髮廊當學徒,包吃包住。那時候的學徒,其實就是打雜的童工,洗衣服洗毛巾打掃什麼都做。
12 歲就當起「童工」,小蟲、張魁都是座上客

黃玉梅年輕時只能在旁邊看著師傅剪頭髮,偷偷記在心裡,熬了幾十年終於成了設計師,歌手小蟲、張魁都是她的客人。(攝影:上報/李昆翰)
「現在的美容院打烊後會給助理上課,練習假人頭,我們那個時候哪裡有,就是師傅剪頭髮燙頭髮的時候,自己在旁邊看著偷偷記在心裡。」雖說從 12 歲起就當了「童工」, 但是她還是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我去的那家店,那時候已經買了洗衣機,很多店都是學徒手洗毛巾。」
直到 20 歲,黃玉梅想,總不能在這裡當助理一輩子吧,下了決心要「幫自己升設計師」。就跑到新莊、中和這些當時還算是「鄉下」的地方,應徵設計師。「其實很多都只有看過沒有做過,就咬著牙說自己會啊!」
她笑說,最可怕的是,這些鄉下地方,不但要會染會燙會剪會梳包頭,還要會修指甲。「第一次拿起指甲刀幫客人修腳時,真的嚇死了,好怕剪出血來,整整剪了一個小時。」
現在的髮廊助理是用「假人」練習,當年黃玉梅可是用「真人」練習,如此練習當然成果斐然。幾年之間,她已經跳槽到台北安和路當年最大間的「安妮髮廊」,成為一線設計師了。
當年不少當紅藝人都是她做的造型,像小蟲(歌手、唱片製作人)、張魁、每天報「每日一字」的資深女主播及演員沈敬家等等。想到自己那段輝煌的日子,黃玉梅緩緩坐進店裡的美容椅,臉上帶著微笑。
「會留在高雄,都是因為他。」

黃玉梅曾做到台北安和路當年最大間的「安妮髮廊」一線設計師,因為認識了在高雄工作的丈夫,決定回來扎根。(攝影:上報/李昆翰)
「會留在高雄,都是因為他。」她對坐在另一頭的丈夫努努嘴。
經過朋友介紹,認識了在高雄工作的先生。黃玉梅本來就有意返鄉開店照顧父母,正舉棋不下時,這個男孩帶著她找到這個店面,「唉,那時候這店面附近很荒涼生意很難做啊!」她抱怨,不過抱怨歸抱怨熱戀歸熱戀,「就這樣。結婚留在高雄了。」她說。
一眨眼,這家「地點很不好」的店經營 34 年了。一對兒女都長大了,女兒離家去花蓮當社工,「她說她絕不學這個(美髮)。」黃玉梅淡淡地說。兒子身體不好,無法出外工作,多半時間待在店裡。
丈夫曾經開過餐廳,後來收了生意,現在喜歡收集特別的東西,各種奇形怪狀的植物,黃玉梅就在店樓上租了一層讓他展示,可以常常在店裡走走。黃玉梅從小就是個堅強的女孩,現在也是個讓附近的人都可以依靠的女人。

黃玉梅從小就是個堅強的女孩,現在也是個讓附近的人都可以依靠的女人。(攝影:上報/李昆翰)
這個店裡的客人也都是些撐起半邊天的歐巴桑吧。「妳有看過市長來做頭髮嗎?」我問客人阿嬤。本來也屬於「花媽」頭的阿嬤,今天換了造型,不燙頭髮改剪清湯掛麵變成「小英頭」了。
「有喔,有時會看到喔。她來就閉眼睛休息啊。她很忙很辛苦啊。」
晚飯時間快到了,客人們不約而頭跳起身來,趕緊回家煮飯;另一位設計師(也是她的徒弟)也匆匆出門去接小孩放學。屋外全黑了,這條並不熱鬧的街上,只剩下幾家店面透著黃黃的燈光,裡面照著的都是為生活奮鬥的人,而為生活奮鬥的人都是習慣彼此幫助的。
一天的工作將近尾聲,黃玉梅拿起她先生剛剛登記的「團購」單瞇著眼睛看,「我有親戚在種水果,哎呀給中盤剝削啊,我就想著可以幫他賣一點……。」
(本文、圖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上報人物】「花媽頭」就是她設計的! 陳菊御用髮型師─黃玉梅〉,特色圖片來源:陳菊(花媽)市長。)
你可能想看這些文章
【縣市長政績檢查 5】為何花媽南霸 10 年天?光是這項「特質」就打趴其他五都市長【恭喜高雄人減債啦】高雄市欠債連 7 年下降,給花媽一個愛的鼓勵好了
【戴季全評論】高雄欠一屁股債不是花媽的錯!沒錢建設想翻身,誰當頭都只能舉債拚經濟
還在愛花媽?陳菊每年舉債 132 億只贏郝龍斌,每位高雄市民平均負債近 10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