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玉蔻
這兩天有些小小感觸。看見台灣人總脫離不了政治的仇恨與汙名,兀自對事情做出有偏見的判斷,就覺得我們要前進是何等困難。
近日因為蔣萬安與小主播的合照,引發了些許風波。許多媒體站在各自的政治立場,在沒有訪問我的情況下,對我的舉動多加揣測。既然蔣萬安掌握民眾所託付的權力,那就該接受監督。而我做為一個媒體人,也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當年《蔣經國與章亞若》這本蔣家情史,是我與搭檔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深赴中國各地採集資料,才寫成的一本書。要說我這次出言,是在抹黑蔣萬安,未免也太輕看我做為新聞人的人格了。真要討論,與其說我刻意對蔣萬安散播負面消息,倒不如說我是對他愛之深責之切。
在最初蔣萬安競選立委之時,我是第一個邀請他受訪的電台節目主持人。選舉期間我也向蔣萬安在竹科的前共事者,打聽他的為人處事。結果也是得到一系列的好評,讓我看見他能夠超越蔣家的歷史包袱,成為新世代政治人物的潛力。事後國民黨高幹也對我說,蔣萬安能夠勝選,我的專訪具有關?角色。
甚至就在那些照片曝光的前一日,我還在跟國民黨高層建議,讓蔣萬安披上戰袍,與柯文哲一較高下。我認為,蔣萬安出戰即便最終鎩羽而歸,只要蔣萬安能夠衝出個人問政風格、建立清新形象,也可為國民黨扭轉陳腐氣質。更進一步的說,國民黨在台南、高雄也如此布局,漸進式的改變藍綠相互對立的風氣,台灣才能真正就事論事、選賢與能,攜手向未來前進。
這次有媒體放話,提出所謂「毀蔣計劃」等等,陷構意味濃厚。對此我沒有任何情緒感受,也不想要回應。只是奉勸這些後輩,莫要守著那些立場,濫用台灣媒體所剩不多的資源,更讓台灣陷入無謂的內鬥之中。
(本文經原作者周玉蔻授權刊登。圖片來源:蔣萬安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