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需要閱讀這篇文章】

若你覺得現在的生活過得非常無力,找不到其他出口的時候,試著脫離舒適圈,去做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才能開展新的可能性。你無法預期新機會什麼時候會出現,或許是下一刻,也許是半年後,在它出現前,Get Ready。

透過 Kowei 的故事,也許能找到你重新出發的那份動力。

文/妍方

2017年5月24日,下午的大法官釋憲,為同性婚姻建立一塊新的里程碑。

晚間的台北下起大雨,kowei《尋找心裡的永恆陽光》新書分享會正準備開始。活動開始前,kowei  對著冒雨前來的每位讀者們,親切地寒喧問好。遇上認識的同學、朋友、讀者們,為相聚的氛圍注入幾許溫暖,眼裡帶著與老友相逢的驚喜。大家齊聚於位於華山一隅的青鳥書店,傾聽kwoei分享他的人生歷程。

喜歡一件事,必須付出耕耘與努力

從三、四歲開始,kowei 便展現出他的繪畫天份,夢想到迪士尼樂園裡畫畫的他,國中時曾遭遇霸凌事件,為他對人性帶來最直接的震撼教育,影響了他年少不擅與人相處的個性,展露他書寫記錄的渴望。高中時期的自我摸索,使他正視自己的未來志向,週記中與老師的對話,與風靡全班的漫畫式繪圖,讓Kowei成為同學中的異質分子,投入自己真正想走的夢想之路,進入銘傳大學商設系就讀。

大學時期,他沒日沒夜投入繪畫設計的世界中,聽從自己的心去創作,朝不同類型的創作模式去嘗試,唸書之餘犧牲了大量的休閒娛樂,與培養同儕人際關係的機會,追尋自己的夢想,真心喜歡一件事,必須付出耕耘與長期努力的代價,才能被發現。

長期培養的設計專業基礎,在屢戰屢敗與不斷修正中,發展出繪本《看不見的光》、小說《假面國物語》、漫畫加散文《初戀童話~Toma&Choco~》,包括此次攝影加散文的新作《尋找心裡的永恆陽光》,每一部新作品的出版,都是他在創作領域的新體驗。各界邀請的商品設計案,讓他發覺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在各個領域的專家集結時,會突破一些框架。

跳脫原有領域,培養前進熱情

從事繪畫設計領域已有十二年多的kowei,新作《尋找心裡的永恆陽光》,花了六年的時間發想,收錄了kowei的過往日記與攝影作品,書寫他對於夢想、朋友、家人、愛情等面向的不同看法,過濾掉一些負面觀點,留下他回首觀望仍有所感觸的篇幅。這本作品的出版,也代表他與過往的經歷道別,對正要開展的新未來培養前進的熱情。

Kowei大三時與攝影結緣,帶著人生中的第一台數位相機前進日本。研究所時期應學妹要求當上模特兒,學習底片攝影,之後接觸LOMO相機,在不同拍攝主題,以及模特兒與攝影師的溝通中,找到與真實自我對話的正確連結。

替代役時期與各式各樣不同的團隊進行溝通,多場公益推廣活動讓他發覺,繪畫原來擁有幫助他人學習認識新事物的力量。後應大學恩師邀請,回校協助教學,在與學弟妹的互動間,建立多元化的創意發想。

不管任何個性,鏡頭裡展現真實自我

2013年,kowei 帶領的第一批銘傳商設系學生舉辦結業,他提議請學生當攝影模特兒拍攝三張照片,發現不管任何個性的人,都能在鏡頭裡展現真實自我,展現出獨特光芒。在短時間內找尋模特兒的美,結合各個條件下可能發生的種種狀況,對kowei來說是相當高難度的挑戰。

攝影是模特兒與攝影師的雙人舞,攝影師必須要給模特兒很多愛,讓他們放鬆,才能留下被拍攝者最美的模樣。2015年為德國網紅Candy Ken 所做的攝影專訪,是kowei首次選擇以投影與人體結合為基底素材的拍攝手法,Candy Ken 跳脫性別定義框架,喜歡粉紅色與Hello Kitty,在德國是著名的網路紅人。他在離開台灣前所留下的一段話,讓kowei迄今記憶猶新,在潛移默化中,埋下新的改變契機。

我可以在明天死去而無遺憾,因為我已做了最真實的自己──Candy Ken

對kowei來說,拍照不只是滿足自己,更是為了讓拍攝者喜歡自己。

可愛是「餌」,看見未曾言明的真實

kowei 曾經以為自己一輩子只能做畫畫這件事。後來接觸教學、攝影、寫作等不同事物,讓他發現人的未來有各種可能,把自己擺在正確的位置就會發光。若你覺得現在的生活過得非常無力,找不到其他出口的時候,試著脫離舒適圈,去做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才能開展新的可能性。你無法預期新機會什麼時候會出現,或許是下一刻,也許是半年後,在它出現前,Get Ready。

許多人看到kowei的作品,多半都會以「可愛」等字眼來形容。kowei 希望讀者看到這些作品,能發現隱藏在可愛表象的背後,未曾言明的真實訊息,使曾經受傷或仍在受苦的人們,在黑暗中展現屬於自己的光。

(本文經合作夥伴青鳥書店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