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更新】
這篇文章寫於賴清德剛上任行政院長時,現在吵《勞基法》的時間點回頭看這篇文章,更確定這次真把法條修惡了⋯
如果你今天是個厭世的上班族,那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會更厭世。
為了讓勞工不再過勞,日本企業決定讓員工放假啦!
日本不輸台灣,也是個知名的過勞聖地,許多上班族幾乎都得住在辦公室加班根本回不了家。但是根據《東森》報導,最近日本為了留住優秀員工、改善過勞情形,讓員工有辦法陪伴家人和放鬆身心,越來越多日本企業引進周休三日的制度。
據日本政府統計,目前日本實施周休三日的企業比例已經來到 10 年前的兩倍,而且不是 uniqlo 這些跨國大企業,甚至連地方上的中小企業都開始這樣做。
但若要能從週六放到下週一,還要每週工時不變,就得靠確實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而這點日本例如研發人員在下午1點10分之後的兩個小時,是公司規定的「專心時間」,期間工作不能被打斷、電話由主管負責接聽。若有部門工作份量較重也得大家一起分擔,全公司一起減輕負擔——因為這樣,每個月的平均加班時數整整少了七個小時。
而日本的人力派遣公司則採取了彈性制度,同樣一到五可排班一天放假,但不硬性規定哪一天放假、也可以隨時,因為當初規定在星期三放假時卻反而爆出離職潮。
因為政府不硬性規定讓企業能夠有彈性依照職業特色,調整照顧員工方式。但台灣企業卻鮮少有這樣的自覺願意主動照顧員工,最後政府必須硬性規定卻反而造成企業和員工的困擾。
反觀台灣最近的一例一休
然而最近行政院改組,賴清德上台後據說要「微調」一例一休,根據《上報》報導,資方和立委提出的方案,是(1)提高可加班時數,從目前的每月46小時提高到54或60小時不等、(2)加班工時改為核實計算,取消無條件進位,以 4 或 8 小時計算的機制、(3)特休假可以遞延一年。
原先一例一休是為了要縮短勞工的全年總工時而誕生的,但是現在政府若真的這樣改,將會直接違背了一例一休的初衷。
兩相對比之下,也難怪眾勞工們看到這條新聞崩潰,狂酸「日本慣老闆:不排除出走」、 「反觀某資進黨」「落後國家沒競爭力 瞧瞧我們台灣 哼哼」,或誇讚日本做法是勞資雙贏:「月薪不變 時薪變高的意思 公司成本不加 員工覺得有賺」。

截圖自批踢踢實業坊
不過網友 Bokolo 認真分析,這其實代表著日本陷入了困境,也就是工作不缺人所以乾脆讓員工放假、企業不能再提高薪資就乾脆多放假讓員工放鬆。日本大量企業採用機器人/廉價勞工取代現有人力,將會有大量的失業人口——不過這恐怕是全球都得面對的趨勢了,到時候台灣政府能不能好好面對這個危機可令人擔心呢。
也許你還想看這些文章
工作取代性高、活該領低薪?旅韓七年級生的告白,點破韓國競爭力遠勝台灣的關鍵
台灣沒競爭力,只能去中國賺錢?她戳破媒體從來不提的「經濟事實」
高工時不等於競爭力!不像台灣追求馬上好,荷蘭生活「不方便」的背後是對勞工的尊重
參考資料: 勞動環境大改革 日本企業推周休三日 社評:一例一休還要修什麼 Re: [新聞] 勞動環境大改革 日本企業推周休三日 [新聞] 勞動環境大改革 日本企業推周休三日
(本文歡迎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