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玉蔻

為了維護自己的香火,台灣眾神們昨天難得出席政治場合,齊聚凱達格蘭大道。當活動落幕,蔡政府看似暫度難關,但更深層的問題才正要浮上檯面。

從環保的角度來看,減香運動的確有助於減少空氣汙染。然而,這個思維卻是站在西方的、現代的觀點,忘記「香」是如何在華人宗教裡頭,扮演溝通人與天的橋樑。當「上帝的歸上帝,凱薩的歸凱薩」成為現代政治的基本精神,不僅僅是宗教不能隨意涉入政治,政治與宗教的關係要萬分小心。

環保署在記者會上推出減香運動,沒有邀請宗教團體發表意見。結果,這般粗暴而單方面溝通的方式,引來宮廟反彈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再加上台灣空氣汙染多來自於重工業,我們卻少見政府取締、管制,自然給宮廟們「捉小放大」的不公之感。在這之上,宗教界的不滿也很正常,若能及時撫平情緒,或許可以免除一場抗爭,我們政府卻是麻木不仁,完全忽視他們的反應。

早在七月初宗教界便宣布要發動遊行,可是政府卻是在總統蔡英文上週三於中常會上發脾氣後,才急忙透過關係與宮廟溝通。這才大事化小,讓陳抗遊行變成嘉年華。有趣的是,現場有不少信眾是趁著四方諸神都齊聚一堂,才跑來參拜。如果我們的政府足夠大膽創新的話,未來可以以此為契機,推動眾神博覽會也無不可。

活動現場的確由惡名昭彰的白狼出現,倒也真是意涵深厚,宗教界人士不能不説清楚講明白。不過民進黨人在批評這是泛藍勢力在背後操弄時,也要戒慎小心,以免擴大化此番風波。

關鍵是,如果最初環保署的溝通沒有出現問題,這些在野勢力也無法見縫插針。

同樣是減香,看看行天宮、龍山寺是怎麼減香減爐的:比起單純的以理服人,廟方更是加上神明的指引,透過擲爻的方式讓信眾心安。於情於理,這樣的作法都能夠更平順地令改革成功。而我們的政府也該學學這些廟方,這樣的溝通才是能夠順利推動政務的方法。否則的話,未來三年恐怕行政院的每一步都依舊備感坎坷

(本文經原作者周玉蔻授權刊登。圖片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