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BuzzOrange 有非常多立足台灣去探討中國的文章,但究竟對岸是用什麼視角觀察台灣呢?《台灣論談》是由一群長期關注台灣政經環境的中國媒體人經營的微信號,《BO》將開始精選、轉載其中內容。
以下文章原標題〈唱一首「禁歌」關你3年!下面请收聽當年台灣這些歌〉,一起看看中國過去如何看待台灣的戒嚴時期。(責任編輯:黃靖軒)
1949年5月20日,剛剛撤退到台灣的國民黨政府發布了一紙戒嚴令。誰也沒想到,這一戒嚴,竟創造了世界之最:38年。直到距今30年前的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正式宣布解除戒嚴。
這是30年前的7月14日,台視報導「解嚴」的影片:
在影片中,宣布解嚴的新聞局長邵玉銘。在影片中,邵玉銘宣讀的解嚴令。
在整個戒嚴年代,由於政治因素,一些歌曲成了禁忌,以致當時很多出版的歌曲錄音帶上,都有「審查174次」、「審查182次」等字樣。與禁歌有關的人、活動,通通被查禁、處罰……
1947年,正處於內戰的台灣省已有近百首「反動歌曲」和「靡靡之音」被禁。1950年,又有162首歌曲被禁,包括我們現在熟知的「何日君再來」、「夜上海」等等。
隨後,禁歌逐年增加。1961年6月,警備總部(當時的歌曲審查機構,後改為行政院新聞局)公布了257首禁歌,及十項查禁標準:
意識左傾,為匪宣傳
抄襲共匪宣傳作品之曲譜
詞句頹喪,影響民心士氣
內容荒謬怪誕,危害青年身心
意境誨淫,妨害善良風化
曲詞狂蕩,危害社教
鼓勵狠暴仇鬥,影響地方治安
反映時代錯誤,使人滋生誤會
文詞粗鄙,輕佻嬉罵
幽怨哀傷,有失正常
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戒嚴年代,大約近900首歌曲被禁,其中既包括閩南語歌曲,也包括華語流行歌。
台灣媒體曾用數字排列出這些歌曲:給我一個吻、三八歌、十三點、五月相思、一家八口一張床、一年換二十四個頭家、五寸相思六寸愛情,月兒彎彎照九州、愛你三百六十五年等等。
那時,情歌一定要含蓄,不能太刺激或太哀怨,否則會「軍心渙散」。到後來更是杯弓蛇影,如「橄欖樹」、「向日葵」、「一條日光大道」等,都因歌名或歌詞被疑為有「中共概念」而遭禁。
與此同時,一些人因為改了歌詞或者唱了“匪歌”,被判刑入獄,甚至執行死刑。
1958年,高雄一位公務員被控在他本人的宿舍唱「流亡三部曲」,並被搜出日文版的《魯迅全集》,交付感化;1960年,一位判刑10年的犯人刑期屆滿時,卻在獄中唱「匪歌」,加判感化3年;1963年,一位廣東人被控在寢室唱“我是一個兵”並書寫“抗美援朝”文字,被交付感化3年。
「歌唱獄」一般都判感化,但極端的例子是死刑。1955年,一位25歲的台北工專(今台北科技大學)學生宋錫璋,被調查局追究他從1945-1950年的舊帳,包括讀杭州中學時看左傾書刊、參加學潮;來台後在台堿公司唱「農民分田歌」等「匪歌」。
宋因此被判感化3年,上呈總統府,覺得太輕,一口氣重判12年;再上呈蔣介石,又覺得太輕,改判死刑……
現在來看,當年很多歌曲被禁的理由,都有些匪夷所思。然而,當我們把時空還原至早期覆雜的政治背景中,某些「聯想力豐富」的查禁理由,似乎也不再無法領會。值得註意的是,盡管很多歌曲被禁,但有一些仍然傳唱不絕,顯示出民間流行歌曲口耳相傳的活力,不免超越了政治上的管理。
1991年5月,台灣正式宣布取消「廣播電視節目歌曲審查制度」。最後一張被禁的唱片,是1990年趙一豪專輯「把我自己掏出來」。
30年後的今天,值得我們深思的是,當時在威權統治下的台灣,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而解嚴後的風起雲湧,盡管讓台灣跨進民主政治行列,再也無需偷唱禁歌,但政治層面卻開始動蕩不安,經濟發展一路下滑,無覆當年「亞洲四小龍」的雄風。
下面,我們來收聽一些當時的「禁歌」,同時,我們也把被禁原因羅列出來。也許我們今天感受到的是時代的荒誕,但30年的歷史縱深已然讓我們清楚:這也是時代悲歌。
- 橄欖樹(齊豫)
被禁理由:歌詞中有「遠方」、「流浪」等,易引起聯想。
- 我需要安慰(余天)
被禁理由:歌詞中有「遍地荊棘」,被認為諷刺現實。演唱者余天,現主張「台獨」。
- 燒肉粽(蔡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iRwCwQpzO4
被禁理由:把人民生活描寫得太艱苦。
- 山頂黑狗兄(方瑞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uGtip5ljI
被禁理由:歌曲太歡快。
- 媽媽請你也保重(童欣)
被禁理由:容易讓士兵思念母親,動搖軍心。
- 負心的人(莊學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1qddmFEhxs
被禁理由:靡靡之音。
- 熱情的沙漠(高凌風)
被禁理由:歌詞中「啊」帶有性暗示。
- 苦酒滿杯(謝雷)
被禁理由:歌詞愁苦。
- 龍的傳人(莊學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5681WXiqWc
1979年中美建交,台灣處於「風雨飄搖」的困境中,此歌遂出現,並受到官方和民間的熱捧。被禁理由:曲作者侯德健到了大陸。
(本文經原作者台灣論談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輯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唱一首「禁歌」關你3年!下面请收聽當年台灣這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