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玉蔻
為什麼顧立雄接掌金管會,隨即迎來排山倒海的質疑?正是因為蔡賴內閣這步出乎意料的棋,打到某些人的痛點,他們才會無的放矢,企圖攔下這樁人事異動。既然如此我們或許可以期待,顧立雄在金管會發揮出他在不當黨產委員會的改革魄力。
長久以來,台灣金融界監管理頻頻出狀況,無論怎麼改革都無法根治,法律執行更是虛有其表。問題的源頭,就出在官商之間有著盤根錯節人脈的金融幫。從經驗來看,所謂的金管會、財政部其實就是通往八大公股行庫與民營金控公司、尋求退休後高位俸祿的跳板。
看看前財政部長顏慶章,從政府離開後不久便任職於元大金控;前金管會主委陳冲,在擔任這職務之前曾是永豐金控董事長。從這就看得出來,金融機構與金融監管機關之間,那扇旋轉門轉得有多麼順暢。
前閣揆林全當然也想處理這問題,只可惜沒有把握先機。前金管會主委丁克華性格溫和,又長期浸淫在官僚體系之下,要求他大刀闊斧推動改革,恐怕是強人所難。他在任期內不幸遭遇兆豐金洗錢事件,最終一事未成便遭去職,實為憾事。
奇妙的是,丁克華是財政而非金融背景。儘管他曾任證管會主委,怎麼就沒人對他擔任金管會主委有意見呢?若現在有人要以背景經歷為由,去杯葛顧立雄上任,這樣的雙重標準未免太過可笑。更何況,金融幫要是這麼人才濟濟,所有人的專業都不容質疑,又怎麼會鬧出兆豐金、永豐金等弊案?
就是因為顧立雄不諳政治,只求真相,他才能在錯綜複雜的黨產案中窮追不捨;同樣的道理,我們也需要像他這樣的人,才能破除國民黨數十年營造出來的金融幫。固然有人會擔心,顧立雄將成為金融資源分配主掌人。這擔憂合情合理,但比起具有利益衝突的金融幫人選,我認為他的人格更值得信賴。只是這事靠顧立雄單槍匹馬肯定做不到,我們還需要民進黨內全力支持,還有民眾像支持轉型正義一樣相挺。
不可否認,由於整個金融界在襄理、經理等級以上的主管,多少都與吳敦義有些交情─例如兆豐票券董事長蕭長瑞,就是吳敦義心腹。這麼一來,顧立雄上任或多或少有打擊國民黨動員能量的作用。不過,這也算是清除國民黨黨國遺毒的一部份吧!
台灣在黨派之外,左右政局的最大團體,便是擁專業為重的幫派集團。交通幫、電力幫、金融幫還有其他數不清的幫派,不時會為了各自利益犧牲國家未來。民進黨的改革固然難以畢其功於一役,但至少顧立雄任金管會主委是第一步。
(本文經原作者周玉蔻授權刊登。圖片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