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玉蔻
醞釀已久的英賴體制在林全一紙辭呈曝光下,匆促登場。在新內閣成形過程中,有人認為改組不足,或對人選有意見。實際上,卻是這些人太過表相,看不到真實的重點。英賴之間要建立互信的同盟關係,得循序漸進建立新內閣,才有可能順利度過磨合期,完成賴清德就職致詞時說的「建設國家、發展經濟、造福人民」宣言,也為民進黨人所期待的明年選舉作戰。
儘管賴清德剛接任行政院長這個沉重的職務,現實是他必須要盡快渡過磨合期為明年大選備戰,不容許失敗。
這事情最大的難關不是國民黨與其他勢力,而是來勢洶洶的自己人。即便蔡英文已經坐上總統位置,不需要也不必要忌憚賴清德,如若新潮流人馬藉機透過賴清德安插人馬,恐怕府院將難以避免。那些「自己人」的聲音要如何擺平,就看賴清德的能耐如何了。
以目前所揭露的資訊來看,光是施俊吉與卓榮泰兩人分別接任副閣揆及秘書長,賴清德這閣揆要做好並不困難。前者能力頗受信賴,又有蔡總统充分信任後者則能協調朝野、府院。只要這兩人常態發揮,賴清德要推動金融幫改革、司法改革等議題,絕非難事。
在施、卓兩人之外持平而論,新內閣的變動也不可謂不大。外交部長李大維與國防部長馮世寬,這兩人過去可說是在「老藍男」名單名列前茅,現在中國 19 大即將上演,陣前換將才是愚蠢的決定。很多人在批判的時候沒有想到兩岸情勢,但總統府卻也沒為此提出暗示,恐怕也是政治的必要。
每逢政黨輪替、內閣總辭,府院就會有陣大風吹,各個派系都摩拳擦掌要分一杯羹。不過,若要說賴清德這次改組人馬不足,這判斷對他不盡公平,而且失之膚淺。每個內閣閣員都是國家的珍貴人才資產,不是政黨派系攫取利益的工具。希望這次府院黨的幕僚親信知所進退,不要像是鬣狗一樣搶著分食利益,為未來的人事輪替建立典範。否則的話,我們還是免不了每次在造神之後,於哀嘆聲中等待下一個明星。
(本文經原作者周玉蔻授權刊登。圖片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