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你需要閱讀這篇文章】
小時候的你曾有一座秘密基地嗎?倘若有,你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勢必會感到樂趣無窮!本書作者是認真在教你如何蓋獨一無二的秘密基地的!已經長大成人的你,實際上或是內心裡皆要保有一座快樂無邪的秘密基地。
實踐篇1 尋找地點:找出三「有」
製造祕密基地需要什麼呢?首先,請找出每個年代的人共通的「三間」。
一、「有空間」。二、「有時間」。對住在大都市的人來說,找空間可能不容易。不過對現代人(尤其是孩子們)來說,難度較高的恐怕還是忙裡偷閒。只要找出時間,人們便能在任何地方造出祕密基地。
再熟悉的空間,都潛藏著成為祕密基地的可能,比如房間的壁櫥裡。如果是公營住宅,凸出去的一樓露台下方是不錯的選擇,樓梯下的狹窄空間也能多加利用。身在都會,(只要你夠閒)一定能發現許多都市才有的死角。
那麼第三個「有」呢?答案是「有夥伴」。結交同年齡的朋友固然重要,但也千萬別忘了多認識大自己幾歲的朋友喔。擅自闖入「禁止進入」的區域或是平時連大人都不會去的地方玩,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不顧警告勇往直前的冒險精神或許值得敬佩,但望而卻步也是人之常情,畢竟這麼做可能會丟了性命,還得付出賠償的代價,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每當遇到這種情形,或是需要蓋大型祕密基地的時候,夥伴都能提供幫助。因此,結交大人當朋友,多找大哥哥、大姊姊一起玩,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找出各式各樣的「小空間」
哪裡是適合打造祕密基地的地點?以下教你幾個具體訣竅。首先,會成為祕密基地的地方,必須是平時無人使用的地點。這些被稱為「死角」的小空間,就隱藏在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
以屋內為例,壁櫥、沙發後方、自己房間的書桌下和床下都有小空間。儘管算不上隱密,卻能輕鬆布置,安心待在家裡。
如果要出門尋找正式的地點,請留意建築物的死角吧。高架橋下、神社的外圍走廊下(!)……這些地下空間意外地好用。像我就曾經鑽到學校體育館的舞台下,那裡堆放了許多老舊的木椅,我利用那些椅子,蓋出了頗為隱密的小空間。
對住在鄉下的人來說,祕密基地當然就在大自然裡。雜樹林、森林、後山都是很好的選擇,可以善用樹木搭建樹屋,或利用廢棄物蓋出不怕雨淋的簡易小屋,宛如《湯姆歷險記》中所寫的一樣。這恐怕也是大家心目中最理想中的祕密基地吧?
除此之外,橋的下方與河川中央的沙洲也能蓋基地,只是遇到颱風或是下大雨,可能會被暴漲的河水沖走,因此要格外當心。《哆啦A夢》中常見的空地水管也很吸引人,但那種東西通常只出現在建材堆放處或建築工地,想玩有一定的時間限制。有時當你發現時,祕密基地已經不見了。
如果想要特別一點:不妨試試空屋、廢墟等被遺棄的建築空間吧。那裡本來就是人們的活動空間,不怕颳風下雨,可以打造出相當正式的基地空間。
但請注意一點,別在山坡上挖洞,這麼做非常危險。要是挖洞挖得太開心,一不小心可是會被崩落的土石活埋的,請千萬小心。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在密閉空間點火務必保持空氣流通,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活動訊息】
旅者,在不斷尋找下一站的過程中,發現了每個旅者,在個自的心中都有專屬於自己的地圖。而我只是微微的在這城市中偷偷聽著城市裡的故事,藉者這些故事,替城市畫著專屬於自己的房子。
「怪房子」 不單純擁有變形蟲的姿態去觀察及變異,同時也好比變色龍一般的,在穿梭時去體現及適應。用當下這城市中現有的房子去架構出一棟屬於旅者的房子;一個屬於自我的小故事。怪房子裡的故事都是生活裡最小的詮釋,雖有點詭異有點詼諧甚至是有點…..。然而,在場域中沒有龐雜的房子,在場域內沒有偉大的生活,在城市裡,看似平淡無奇、不需要建築師執手的房子,卻用另外一種姿態呈現出、架構出,屬於自己的城市地圖。
〖 第一場 〗
主持:李清志 /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主講:雷震宇 / 怪房子俱樂部創作者
時間:9/6(三)19:00-21:00
地點:青鳥書店
報名表單:https://goo.gl/forms/XdHbtKj9M1ZRi67B3〖 第二場 〗
主講:雷震宇 / 怪房子俱樂部創作者
與談人:林淵源 / 林淵源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時間:9/10(日)19:00-21:00
地點:青鳥書店
報名表單:https://goo.gl/forms/BCwYIEbQFGXYClNG2
(本文經合作夥伴青鳥書店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來蓋祕密基地吧!長大後也要擁有一個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